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中新網三亞9月22日電 (記者 尹海明)位於海南省三亞市的南海佛學院將於23日舉行開學典禮,多位應邀參加典禮的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22日接受採訪時,稱讚南海佛學院地理位置優越、辦學理念超前,對其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南海佛學院是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設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文憑的本科大學,是一所立足國內、面向東南亞和港澳台地區,集合“學歷教育、佛學禪修、業餘培訓、佛教文化研究和對外交流”為一體的複合型佛學院,共設置5個系、8個專業。

  印度原那蘭陀大學校長、現任喬達摩大學名譽校長拉文達·潘思説,當今人類面臨氣候變暖等多方面的共同挑戰,為了世界眾生的福祉,所有的佛教徒應該團結一致。那蘭陀大學非常願意與南海佛學院合作,相互取長補短,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尋找佛陀的智慧。

  “南海佛學院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都很前衞、超前,將不僅影響中國,還將影響世界。”尼泊爾藍毗尼佛教大學副校長納瑞希孟説,看到南海佛學院設置的佛教音樂、佛教美術、寺院管理、慈善管理等專業,這些學科課程設置非常周到,可以幫助更多人學習佛教哲學、佛教藝術,甚至佛教醫學,南海佛學院有非常好的發展方向。他希望邀請中國的教授、博士去藍毗尼佛教大學講課,讓更多尼泊爾的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和佛教。

  他還提到,中國在藍毗尼建設的中華寺對當地人民的影響和對外國遊客的吸引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歷史與考古學家哈丁羅伯特·基斯則表示,南海佛學院在地理上處於佛教國家的中心區域,立於這個特殊的地位,能更好地促進中華文明、中國佛教智慧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對話和相互瞭解。劍橋大學目前有很多機構和學者、學生都對佛教感興趣,希望南海佛學院發展過程中,能與劍橋大學佛教相關院系達成更多的合作。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南海佛學院院長印順大和尚表示,南海佛學院的辦學宗旨是“悲智雙運、中道圓融”,有別於國內其他佛學院,南海佛學院最大的創新是面向南海,旨在向南海地區國家傳遞中國聲音,通過南海佛學院加強與南海周邊國家佛教界的溝通聯繫,豐富和完善各自的佛教文化體系,以應對當今社會的各種挑戰,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眾生。(完)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説一個小娃娃在客廳玩耍時,竟然被一米開外,正在玩打火機的哥哥“點燃”了塗在身上的花露水,結果造成了嚴重的燒傷,而在這起事件中,花露水被引燃自然成為了大家最關注的話題。

  近來氣温逐漸升高,各種蚊蟲開始困擾市民的生活,花露水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了。看到這則消息後,我開始擔心正在使用的花露水是否安全?難道一米左右的距離真的就能把它引燃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花露水的使用危險性未免也太高了。為此,我希望通過黨報熱線,請專家為我們作一些權威的解釋,看花露水是否真的具有這麼高的危險性。

  危險案例真不少 不少市民真不知道

  瞭解相關情況後,記者在網上搜索有關花露水和燒傷的關鍵詞,結果發現了不少類似的案例。去年8月,東莞市的三歲男孩小浩(化名)在塗抹了花露水之後,疑似被一米開外正在玩打火機的哥哥“點燃”,造成了嚴重燒傷;去年9月,青島男子小李(化名)在塗花露水之後點煙,引燃了自己的小臂造成燒傷;去年8月,6歲的重慶男孩豆豆(化名)在塗了花露水之後玩打火機,結果把自己的左手引燃,造成燒傷……

  儘管引發過不少意外,但不少市民仍表示他們對花露水沒有這麼高的警惕性。“花露水是家庭常備物品,從沒有想過它會被引燃,可能造成這麼大的危險。”市民陳女士説,她家的花露水一般都放在易取的地方,娃娃想用時也可以隨便拿,“如果真有那麼大的危險性,那我們將來用花露水就得謹慎了。在用花露水時,一定要保證周圍無煙頭、打火機之類的東西。”

