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母親教出好孩子,“強勢媽媽”改變這三點,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從古至今,應該沒有人會不承認媽媽在家庭當中的地位與作用。

在孩子的生命當中,媽媽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最偉大、最無私,卻也有一些女性並不知道怎樣做個好媽媽。

最典型的反面教材是:對孩子用力過猛,變成不知變通的“強勢”媽媽,為和睦的親子關係釀下苦果,給家庭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夏斐是個聰明文靜的三好學生,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為了孩子的學習,作為初中生的媽媽當起了孩子的老師,夏斐的所有課程都是跟着媽媽先在家裏預習講解。

可以説,夏斐的好成績,媽媽的不厭其煩和毫不馬虎的輔導居功至偉。

在生活中夏媽媽對孩子的吃穿也從不懈怠:精緻的營養搭配飯食、貴而有營養的水果毫不吝嗇,自己卻十分簡樸。

但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卻做出了狠打親生孩子“致死”的事情。

究其原因就是她強勢地要求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不能做錯題、作業本不能夠不整潔、考試成績不能夠低、不能出去玩等。

若孩子一旦做不到,就會成為她打孩子的原因,最終夏斐因一次期中考試沒有達到她的預期而造成了家庭慘劇。

絕大多數的人生悲劇背後都有一個不正常的親子關係,夏斐事件是十分典型的。

卻應該為家庭教育敲響警鐘:望子成龍沒有錯,但凡事要為孩子做主、不能違背其意願的“強勢”媽媽必須做出改變!而改變的第一步是找準媽媽的定位——做孩子的良師益友,不是監管者。

如果想教育好子女,不要從孩子身上找原因,該學習的只能是家長,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媽媽既能與孩子建立最穩固密切的親子關係,也為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能夠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面一起去學習媽媽如何做才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吧!

1、媽媽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有些媽媽尤其是全職媽媽將孩子的一切事情視為自己的分內事,當給孩子包辦一切事成為一種習慣,孩子的自主、動手、獨立等能力同時也會缺乏,性格變得怯懦、無能,難有成功的發展。

媽媽愛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讓孩子充分信任、當成朋友。

首先是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在自己做事的時候培養自信,在媽媽放手的時候養成自主意識,在全身心投入勞動的過程中完成對自我良好的認識與肯定。

這些優良的品質和能力,是孩子長大後成功的基礎,也唯有最親密的媽媽才能幫助他培養。

2、媽媽要學會接納孩子的一切

建立良好關係的前提是,能夠無條件的接納對方身上的一切優點和缺點。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有些心理和生理的差異可能會讓父母不安、煩惱甚至難以接受,比如殘疾、個子矮小、醜陋等。

孩子在媽媽面前完全敞開自己的心扉,如果他能夠感受到自己完全被接納,他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來迎接生活並且能夠勇敢的成長。

如果他感受到被拒絕或者缺陷的焦慮時,他只會陷入對自我的懷疑和自卑中,造成性格障礙。

媽媽在履行管教孩子的職責時,要學會無條件的接納孩子,不要用成人的標準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請媽媽們相信: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孩子也會很內疚,而通常不良行為常常是來自於孩子的內疚感無從發泄。

完全地接納孩子,讓他能夠向之吐露心聲、能夠獲得全然的愛和認可,孩子最應該有這種感受的來源,難道不是應該給予他生命的媽媽嗎?

3、媽媽要給予孩子肯定與鼓勵

有一種教育理念是,不要給予孩子太多肯定,以免他們會過度地依賴,而鼓勵就像是奉承,會讓孩子驕傲自滿。

這種理念是不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

稚嫩的、對世界抱有好奇心的孩子對是非難以辨別,若是出現錯誤,需要有人對他們的錯誤加以糾正,還需要有人幫助他們與本性的懶惰、和罪惡相鬥爭。

但是,也需要有人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並給予他們正面有效的鼓勵。

肯定與鼓勵需要媽媽深思熟慮和仔細地觀察,基於對孩子能力、潛能和努力的讚揚,絕不是一味的奉承。

肯定與鼓勵人生的動力,會推動孩子一直向前進。

對自由、接納和肯定的渴望,是一個孩子最深層次的需求,它們深深地鞭策着孩子去不斷地尋找和滿足,能做到這些的媽媽就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文章寄語】:

就像每個孩子都藴含着無限潛能一樣,希望每一位媽媽都能找準自己的定位,不要太強勢地逼迫孩子,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讓孩子朝氣蓬勃地健康成長!

【題外話】:

你認為自己是個好媽媽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6 字。

轉載請註明: 好母親教出好孩子,“強勢媽媽”改變這三點,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