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大家説,我最近對人生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為啥呢?因為我被一個16歲的女孩打擊了,不,是被全方位碾壓了。
前幾天,朋友微信給我發了一個新聞,還説:你看現在的後浪,是不是把你這前浪拍在沙灘上了?
我一看,嚯,一份牛逼閃閃的簡歷赫然擺在我的面前。
有多牛逼,咱來看看:
● 日均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説
●?2017—2018兩年內出版3本書
●?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記者、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院院長助理
●?全球華人青少年領學學習會創始人
●?宇宙超能量品牌創始人
●?如清麗琅品牌創始人
而這麼多光鮮身份的主人,竟然只是一個16歲的少女——岑某某!
我驚呆了。
我這前浪不是被這個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的,而是我根本不配和她競爭,看到人家我們只配自動退潮。
不信你看,單單是第一條,日均作詩2000首,對於一篇文章要寫上好幾天的我來説, 是這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更別説那些品牌創始人的名號,這姑娘簡直就是文商兩開花,賺錢文藝兩不誤,真正的時間管理達人。
看看每天還在熬夜寫稿的我自己,突然覺得我這30多年,就是奮鬥了個寂寞。
相信大家看完一定也有和我一樣的想法,這姑娘就是天才神童啊。
但我越揣摩,越覺得這“天才”有點水。
就比如她一天能寫2000首詩,什麼概念?
有網友做過計算,即使她寫的是最簡單的五言絕句,一天只睡7小時剩下的時間全部寫詩,那麼她一分鐘至少要寫完兩首詩,一天要寫將近5萬個字。
要知道,痴迷寫詩的乾隆皇帝寫了一輩子的詩,才寫4萬首,我們的天才少女只用20天就全面超越了他;
詩歌最盛的唐朝,在近3000名詩人前赴後繼的努力幾十年下,流傳至今的不過5萬首,這也不夠我們的天才少女寫一個月的。
真可謂是,李白聽了都得掀棺材板,乾隆看了都要跪木板。
哪怕是七步成詩的曹植,要想趕上我們小天才,一天也得走上14000多步,要是那個年代有朋友圈步數,這可是微信運動妥妥的第一名。
然而,隨着網友的質疑聲越來越多,更多的疑點浮出水面。
比如出書,知乎網友發現,給岑某某出書的某出版社,百度上根本搜不到,用天眼查才發現,原來這是私人公司,註冊資金只要3.5萬元,定位甚至還是一家酒樓。
再看所謂的記者身份,據女孩父親稱,這是他朋友的公司,為了讓孩子鍛鍊才給了她個記者證。但是當有人去查詢這家雜誌社的時候,發現國內根本沒有註冊。
更不用説那些所謂的品牌創始人,背後的老闆都是她的父親。
看到這裏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了,神的不是這個女孩,而是站在她背後的父親,他才是“天才少女”的最終真相。
我看過女孩的一段演講視頻,視頻中的女孩雖然還未成年,但儼然已經是一副社會老油條的架勢。
幹練的手勢,精明的話術,還有那不時引領掌聲的眼色,讓我真的無法把她和一個16歲的女孩聯繫起來,反而更像一個招搖撞騙的成功學導師。
看得出來,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有人對她進行包裝和培訓,然後竭盡全力包裝成神童的形象,再出來“圈錢”。
那麼如何評價這件事情呢?
現在有很多網友網絡暴力這個女孩,在人肉搜索她,其實我覺得這件事情最根源的錯,不在這個小女孩身上,而在大人。
家長覺得,給孩子安上很多稱呼和光環,這樣是為了孩子好,但我們想想,這樣真的好嗎?
在成為神童之前,家長已經教會了她第一項生存技能:撒謊。
讓她知道,人生其實是有捷徑可以走的,通過撒謊,通過造假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哪怕這個東西是虛無的,一下子就可以輕輕鬆鬆推翻。
那麼這個小女孩還會踏踏實實去奮鬥,去學真才實學麼?
東西推翻了可以重組,可是人生一旦推翻了,還有那麼容易回頭麼?
16歲是一個什麼樣的年紀啊,是應該去學校裏面學習,是去參加高考的年紀。
可是這個女孩失去了給自己人生充值的機會,反而讓父親給自己身上安裝那麼名頭在社會上招搖撞騙,一張大學文憑都沒有,這樣只會害了她。
或許她一開始是有點才華,能作詩能寫文章,但是在還沒有成材之前,已經被自己的父親誤入歧途。
16歲天才少女這個事件,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時間剛剛憑藉研究結直腸癌基因而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的雲南六年級神童,陳某石。
新聞剛一曝出來的時候,輿論譁然,畢竟我們真的很難想象,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孩子,能夠研究癌症。
可是,通過媒體一調查就發現,原來他的父母,都是生物專業的博士,這篇研究都是他父親“一手操作”的。
果不其然,在輿論的壓力下,陳某石的父親於近日發表的道歉聲明。
説實話,當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是不能理解,為何一個具有高學歷高文化的博士家長,竟能如此無恥。
為的什麼呢?