  一米之外燃不了 廠家標出了避火需要

  那麼,花露水真的如此易燃?以至於一米開外就能點燃?為此,記者專門找來一瓶花露水,取出一部分倒在瓷盤上,然後站在一米開外的地方點燃打火機,此時瓷盤中的花露水並沒有任何反應,當火苗漸漸地距離液體僅兩釐米左右的時候,花露水瞬間被引燃並呈現出了淡藍色的火焰,燃燒一直持續,直到花露水揮發殆盡。這個實驗足以説明,花露水近距離的確可能被引燃,但火苗若在一米開外,則幾乎不可能被引燃。

  事實上,花露水的確可以被引燃,記者在紅星路附近幾個超市內看到,這裏銷售的花露水的主要成分幾乎都是乙醇、水等等,而乙醇是易燃的。而在不少花露水的瓶身上,也明確標出了使用和貯存時,需要注意避火,以免引發意外等等注意事項。“的確沒怎麼注意這個問題,但我們平時用的量很少,應該不至於被引燃吧?”一位正在選購物品的市民説。

  專家解讀 花露水可燃不易燃

  針對這個問題,四川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一位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由於花露水中含有酒精成分,從理論上説的確可能被點燃,要是引燃了周圍物品,很可能造成更大危險。

  不過他認為,由於各個品牌的花露水所含的酒精濃度不同,所以會不會被引燃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可能容易些,有的可能困難些。

  至於一米開外點燃花露水的説法,這位專家表示不太現實,他認為即便要引燃,火苗也需要和花露水近距離接觸,市民大可不必為此感到困擾。

  “總的來説,花露水是屬於可燃物,但還沒有達到易燃物的程度,市民可以放心使用,不必太過擔憂。”

  不過,他同時認為,市民使用花露水時,還是要仔細閲讀注意事項,不要將其放到可能接觸明火的地方,保存和使用時也要做到避火,確保安全第一,以免引發意外。

  (2017-08-26)


  可燃冰是目前的一種新動力源,可燃冰又被稱為甲烷水合物,這種物質為固體形態的水於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最初人們認為只有在太陽系外圍那些低温、常出現冰的區域才可能出現,但後來發現在地球上許多海洋洋底的沉積物底下,甚至地球大陸上也有可燃冰的存在,其藴藏量也較為豐富。甲烷氣水包合物作為石油、天然氣的新時代替代能源而備受期待。

  但是請注意——可燃冰的能源密度不可能高於液化天然氣。媒體炒作:“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以釋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可見可燃冰能量密度非常之高,而且在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石油、天然氣、煤炭要多出10倍之多”,這句話也不靠譜。可燃冰不可單獨利用,只能以氣態天然氣形式利用。糾結可燃冰含164立方米天然氣沒有意義,可燃冰能源密度再高也高不過液化天然氣(1噸液化天然氣=1360立方米天然氣)。表説明化石燃料的比能量和能源密度的數據。可燃冰的能源密度(Energy density)比石油、天然氣、煤炭要多出10倍之多顯然不對。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現代軍艦的動力系統,無非是四種動力模式構成:核動力-汽輪機、鍋爐-汽輪機、柴油機組、燃氣輪機。最簡單的使用模式自然是外燃機模式下的鍋爐-汽輪機組模式——燃燒->燒水->蒸汽推動輪機。但是,可燃冰燃燒的副產物是水分溢出。因此可燃冰單獨使用並不合適。正確使用是將可燃冰以氣態天然氣形式利用。

  但是LNG動力船舶雖然經濟性更好一點,但是設備佔用的空間更大。對於軍艦的整體設計來説並不合算。而且很關鍵一點,軍艦的全壽命成本中,燃料成本所佔的比重要遠遠低於民船。而LNG也並不能讓艦艇跑的更遠、更快。所以説未來的水面艦艇動力系統,仍然會以核動力-汽輪機-綜合電力系統,使用液態燃料的燃氣輪機-綜合電力系統為核心發展。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要是把軍艦的油換成可燃冰會不會增大續航能力?軍艦可以以可燃冰作為燃料,但是效果很差!

  (2017-08-26)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宣佈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亦稱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消息引起社會巨大反響。隨後,我們發表了一文,對可燃冰的開採及性能進行了全面報道,詳細闡述了可燃冰對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影響,其中,一組引用央視“100L可燃冰可以讓汽車跑5萬公里”的數據卻遭到各界質疑。

  “5萬公里”屬計算錯誤?

