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裏缺少這些營養素,孩子吃得再多,可能也於事無“補”

合理膳食+科學補充,是幼兒營養均衡的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不少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踏入一個認知誤區——吃得越多,長得越快越好,其實不然,如果關鍵營養素沒補到位,吃再多都沒用,特別是缺乏一些微量元素,會給身體健康和成長髮育造成極大的影響。

1、鐵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嬰幼兒缺鐵率高達44.7%,缺鐵易導致寶寶貧血、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生長髮育緩慢,易患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疾病;長期缺鐵可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寶寶認知能力、學習能力、記憶力減退,甚至智力低下。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禽蛋類等等。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2、鋅

據研究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兒童缺鋅的概率高達60%,幼兒缺鋅表現為食慾不振、味覺減退,易患口腔潰瘍等等,缺鋅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智力發育不良、生長髮育落後、免疫力低下等危害,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牛肉、牛肉、瘦豬肉、生蠔、扇貝、蛋黃等等。

以上兩種微量元素是幼兒生長髮育必不可缺的,也是最容易缺乏的。據科學研究稱,目前為止,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包括鐵、銅、鋅、鈷、錳等,每種都有其獨特功能,儘管在人體內的含量極少,但是正常的生命活動根本離不開它們,一旦缺少這些必需微量元素,人的健康就容易出問題。

3、維生素A

大量數據顯示,全國有1.1億兒童處於維生素A缺乏狀態,0.5~14歲兒童缺乏率為47.98%,且年齡越小,缺乏率越高。幼兒缺少維生素A會影響視力發育,造成視力減退。

維生素A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如果缺乏會影響寶寶的免疫功能,導致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增加呼吸道感染、腹瀉、肺炎等疾病的發生率,與此同時,還會影響身高增長和智力發育。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胡蘿蔔、番薯、動物肝臟、蛋黃、菠菜、蘋果等等。

1、飲食結構過於單一

營養均衡才能保證寶寶充分地吸收各類營養物質,可是如今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可供選擇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寶寶的嘴巴開始越來越刁,多數孩子出現挑食、偏食的問題,如果父母任由着孩子的喜好,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飲食結構單一、必備營養素缺乏,繼而影響到寶寶的生長髮育。

2、營養密度較低

所謂的營養密度就是同樣熱量食物中利於生長髮育的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的濃度,比如瘦肉、果蔬熱量低但營養價值很高,營養密度就高,相反,蛋糕、炸雞等食物熱量高而營養價值低,營養密度就低。

為此,有的父母會發現自家孩子吃得多卻不長個,其實是所吃食物的營養密度低,相比於喝骨頭湯補鈣,不如讓孩子多吃幾塊肉來得實在,與其讓寶寶喝果汁、蔬菜汁,不如直接讓娃吃新鮮蔬果。

3、過於精細餵養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高,多數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上更為精細,在推崇科學育兒的同時,精細餵養隨之而來,不少家長在製作輔食的過程中,將食材加工的過於精細,殊不知這樣會使營養成分大幅度流失,長期如此,寶寶無法吸收到成長所需的足夠營養,生長髮育自然受到限制。

4、存在補充誤區

多數家長奉行“喝骨頭湯補鈣”的飲食準則,其實,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補鈣誤區,骨鈣很難溶解於水,不管熬製多長時間,湯裏的含鈣量微乎其微。有的家長認為營養素補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正如“物極必反”的道理,營養元素補充過多、無法被身體吸收,反而會對發育造成負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2 字。

轉載請註明: 飲食裏缺少這些營養素,孩子吃得再多,可能也於事無“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