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衞生組織在發佈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告時,有一條特別警示,告誡各方不要向新冠肺炎患者推薦或使用未經證實的治療方法。
早在今年3月,為加強國際合作、加速尋找新冠肺炎治療方案,世衞組織在全球啓動了“團結試驗”。據悉,已有100多個國家表示有興趣參加或聲援“團結試驗”。而網絡上也盛傳有80多種新冠肺炎治療方法已經進入臨牀。
然而,真正有效的手段目前仍處於缺失狀態。除了大熱的瑞德西韋、各類疫苗、連花清瘟以及甚囂塵上的羥氯喹以外,連日來,還有一些治療方案同樣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
究竟,它們在抗疫路上將會彎道超車還是折戟沉沙?新浪醫藥盤點和梳理了幾個熱門方向。
5月15日,位於加州聖地亞哥的Sorrento Therapeutics公司宣佈,其發現STI-1499中和抗體可以 "100%地抑制"新冠病毒複製,阻斷感染,4天內清除病毒,有望比疫苗更早上市。消息一出,引發轟動,Sorrento公司股價在爭議聲中大幅飆升,最高漲幅達到243.51%。
為何此前幾乎默默無聞的“中和抗體”療法突然“一鳴驚人”?
對此,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喬貴賓教授在接受新浪醫藥採訪時指出:與瑞德西韋等藥物通過抑制治療新冠肺炎的方式不同的是,“中和抗體”療法是指當病毒入侵人體後,身體裏受刺激產生抗體,能迅速識別病毒,改變病毒功能,阻止它侵入細胞(類似於酸鹼中和作用一樣),這是一種更根本、更安全的治療手段。因此,在疫苗產生之前,他個人目前最看好“中和抗體”。
儘管“中和抗體”療法被廣大專家看好,但是Sorrento公司所披露的“100%有效性”、“有了抗體就不需要疫苗”、“最快幾個月上市”等説法卻受到了普遍質疑。許多業內專家均表示,該公司宣佈的只是一項體外病毒感染試驗的結果,還需要動物試驗和進一步的臨牀試驗,而該公司的項目最快審批時間也得兩年左右。
然而,無論如何,Sorrento公司激出的水花,讓我們發現眾多國內外團隊在新冠中和抗體上早有佈局。
國內
3月20日,君實生物發佈公告稱,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生產新冠中和抗體。有消息稱,君實生物的新冠中和抗體在國內已經接近臨牀試驗。
5月4日,君實生物將大中華區以外地區的新冠中和抗體臨牀、生產及商業化授權給美國禮來公司,交易金額最高可達2.45億美元。禮來表示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向FDA申報其在美臨牀試驗。
5月9日,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和西湖大學周強團隊發表文章稱,單克隆抗體4A8具有強病毒中和能力,體外實驗發現,該抗體可以明顯抑制新冠病毒活性。
5月18日,最新重磅消息指出,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組成的中國科研團隊在《科學》雜誌上在線發表論文宣佈,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B38和H4,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據悉,這兩個抗體已在相關公司進行產品轉化。
此外,清華大學醫學院、北大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第三軍醫大學、復旦大學等多個科研機構也在積極佈局中和抗體。
甚至有專家樂觀估計,到今年10月份,優質中和抗體可能研製成功,有望成為針對新冠病毒首先取得突破的有效療法,其難點就在於“是把抗體大規模生產,臨牀證明安全有效”。
國外
5月初,以色列國家生物科學研究所宣傳獲得了新冠病毒中和抗體,但並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數據。
5月12日,哈佛大學和Scripps 研究所的團隊,利用高通量抗體分離平台,快速篩選出了1000多種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其中的一些抗體表現了很好的病毒中和活性,在倉鼠病毒感染模型中,也展示出了抑制病毒感染的保護效果。
5月15日,匹茲堡大學利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到了多個單克隆抗體,對新冠病毒有很好的中和效果。在hACE2轉基因小鼠的動物試驗中,也展示了抑制病毒感染的能力,在預先注射中和抗體之後,5只小鼠裏只有一隻被新冠病毒所感染。
5月16日,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團隊,從68個COVID-19康復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中,篩選到了表達新冠病毒抗體的記憶B細胞,獲得了多個具有高中和活性的單克隆抗體。
在中和抗體引發關注之後,業界最愛與之對比的是“血漿(血清)療法”。相比之下,中和抗體是從康復患者中篩選出的優質抗體,將其變成“類藥物”,而“血漿療法”是依靠在特定時間段已康復的患者中提取血漿(含抗體),然後將其注射到其他患者中治療疾病,簡單來説,就是輸血。
資料顯示,”血漿療法“至今已經流傳了100多年,該療法於2003年曾用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在沒有疫苗,沒有更好的治療手段的情況下,“血漿療法”在我國抗疫初期被緊急啓用,從今年2月8日開始,首批重症、危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漿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國累計臨牀使用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患者超過700例。