  100L可燃冰真的能讓汽車行駛5萬公里嗎?這種説法被很多業內人士從各方面進行了論證。總結如下:

  “5萬公里”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根據央視的報道數據,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釋放出167立方米的天然氣,那麼就意味着100L可燃冰可釋放16700L天然氣,如果按照100L的天然氣可以讓汽車跑300km計算,100L的可燃冰確實可以跑50100km。

  那麼,100L天然氣是否可以支持汽車行駛300km?通過查詢數據得知,天然氣和汽油的熱值大約1立方米天然氣=1升油,天然氣由氣態變成液態的壓縮比為200:1,那麼通過換算得知,100L的氣瓶相當於20L的油箱,如果按照7L油跑100km為依據,則可大致估算,100L天然氣支持汽車行駛300km的數據在合理範圍之內。

  基於上述結論,100L可燃冰支持汽車跑5萬公里的結論又是否成立?《中國汽車報》記者通過多方採訪,分別從體積壓縮比和熱值對比進行驗證,最終得出了結論。從體積的壓縮比來計算,根據“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釋放167立方米天然氣”,以及“100L天然氣可支持汽車行駛300公里”為出發點,100L可燃冰可釋放出16700L左右天然氣,而天然氣由氣態轉為液態的壓縮比為200:1,那麼100L可燃冰支持汽車行駛的距離為100*167/200*(300/100)=250.5km,與央視報道的5萬公里數據相差甚遠。那麼,央視的計算方法錯在哪兒了?答案一目瞭然,央視將100L支持汽車行駛的天然氣指代為氣體狀態。

  另外,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劉科通過熱值進行換算,也驗證了數據存在的錯誤。他指出,100L可燃冰中天然氣的含量不足20kg,以燃燒產生的熱值來計算,即每100L可燃冰含的能量不到18L汽油的能量。按目前小型最省油的汽油車百公里油耗5L計算(20km/L),可以跑不到360km。

  因此,關於“100L可燃冰支持汽車跑5萬公里”的新聞一經報道,頓時引起一片質疑。其中計算誤差確實太大,讓人不得不震驚。正如上海交通大學汽車節能技術研究所所長殷承良所言,“可燃冰生成的機理是由天然氣和水,在低温高壓的深海條件下生成,確實是可以變成密度很高的物質,但密度再高,也無法支持汽車行駛5萬公里的路程。”

  應用價值不可弱化

  當初被紛紛看好的“可燃冰”在一夜之間出現了神反轉,原來這個神奇的能量塊並非是汽車的“永動機”,那麼這一切真的只是一場誤會嗎?

  “可燃冰同時具備低温、高壓儲氣和吸附儲能的條件。雖然難以支撐汽車行駛5萬公里,但是其高能量密度卻不容忽視。”殷承良進一步解釋到,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體積雖小,但存儲的能量很大。此外,一些儲存氣體會與其他化合物產生吸附情況,比如氫氣就經常會有多孔狀的儲氫材料,將大量的氫氣吸附在裏面,形成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但是可以儲存大量的能量,可燃冰也具備相對同等的條件,只要外部條件發生變化,吸附的能量就可以釋放出來並且進行燃燒做功。

  殷承良還強調,可燃冰在深海里的儲量非常豐富,比汽油、柴油等傳統化石燃料的含碳比高很多。同時,相比於芳香烴分子結構的燃料,可燃冰含有的甲烷只有一個碳原子,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較低,燃燒的清潔度十分高。

  作為改變未來能源發展格局的新興能源,可燃冰可應用於交通、冶金、電力、輕工等行業,其中包括內燃機、汽車、鍊鋼、熱處理、印染、紡織等諸多方面,對下游產業的價值十分巨大。不可否認,可燃冰的成功試採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實現可燃冰商業化的開採,實現低成本的開發,確實不失為一種前景十分廣闊的能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非常規油氣與新能源研究院負責人楊金秀重點説明了可燃冰的開採難度。另外,可燃冰對低温儲存及運輸環境要求比較高,危險性也比較大。同時深海開採環境十分複雜,僅僅靠單艘開採船隻進行作業,距離大規模工業化及商業化的開採還需要很長時間。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gnin”:照你這麼説還要啥核動力航母,直接用可燃冰

  網友“杭州用户51xxxx195”:什麼時候能上市呀,產品

  網友“屁屁君丶”:別想了,開採難度大,價格貴,轉化應用難

  網友“讓夢做的綆像樣”:可燃冰,,,,,

  (2017-09-08)


  數月前,我國在南海首次成功穩定開採可燃冰,使得世界為之側目,紛紛感嘆中國在可燃冰能源開採使用上,又取得一項領先世界的技術優勢!

