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一個笑容,孩子長出的第一顆小乳牙、孩子第一次站起來、第一次走路對於父母來説,這些都是最珍貴、最重要記憶。
尤其是寶寶第一次走路,父母總是特別注意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因為我們總有這樣的疑問,比如:走得晚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智商低?孩子們早晚走哪種路最好?為什麼有些孩子走得早,而另一些卻走得晚?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初次為人父母太過於緊張的原因。
第一,走路的早晚和智商沒有關聯
每個孩子的身體機能都不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並沒有任何的研究表明孩子如果走路的時間較晚就表明孩子的智商不夠高,所以我們不要太過於擔心,過於緊張。
每個寶寶他們開始走路的時間段都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就算孩子在11個月左右開始走路這樣也完全是正常的。我們只要耐心等待就好,千萬不要太過於心急,從而勉強自己的孩子,以至於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第二、走路晚其實是較好的
寶寶的年齡很小,身體、骨骼都沒有發育好,太早的學習走路很容易傷害到寶寶的脊椎。有的家長總是在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夠早早的學會走路,所以通常都會買一些學步車等這些幫助孩子學習走路的東西。
但是寶寶畢竟年齡太小,腿部也沒有什麼力氣,不能夠完全的支撐起自己的身體。過於心急,很容易就會使自己的孩子將來變成O型腿,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生活。所以説,我們在對待孩子學習走路這方面上,一定要順其自然,切忌心急。
第三、孩子走路的早晚問題
不同的孩子,他們的身體體質也不相同。而走路其實和身體的平衡感有很大的關聯,有的寶寶天生平衡感就比較好,所以學習走路也就快一些,自然而然的走路時間就會早很多。
而有的孩子平衡感較差,學習走路也會比較吃力,所以走路時間也就會往後一點。其次,有的寶寶好奇心比較強,有着特別強的想要站起來,走起來的願望。
他們自己也會潛意識的鍛鍊自己的腿部力量,所以,有的孩子就算還很小,卻因為自身的原因,也會早早的學會走路,大大提前走路時間。
我們都是初次當爸當媽,難免會有一些心急,難免會有很多的不安,但是,對於寶寶的事情,一定不要偏聽偏信,不可求成。比較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要講究順其自然,適時引導。
而且,在對於寶寶學習走路的這一方面,還建議大家不要太過於依賴學步機等輔助工具,因為這些不能夠很好的起到鍛鍊孩子腿部肌肉在作用。所以,還是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扶着孩子,保護孩子,讓孩子學習自己沿着牆壁或是扶着椅子學習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