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只顧上給孩子吃好、喝好,食物夠營養就行,卻不考慮孩子的身體能吸收多少,所以常會造成孩子脾虛積食,營養不吸收的情況。俗話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無論什麼食物都得經過腸胃分解、消化,由脾臟吸收營養,並運化成身體可以利用的水谷精微,才能用在身體發育上,脾胃出現了問題,身體就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給,發育自然受阻了。
一般而言,脾胃變差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反應也不劇烈,所以常被家長忽略,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身高長得慢,體質弱、動不動就生病,才意識到孩子脾虛了。其實,細心的家長可以通過觀察下面幾種情況,來判斷孩子的脾胃狀況:
1、脾胃好、消化順暢的寶寶嘴巴里是奶香味或者淡淡的食物的味道,家長經常湊近聞一聞,如果變成了酸腐的味道,就是消化不順暢,積食發酵所致。
2、小孩子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眼睛是炯炯有神的,脾虛的孩子卻經常會長出眼袋,眼睛紅腫或暗紫色,顯得無精打采。
3、脾虛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消化不好,排便不規律,有的好幾天不排便,大便乾燥,有的經常出現拉肚子、肚子疼的情況。
4、脾胃不好的孩子食慾變化也很明顯,跟同齡的孩子相比,要麼吃得過多不消化,要麼厭食挑食胃口差。
5、脾虛的孩子還有兩個小細節,一個是食指外側的紅色“細線”變得發紫,還有一個是鼻樑上突然出現明顯的“青筋”,家長可以觀察下。
6、老話説“胃不和則卧不寧”,脾虛的孩子睡覺容易驚醒,會頻繁的蹬被子、變換睡姿,睡不踏實。
7、不僅是在身體上,脾胃不好孩子的情緒也受到影響,容易感冒疲憊,難以集中注意力,還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孩子脾胃不好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不是病,所以怎麼調理一直困擾着廣大家長,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個粥,一個注重養,一個注重調,心靈手巧的寶媽快給孩子做起來,能慢慢把脾胃調理好,讓孩子營養吸收組,體質棒,長個也快。
一、山藥南瓜粥——養
把南瓜先上鍋蒸熟,切成小塊;山藥也去皮洗淨,切成塊備用。適量的大米淘洗乾淨倒入鍋中,大火煮開後再倒入南瓜塊和山藥塊,再次煮開後轉小火慢煮,知道大米、山藥和南瓜都爛熟即可。
二、粳米金棘粥——調
先吧粳米淘洗乾淨,再煮一鍋水,水開後倒入粳米繼續大火燒開,等沸騰之後就轉小火熬煮,知道粥變得黏稠之後加入幾塊冰糖,再熬煮幾分鐘到冰糖融化,就可以出鍋盛一碗,加入適量金棘攪拌均勻後給孩子喝。
粳米是出了名的滋養腸胃之物,就不用多説了,這個粥調脾胃的關鍵在於金棘,平時家長可以隔三差五給孩子衝金棘水喝也行,能改善腸胃消化和脾臟運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