  如今,這項感嘆還未遠去,中國在能源鑽探上再取得重大突破。日前,我國科學家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首次鑽獲236℃高温的乾熱巖體,實現了我國乾熱巖勘查上的重大突破。

  乾熱巖是一種温度在150℃以上,深埋地下數千米,內部沒有水或蒸汽、緻密不滲透的高温巖體。如果簡單理解的話,其實可以將其想象為“一種發熱的岩石”!

  而因為其“發熱”屬性,一般工業使用中,主要就是提取其內部温度,用於發電、供暖、強化石油開採等等。在能源專家看來,乾熱岩石的應用前景十分有潛力,與可燃冰一樣是人類未來最具有應用價值的清潔能源。

  目前,我國受限於貧油、少氣、富煤的能源結構,煤炭這種重污染的能源一直被大量使用,僅2016年煤炭的使用量就達43.6億噸,佔全國使用能源總量的6成多,遠超全球煤炭25%的平均使用率。

  因此,為了優化改善能源結構,我國近幾年不得不大量從國外進口石油、天然氣,來減少煤炭的使用量。不過受限於成本、技術、國際局勢等各方面原因,這種改變效率十分緩慢,且能源的大舉外購,也使得我國能源安全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嚴重威脅我國國防經濟安全。

  單可燃冰以及乾熱巖的出現,將極大改變這一現象,暫且不説我國可燃冰那相當於1000億噸石油的儲量,僅乾熱巖這一資源,我國勘察初步評估認為,陸地乾熱巖資源儲量達860萬億噸標準煤。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儘管按照國際標準,其中僅有2%能進行有效開採,但也有17.2萬億噸標準煤的儲量,大概相當於我國2010年全年能源消耗總量的4400倍。

  未來隨着技術的進步,乾熱巖配合可燃冰,我國能源安全將獲得到極大保障!

  (2017-09-08)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真是可喜可賀!歷史性突破,中央發來賀電!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可燃冰並不是什麼新物種,它是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與天然氣完全相同。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藍鯨一號鑽井平台宣佈: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離2007年5月我國在南海北部首次採樣成功差不多20年。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這是一個歷史性突破!中央發來高規格的賀電!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中説:“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黨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在500多字的賀電中説,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峯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這距離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僅兩個多月。從2015年總理報告提出“新能源車”到2017年總理報告提出“清潔能源汽車”,從政府報告中“鼓勵”到中央高規格“賀電”,彰顯我國堅決打好藍天保衞戰,發展綠色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新思路。

  中國汽車情報老專家程振彪認為,我國在海底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央發賀電,可見此事的戰略意義,其意義深遠,令許多人想不到,它不亞於我國當年爆炸原子彈。他在2008年8月31日完成《我國清潔替代燃料汽車技術發展戰略的選擇》課題研究中從汽車能源可持續的角度專門對可燃冰做了介紹,並建議要大力發展天然氣汽車及開發可燃冰資源。實際上,這關乎我國解決能源危機、環境污染之大事。早在1999年,國家科技部、環保總局、發改委等部門就啓動國家清潔汽車行動計劃,行動並不遲緩,投入並不少,但各種複雜原因收效甚微,或者説效果並不顯著。

  我們重視可燃冰試採成功的意義並不是説現在就依賴它,而只是認為其給我們開闢了前景,發展天然氣汽車的方向是正確的。如果説2030年可望商業化,聽起來很遠,實際也就10來年。程振彪回憶起説,他在2008年提出可燃冰距今近10年,業界認識不到這個問題,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針對媒體報道中説“假設一升可燃冰等於164昇天然氣,100昇天然氣可使汽車跑300公里,那相同體積的可燃冰可使汽車行駛5萬公里”的説法,程振彪説,這僅是理論上的計算,也不算是謠言。這是很簡單的算術題,僅僅是個比方。在程振彪的著作中也有這樣的話: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釋放的能量是天然氣的164倍。這樣的説法更嚴謹些。