在衞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康復者血漿治療”被正式推薦使用。此外,在中國專家團隊首次馳援海外的時候,康復者血漿治療甚至還同連花清瘟等醫療物資共同出征意大利。
據統計,在中國經驗取得成功之後,許多國家也先後將“血漿療法”提上議程。
今年3月下旬,美國FDA緊急授權使用康復者“血漿療法”治療危重症患者。到了4月,FDA正式批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展“血漿療法”試驗,而美國最新研究披露,“血漿療法”治新冠目前僅出現了1%有嚴重不良反應。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2月FDA曾發出警告:千萬不要使用“血漿療法”!隨着疫情迅速蔓延,美國開始重新接納這項應急療法。
幾乎在美國開展試驗的同時,迪拜衞生局宣佈、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日本國立醫療研究中心也紛紛宣佈啓動“血漿療法”抗疫的臨牀研究工作。不久前,倫敦地區的醫院也宣佈嘗試使用“血漿療法”應對新冠肺炎。此外,據報道,意大利已有孕婦接受“血漿療法”被治癒,韓國也披露有兩名新冠肺炎患者經過“血漿療法”被治癒……
然而儘管血漿治療已經成為全球抗疫熱門手段,但許多專家指出,“血漿療法”只是無計可施下的“最後一道防線”,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喬貴賓教授看來,“血漿療法”首先擁有“先天不足”的劣勢。除了本身受到血液製品要求高、資源少、使用條件苛刻、輸血風險隱患大以及血漿中的抗體差異性和排異性等侷限性因素以外,“血漿療法”並沒有經過現代醫學中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的結果論證,因此還未被批准為常規臨牀治療方法。目前“血漿療法”只能按照個別重症或危重病人,根據“同情用藥”的原則使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打破“血漿療法”的侷限性,4月7日,血液製品巨頭CSL宣佈與日本武田製藥(Takeda)攜手合作,開發一種新冠病毒(COVID-19)“血漿療法”衍生產品——一種名為超免疫球蛋白(H-IG)的標準化、高濃縮產品,。而後不久,Biotest、BPL、LFB、Octaparma四家血漿領域的全球生物技術公司也宣佈加入這個聯盟。新產品有望減少患者輸血反應、進一步提升藥物的準確性、有效性,解決資源匱乏等問題。
在此次抗疫戰爭中,“幹細胞療法”自然同樣成為了大熱門。
日前,阿聯酋細胞中心公佈,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突破性進展,顯示出可靠的安全性。如果試驗成功,該方法將作為既定治療方案的輔助方法而被廣泛使用。
早在今年4月,幹細胞的療效同樣被我國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蓋章。據稱,”幹細胞療法“當時已在武漢完成了超過200例患者的治療,臨牀治療安全性良好。
作為近年來醫學領域的大熱門,幹細胞在醫學界被稱之為“萬能細胞”,彷彿具有 "超能力",可以轉化成身體的任何細胞,如皮膚幹細胞常見於皮膚移植,毛囊幹細胞則可用來植髮。而據專家分析,而此次國內新冠患者治療所用到的幹細胞幾乎全部是間充質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憑藉着免疫調節機制、抗炎作用、修復受損組織等特性,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據中國臨牀試驗註冊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相關已註冊的研究課題達到了22個(包括3個已撤銷),其中自4月2日起,就沒有新課題增加。
而美國FDA,也在4月5日批准了在同情用藥的途徑下使用間充質幹細胞來治療病情最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英國日前也啓動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牀項目。
然而,儘管幹細胞為抗擊新冠肺炎提供了新思路,但喬貴賓教授表示,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全新的挑戰,可能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人力物力成本來研究。許多專家也在質疑,在沒有明顯表現出相比其它療法適用於COVID-19更具潛力的情況下,如果繼續大規模開展臨牀試驗,將搶佔和浪費許多臨牀試驗的患者資源。
此外,美國近日也有新聞爆出,由於對初步證據和案例研究不加批判性報道,誤導了許多美國民眾,一些不法企業鑽了空子,開始銷售未經許可和未經證實的基於“幹細胞療法”斂財。針對此亂象,美國科學界專家強烈呼籲制止“幹細胞療法”的濫用,而專家們也強調只有通過嚴格的臨牀前以及臨牀試驗,在證據充分的前提下,才能確定幹細胞療法作為COVID-19的治療方法的可能性。
參考來源:
拇指醫藥:《中美“新冠中和抗體”暗戰:Sorrento慢半拍,中國抗體最快下月在美進入臨牀》
八點健聞:《華人公司稱發現4天100%抑制新冠病毒的抗體,解藥還是忽悠?》
科創板日報:《幹細胞為新冠治療提供新思路 美兩款產品連續獲批臨牀 這家A股公司有關聯》
BioArtReports :《呼籲!需要更多力量制止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