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這3個信號,暗示是進入如廁訓練的好時機,家長要把握住
其實像小周孩子這種情況,是每年開學季都會發生的事情,有些家長從來都沒有對孩子進行過如廁的訓練,甚至還以為孩子在上幼兒園後就能學會了。而另一些孩子,雖然學習如廁學的比較早,但是學習的方法並不是特別正確,導致孩子在外面上廁所的時候,仍然會出現尿在褲子上的情況。
1)孩子排泄時出現表情通常剛剛出生的寶寶,對於自己的排泄是毫無意識,以及控制力的,往往是等孩子已經排泄出來後,孩子才會因為不舒服而開始哭泣,以此來提醒家長自己已經排泄了。但是隨着孩子的年齡增加,他們對於自己的排泄,也會逐漸有感覺。比如當孩子感覺到自己,即將要開始排泄的時候,往往會通過自己的一些表情或者動作來提醒家長。因此當家長找到了孩子表情變化的規律後,就可以對孩子上廁所,進行相應的訓練了。舉例子:有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肚子疼,而產生皺眉的表情,又或者因為想要尿尿,而憋得滿臉通紅,甚至在半夜睡覺的時候,孩子會出現無意識的扭來扭去。這都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即將要進行排泄,才做出這些表情和動作。 2)對於紙尿褲表現出嫌棄的樣子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對紙尿褲表現出非常嫌棄的樣子,或者剛剛給孩子才穿好紙尿褲,孩子就想要把它給脱下來。有的家長可能會誤以為,這是自己沒有將孩子紙尿褲穿好導致的。但事實上,這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正在模仿成人的動作,才會表現出比較嫌棄的樣子。因為當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後,他們會有意識的對周圍人進行模仿與參考,例如在看到家人們脱褲子上廁所的時候,孩子也會有意識的進行模仿。所以在家長給他們穿好紙尿褲的時候,孩子就會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孩子的排泄頻率變少通常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排泄次數會比較多,但是當孩子半週歲以後,隨着孩子身體各方面的發育,孩子尿尿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而且在半週歲後,孩子食物中也會添加一些輔食,孩子在吃下這些東西后,並不會立即就尿出來。那麼當家長髮現孩子的排泄頻率減少後,往往就意味着孩子已經到了,可以開始學習如廁訓練的時候了。因為孩子在這個時候,對於自己的排泄也開始有意識了,所以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溝通與交流,同時嘗試着讓孩子進行如廁的嘗試。特別是當孩子在長睡眠後,紙尿褲仍然保持在乾爽的狀態時,那麼孩子在夜間的睡眠,通常就可以丟掉紙尿褲了。雖然孩子有可能會出現尿褲子或者尿牀的情況,但逐漸的適應,也是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
②讓孩子多次嘗試或者反覆練習當家長給孩子準備好,他們的如廁用具之後,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正式的訓練了。但因為孩子在此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尿不濕進行排泄的,所以家長要擁有耐心,讓孩子進行多次嘗試,並且反覆練習。家長可以先讓孩子適應坐在坐便器上的感覺,即使孩子沒有想尿尿的意思,但是多多讓孩子去嘗試的話,能夠讓孩子更好的進行適應。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儘量詢問孩子,看看孩子是否存在尿意或者便意,因為家長的主動詢問,往往也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反應。特別是在孩子出現了想要上廁所的表情時,家長進行詢問,往往也能起到輔助的效果。所以當孩子表示自己想要尿尿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在提前為他們準備好的如廁用具上進行尿尿。
③面對孩子的如廁失敗,家長要進行鼓勵當孩子剛開始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排泄的時候,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一些挫敗感。例如孩子坐在上面的時候,卻沒有尿意,但是孩子離開後沒多久,卻出現了尿褲子的情況。面對這種問題的,家長們千萬不可對孩子進行批評,而是以鼓勵為主更合適。因為這能讓孩子更好的去適應,不至於因為被家長批評後,而產生為難的感覺,這反而不利於如廁的訓練。 ④讓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明白他們以後,上廁所需要在這裏進行,同時家長也可以讓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讓孩子用語言或者信號等方式,告訴家長是否有排泄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讓孩子可以更好的控制住自己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