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淘氣嗎?學習這些動作。紀律的效果比打罵的效果好得多
決定一個小孩子以後變成什麼樣的人,往往從兒時的經歷就能看出來,若是孩子從小時候開始就過於叛逆,且不受約束管制,那麼當他長大時,這種肆意妄為的個性總會在未來“反噬”。
每一位降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寶寶,往往都或輕或重的經歷過“叛逆”的階段,這可以説算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一開始都是懵懂無知的,之後再隨着年紀的增長,才會逐漸認識到何為“對”,何為“錯”。
當寶寶年紀長到大約三歲之後,就已經能夠認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往往能很容易的將自己與他們區別開來,同時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是個可以單獨做決定並照顧好自己的大人,“叛逆”的表現也會慢慢的顯現。
比如面對父母的餵食,有的寶寶會開始搶過勺子堅持自己吃飯,即使將飯菜灑的到處都是,他們也都不太會接受爸媽的幫助,有時甚至會對照顧他們的父母亂髮脾氣,這代表着他們的“叛逆期”開始到來了。
若當寶寶正處在調皮搗蛋不聽勸的“叛逆”階段,卻沒有在最親近的爸媽的正確引導下,順利的通過這個階段,那麼他們在未來可能就會變得更難管。
怎樣的方式才能更有效的應對小孩子愛惹禍的“天性”?其實這兩種方法和招數,比打罵的效果好太多。
朋友家裏的小孩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搗亂,而且經常會把自己的一些小玩具或是垃圾放在自己或大人們的飯碗裏,讓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實在是頭疼。
後來朋友想出來一招,就是嚴肅的跟小孩“約法三章”,一旦他再往飯碗裏扔東西,他就不能吃最愛的零食餅乾。
其實朋友的小孩並不是那種太過不服管教的類型,見媽媽跟他設置了規則,若是再往飯碗裏扔不是食物的東西,他就不能吃最愛零食,他之後果然老實了很多,很少再犯了。
這種設置規則,約法三章應對小孩不服管教的方式,是在給他們清晰的劃出了一個對與錯的邊界,讓他們對錯的“後果”產生畏懼,便會有所顧忌,不會輕易跨過這層“邊界”。
管教招數二:嚴格遵守規則,用犯錯的“後果”管教
就像為數不少的父母們所擔心的,並不是所有的小寶貝都能在爸媽給他們制定了規則後,嚴格遵守規則,不再去犯錯。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有不少的小朋友,總會把爸媽的“訓誡”當成耳邊風,根本不當回事兒,更別説是遵守約定了,那麼這時就需要採取另外一種招數了,那就是用犯錯的“後果”來管教他們。
若一開始朋友的小孩根本不把和媽媽的“約法三章”當一回事兒,到吃飯時,還是喜歡將不是食物的東西扔進飯碗裏。
這時就需要朋友嚴格遵守約定的規則,不給小孩吃他最愛的餅乾,即使他再撒嬌哭鬧,也要按照規則不妥協,這樣就會讓他明白,媽媽並不是説説而已,而是真的會懲罰他。
這樣,體會到犯錯後果的小孩,一兩次之後,就會學乖了,這可比打罵更加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給小寶貝們制定規則,用“後果”管教他們,説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時,還是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共同遵守約定的規則。
爸媽們最好要和家裏最疼愛小寶貝的老人們提前打招呼,讓他們給與理解,這樣以免剛懲罰完孩子,之後老人們又撲過去哄他們,否則之前的辛苦往往就會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