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好生,關鍵是養,吃飯好説,關鍵是教育。對於夫妻來講,進入婚姻,生了小寶寶,陪着長大,誰也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這一路啊,誰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走過來的?
有一朋友M,她見我朋友圈發了這句話,立刻聯繫我,説和我有共同語言,哇啦哇啦地和我聊起來。
她説教育孩子,誰家都不是一馬平川,特別是當她和老公有觀念分歧時,往往雙方各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她老公容易發火,有時還會動手,會和她打起來。
頓時,女人哭,孩子也哭,這樣的場面經常在她家上演,不比電視劇上演得差,矛盾永遠在,誰都覺得自己正確,怎麼也解決不了。
她和老公因為教育孩子,結婚8年,打了7年。從產房抱出來寶寶那天起,只半天時間,她倆就因為孩子的事爭吵了兩次。
她想給孩子用尿不濕,老公不同意,堅持用老家拿來的尿布,兩個人在病房裏大吵起來。
她一生氣,奶水憋回去了,她哭着喊來發奶師,為寶寶找回來一點飯碗,可總歸不夠吃的,需要餵養奶粉,買什麼牌子的呢,她要買進口的,他堅決買國產,兩人又是一頓打鬧。
她為寶寶買個玩具,老公不樂意了,”又溺愛孩子,亂買!“他堅持窮樣,她堅持自由寬鬆。觀念有分歧,各不相讓,打來打去,誰也不服氣誰。
為了不嚇壞寶寶,她都忍了再忍、憋得肚子疼,心口疼,總算熬到寶寶讀小學了。
就這個假期,有一天寫作業,爸爸聽寫漢字,寶寶不會寫,M説,讓孩子看一眼課本,記會了,寫出來這個字,再聽下一個。
他眼睛一瞪,”看什麼看,平時不用功,不會就抄書,越來越懶,不會寫的字,就好好想想,什麼時候想起來,什麼時候再聽下一個字。“
可孩子真忘記了,怎麼想起來啊,眼看晚上十點了,趕快聽寫完讓孩子去睡覺。
不管她怎麼勸説,他依然堅持他的方法,她心疼孩子,抱起孩子向卧室跑去,他一把拽住,撕扯着她,要把孩子搶過去。
當然他力氣大啊,像抓一隻小雞仔一樣,把孩子又重新摁到凳子上,繼續聽寫漢字。
她氣得哇哇大罵,他一見她罵人,掄起來手掌打了過去。
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她抱起孩子,摟在懷裏,娘倆一起哭。他氣得摔門走了,半夜也沒回家。
她找誰講理去?哭累了,孩子在她懷裏也睡着了,把孩子抱牀上,她雙眼紅腫,身體哭得幾乎虛脱,一股股的悲酸襲來,想死的心都有了。
M説到這裏,我聽着都難過,我難過的可不是這兩個大人,而是她家孩子怎麼辦。
都打着愛孩子的名譽教育孩子,這是愛嗎,讓孩子一次一次嚇得魂飛魄散,把孩子的心靈傷害了,再多的疼愛都是胡扯,再正確的教育觀念都是炸彈。
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的觀點有分歧,這個很正常,畢竟夫妻倆的性格不同,原生家庭不同,從小環境,經歷,都不相同。
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是一樣的,觀念不相同是正常的,也是普遍的,關鍵是如何求同存異。
多數夫妻,經過磨合,要麼一方思維有彈性,要麼雙方能靈活變通,根據教育的效果,一起探索,一起學習,也一起隨時調整方法,商量着來。
或把教育孩子的事交給一方負責,另外一方輔助,這樣的夫妻感情也好,孩子的教育效果也好。
像M家這種情況,兩個人的性格有一個很執拗,夫妻溝通起來便不容易了,另外一方不是反抗,就是壓抑,但畢竟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武鬥,嘴鬥不斷,便形成了在爭鬥中教育孩子的風格。
可是打來打去一輩子,對和錯永遠不見分曉,關鍵輸得最慘的是孩子,這個代價太大了。
夫妻觀點分歧,孩子不知道聽誰的,這個是教育者對孩子最可怕的重大影響,極易形成孩子衝突型人格障礙。
所謂衝突,一個想法出現,另外一個相反的想法也出現,頭腦打架,什麼事都矛盾,什麼事都優柔寡斷,再加父母吵架帶來的恐懼症,這小孩要多可憐有多可憐啊 。
這就好像靈魂分裂了一樣,永遠生活在思想的衝突裏,孩子的一生,若形成這種人格障礙,是多麼痛苦。
即便M的老公窮養孩子,讓孩子受點嚴厲的管教,也比夫妻打架對孩子的傷害小。
因此,如果執拗的那方暫時沒有覺悟改善自己,那麼若能不再生氣誰對誰錯,而是在表面上給對方面子,給足他表揚和讚美。
滿足了他的自尊心,再嘗試和他交流不同的教育觀點,慢慢影響他的思想,逐漸達成求同存異,我覺得這樣做,比和他拼命鬥爭要好一些。
教育孩子,不怕吃不飽,穿不暖,最怕最怕的一種教育方式是夫妻的教育觀念有分歧,爭吵不斷,導致孩子靈魂分裂,太可怕了。
為了孩子的幸福,簽訂休戰協議書吧,和和美美,多想點策略,把執拗的一方用温順的方法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