説起別人家的孩子懂事且省心,家長難免會流露出羨慕之情,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孩子太懂事往往會失去很多的東西,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地教育孩子懂事,孩子太懂事反而會失去很多東西。
月月九歲了,弟弟比自己小一歲,兩個人經常為了爭奪玩具而吵起來,媽媽則會習慣性的呵斥月月。認為月月年齡稍大,應該要懂得讓着弟弟,一旦,月月沒有讓着弟弟,那麼就將會成為批評的對象。
爸爸帶回來一個電動小汽車,月月和弟弟都想要第一個玩,月月眼疾手快將玩具拿在了自己手中,弟弟沒有搶到,於是就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媽媽生氣地對月月説,“你就不能懂事點!”
月月特別氣憤地説,“為什麼每一次都需要我讓着他,你們怎麼不想想我也是個孩子?”
其實,説到懂事的孩子,我們總是認為這個孩子懂事,認為他們應該主動讓出自己的權利,應該體諒別人,應該要照顧到其他人的情緒,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孩子是不是受了委屈?
即使走上社會,一個懂事的人也往往很容易會因為懂事而沒有“糖”吃,一個人懂事往往會成為其他人打雜的對象。每個人生而平等,家長應該要教會孩子懂該懂的事,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懂事
父母過於強勢、獨裁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作出的決定不正確,就是經常幫孩子做決定。父母這麼過於強勢和獨裁,孩子只能乖乖聽話。
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會漸漸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有一天,離開了父母的懷抱,孩子就如同是迷途中的羔羊,迷失在社會中,人生也會一片灰暗。
父母經常向孩子訴苦
家長經常向孩子訴苦,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自己所承受的苦也是因為孩子。儘管有的家長只是對孩子發發牢騷。可是,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已經將這些話語記在了心裏。
孩子想要讓父母開心點,不想讓父母承受這麼大的壓力,於是他們隱藏了自己的情緒,一味聽父母的話,以此來取悦父母。
父母有攀比心
有些父母攀比心強,習慣性的拿別人家的孩子和孩子進行比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人家的孩子優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為孩子形成引導作用。
只有達到父母的標準,才能夠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讚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朝着父母指引的方向前進,而失去了自我。
太懂事的孩子,都是帶着傷疤長大的
討好型人格
一個懂事的孩子內心是極度敏感的,尤其是當別人表現出不愉悦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會主動放棄自己的原則去討好別人。
這種人就是我們常説的“老好人”,雖然這種性格的人很好相處,但是具有“老好人”性格的孩子內心卻是痛苦不堪的。不要總是看到孩子外在的表現,而應該要學會體諒孩子內心的感受。
不敢做自己
明明自己很想要一件東西,可是當看到價格之後就放棄了。自己很想要做一件事情,可是,當父母不允許時,主動選擇了放棄。原本人生可以很精彩,可是卻因為不敢做自己而失去了體驗的機會。
小的事情不遵從自己的內心, 長大後,難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過於懂事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教給孩子學會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即使失敗了也沒有關係。
思想僵化,缺乏創造力
一個懂事的孩子習慣了聽家長的話、聽身邊人的話,卻唯獨忘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長此以往,孩子養成了聽話的習慣,卻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長大後,走上了創造性工作的崗位,難免會因為創造力不足而達不到工作要求。一個過於懂事的人的思想已經僵化,很難從這些條條框框中走出來,更難以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父母讓孩子懂該懂的事,孩子才能健康快樂成長
鼓勵孩子堅持初心,學會拒絕
人生沒有一條路是坦途,不管選擇哪條路都會遇到困難。如果遇到了困難就喊停,那麼,終究難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既然選擇了,就要學會堅持自己的初心,學會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路向前。
總有些人會成為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他們只為自己着想,而我們應該要學會拒絕。學會遠離那些拒絕那些不適合自己的人,學會拒絕才能真正做自己。有小朋友向孩子借玩具的時候,問問孩子內心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想借,就拒絕。
尊重孩子的選擇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做出的選擇難免考慮不周,因此很多家長會不注重孩子的建議。其實,孩子的選擇應該要得到尊重,在孩子做選擇前,家長也可以從旁進行引導。
尊重孩子的選擇是對孩子的鼓勵,家長不可能永遠陪伴着孩子,因此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讓孩子學會取悦自己
家長教育孩子要學會體諒別人,學會換位思考,懂得體諒別人的不容易。可是,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取悦自己,只有取悦了自己才能夠勇敢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當孩子情緒不好時,家長一定要重視,不要讓孩子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要找到正確的發泄途徑,避免負面情緒積累,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