  要説天然氣和可燃冰首先會動誰的奶酪?肯定是煤和石油!對汽車來説更顯得迫切,無論是傳統的燃油汽車還是主要靠煤電獲取動力來源的電動汽車。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關鍵一步,後續任務依然艱鉅繁重。正如賀電中所説希望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於天然氣汽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總經理潘桂妹在兩年前就建議加大天然氣汽車推廣力度,逐步完善天然氣汽車生產、加氣站建設、天然氣汽車購買補貼、加氣站税收等方面的優惠支持政策。可燃冰的發現和試採成功將使天然氣汽車的發展前景更好看好。可燃冰延長了天然氣的使用壽命,其含有的有機碳總資源量相當於地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可看作是人類後石油時代的主要能源之一。

  從今年兩會的提案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存在較大想象空間,更多元化,在相當長時間內可以説會並行、兩腿、多輪、多路徑發展,並不會誰吃掉誰、誰淘汰誰。無論是既定的純電動也好,還是國家、國際和社會正形成的新共識——氫能源也好,還是代表、委員提出甲醇汽車、太陽能汽車、天然氣汽車等,也不管是一夜爆紅的可燃冰也好,新能源服從的前提是必須環保、綠色、經濟,而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獲取和與之匹配的基礎設施、配套問題。

  以新能源汽車最具戰略意義的突破口——燃料電池汽車的加氫站為例,雖然設置密度不必像純電動汽車充電站那麼高,建設起來肯定比充電站要複雜得多,牽涉的面更廣。無論如何,天然冰是石油時代我國能源戰略的新選擇,也是我國清潔能源汽車的可行選擇,至少為我國清潔替代燃料汽車核心技術爭取了10、20年乃至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就應點贊、鼓掌、喝彩。

  (2017-08-30)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佈:“中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連續超過8天的穩定產氣。這標誌着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不料,這個新聞隨即引得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XXX媒體: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打開一個可採千年的寶庫。

  XXX媒體: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打開一個可採千年的寶庫。

  XXX媒體:中國可燃冰試採技術領跑世界。

  XXX媒體:可燃冰有望在2030年實現商業開發,降低中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

  XXX媒體:中國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全球試採成功的第一個國家。

  XXX媒體:如果中國確能成功實現工業開發“可燃冰”,那麼其在同美國爭奪世界最發達經濟體的戰役中又多了一張非常重要的王牌。

  某媒體現場報道:

  (2017-09-11)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這幾天,“可燃冰”一詞成了各大新聞媒體的熱門詞。這一情況主要源於5月18日一則央視新聞報告: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佈,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着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在2030年以前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將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説實話,可燃冰試開採成功並不是引起民眾興奮的G點,儘管這可能在未來對國家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產生巨大影響。而真正令民眾興奮的是央視在新聞報道中提到:可燃冰所藴含的能量巨大,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約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以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為例,假設一次加100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里!按現在家用汽車60升左右的油箱量,如果將來技術實現,那加上一箱等體積的可燃冰的話,一次可以跑上一年多了。省去了加油的麻煩,真是方便。

  這種情況真的會出現嗎?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可燃冰?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簡稱Gashydrate),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温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且遇火可燃,而被稱作“可燃冰”或“固體瓦斯”、“氣冰”。賦存於水深大於100-250米(兩極地區)和大於400-650米(赤道地區)的海底沉積層內,這裏的壓力和温度條件,能使天然氣水合物處於穩定的固態。

  根據資料顯示,世界可燃冰碳含量估計值是當前已探明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中碳含量總和的2倍,海底可燃冰的儲量至少夠人類使用1000年。墨西哥灣、西非、北冰洋、南海及我國西藏地區可燃冰儲量豐富。中國可燃冰資源儲量為800多億噸油當量,相當於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2倍。這不得不讓全世重視了。

  眾所周知,如今的化石能源已經被開採的差不多了,尋找可代替的新能源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雖然電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已經很多年了,但科學家們心知肚明,電能源始終無法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在家用車領域,一箱油可以跑300-500公里,而電動車充一次電實際可200-300公里,而隨着電池的損耗,到後來續航里程可能只有原來的80%,甚至更低。而且説實話,這幾年全世汽車製造行業在電能源研發和利用方面還沒有突破性成就,甚至可能會在這條路上迷失方向。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鄭州用户51xxxx195”:什麼時候能上市呀,產品

  網友“讓夢做的綆像樣”:可燃冰,,,,,

  網友“屁屁君丶”:別想了,開採難度大,價格貴,轉化應用難

  網友“gnin”:照你這麼説還要啥核動力航母,直接用可燃冰

  (2017-09-08)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看,藍火!