他也是像前面那個父親一樣,為的是給自己孩子身上增加榮耀,以便給自己孩子在將來考試的時候加分。
昆明市某中學王老師説:“即便不能直接加分或參加自主招生,把獲獎經歷寫進檔案裏也更好看。”
其實不僅僅是雲南這名神童,還有很多小學生獲高科技獎項而被人質疑,説明這樣的情況還大有人在。
看到這羣喪心病狂的家長,我只有一聲嘆息。
為什麼家長們這樣樂衷於去造假,我覺得和現在社會的拼命去打造“牛娃”、“神童”的風氣有關。
前有台灣4歲神童模仿成功學,現有上海5歲神童每年看500本英文書、圍棋取得11級證書、跟隨父母跑遍世界各大國家。
大部分的家長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完了、完了,我家的孩子這輩子都不指望能夠追上他了。
繼而陷入極度的焦慮和恐慌之中:“別人家的孩子都這麼優秀,我家的孩子落後肯定是要吃虧、捱打了。”
於是,也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特長班,報班這沒錯,但是有的家長還不滿足,繼而開始造假。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家長們之前的競爭已經到了畸形的地步。
如果家裏有牛娃還好,如果沒有,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落後於別人,不惜一切代價弄虛作假,甚至賭上自己的前途。
家長們在孩子身上“用力過猛”,投入過多的精力,讓人一聲嘆息,也是覺得十分可憐。
一個從小就被父親教着説謊的孩子,即便真的是神童又如何?
在這樣的“榜樣”下,他還能做一個人格健全、誠實正直的人嗎?
從小他就明白,自己可以靠着拼爹,來爭取到本不該屬於自己的機會,可以靠着説謊,來得到本該不屬於自己的獎項。
那麼當他長大之後,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因為一個工作機會而耍心機,用手段,不會因為一個晉升名額,而做出不為道德所容的行徑?
家長們覺得,到底是道德和人品重要,還是孩子短暫的學習成績和名稱重要?
都説父母是孩子最真實的鏡子,如果父母是一個虛偽、道貌岸然的人,那麼孩子也會變成一個偷奸耍滑、使用詭計的小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個年輕的媽媽找到沉寂法師,問:我的小孩,不聽話又不愛學習,這可怎麼辦?
法師思忖片刻:你複印過文件嗎?如果複印件上面有錯字,是要改複印件還是原件?
沒錯,對於孩子們來説,父母就是他們人生的原件。
如果原件上滿是錯別字,那麼他們的人生難免跑偏。
一個好的家長,能夠為孩子的人生軌跡標直方向,而一個有道德缺陷或道貌岸然的家長,只會讓孩子也變成自己這樣的人。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視頻,對我觸動很大。
片中用最直白的畫面講述了一個道理:父母就是孩子看世界的窗口,父母怎麼樣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
你永遠想象不到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你闖紅燈橫穿馬路,孩子肯定不會遵守交通規則;
你隨地亂扔垃圾,孩子肯定不會愛護公共環境衞生;
你造假、給孩子虛偽包裝,孩子將來也會變成一個考試作弊,投機取巧的人。
央視曾經拍過一個真實的紀錄片,叫《鏡子》,裏面那些惡行累累、言語粗暴、偷奸耍滑的孩子,毫無例外地可以往上找到他們的鏡子——自己的父母。
家長的三觀裏,藏着孩子的未來,而父母的言行都會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到孩子身上。
家長們如果希望孩子好,很簡單,就是自己先當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孩子自然會變成誠實正直,這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前面的人只需要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後面的人照着做就行。
正如教育學家雅思貝爾斯所説:真正的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顆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它,讓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很喜歡某個作家説過的一段話:
當我身邊的父母都在樂於塑造和追求“神童”,甚至不惜造假、花錢的時候,我也產生過懷疑,但後來我想通了,比起我孩子能不能成為“傑出”的人,我覺得如果我的孩子能夠平安健康而且誠實善良,不管傑不傑出,我都已經很感謝了。
比起造假來的“神童”孩子,我覺得一個真誠、正直,有道德的孩子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