  神狐海域上空跳動的藍色火焰,釋放出深海中沉睡千年的能量,更是在譜寫中國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峯的冰與火之歌!

  今年5月,我國在南海試採可燃冰成功,標誌着中國可燃冰科技水平達到世界一流。這其中,一位從事可燃冰研究20多年的專家功不可沒,他就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可燃冰試採工程首席科學家盧海龍(見上圖,資料照片)。

  “我因為可以省去不少學費選了這個方向”

  2015年10月25日,在李四光學術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教授盧海龍捧起印有“李四光學者”燙金大字的紅色證書時感慨萬千:“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是盧海龍在中國乃至世界地質研究領域中所負使命的彰顯。

  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化學專業的盧海龍,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進行礦牀地質學研究幾年後,赴日本留學繼續深造,“陰差陽錯”地搭上了研究可燃冰的“探索號列車”。

  盧海龍這樣解釋自己的“陰差陽錯”:“那時候可燃冰研究是前沿科學,很多日本學生因擔心無法畢業而不敢研究。我呢,則因為可以省去不少學費選了這個方向。”就這樣,盧海龍選擇了這一生所從事的志業。

  三年留學時光,盧海龍如飢似渴地吸收知識,如琢如磨地進行實驗,積累了紮實的學科基礎。1998年,盧海龍成為日本第一個天然氣水合物專業博士。

  留學期間,盧海龍有了生平第一次跟隨考察船出海的經歷。當問及第一次置身茫茫大海的感受時,盧海龍的回答讓人有些意外:“最強烈的感覺,就是不想幹了。”

  原來,因為船小,海況也不佳,盧海龍上船後興奮了一會兒就開始嘔吐。因為暈船隻能靠喝糖水來補充體力的盧海龍,一個星期後慢慢適應了船上的生活,繼續着魔似的研究可燃冰。

  23年創造多個世界性“首次”,選擇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我從小就學過《地質之光》這篇報告文學,李四光執着、堅毅、創新、踏實的科學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談及地質學前輩的科學精神,盧海龍充滿敬意。現實中,他也努力踐行着這樣的科學精神。

  盧海龍心無旁騖,純粹執着地進行科研:出海,取樣,實驗,研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一塊指甲般大小的透明冰晶,讓盧海龍在業界嶄露頭角。盧海龍與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第一次真正取得了日本可燃冰的樣品,證明可燃冰在日本海域的真實存在,蜚聲海外。

  隨後,盧海龍移居加拿大。從日本海到北極冰架,從馬爾馬拉海到秘魯,盧海龍在全球探尋可燃冰,不知疲倦。

  多年努力換來可喜成績,盧海龍創造了許多個世界性“首次”:首次發現多成分可燃冰成分分佈的不均勻性;首次確認了H型可燃冰在自然界的存在;首次提出“地層流體抽取法”的試開採原理與方法……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可燃冰的理論研究工作,他本人也得到日本和加拿大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晃23年,盧海龍早已適應多年的海外工作和生活,且日本和加拿大都給予他非常優厚的待遇,導師也極力挽留……留下還是回去?祖國正是急需人才時,豐富的人才政策也向海外遊子頻頻拋出橄欖枝。無垠大洋,沒不了遊子的愛國情;浪花淘沙,洗不了心中的報國志。

  還是回國!2014年,海外漂泊多年的遊子,乘着國家“千人計劃”的東風,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我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大半,還想為國家多做點事情”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成功!”

  一句簡單的新聞標題,凝結着中國科研人員的無數心血,盧海龍也傾注了畢生所學。

  可燃冰因其產生的能量高、污染小,且儲量巨大,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可燃冰的開採對我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回國後,盧海龍在北京大學組建了一支由地球化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微生物學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團隊。這支團隊在開展可燃冰勘查和開發有關的基礎物理、化學性質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為我國在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可燃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我研究了一輩子可燃冰,想為國家做點事,這次試採可燃冰讓我有了報國的機會。”盧海龍説。

  我國海域雖然可燃冰儲量豐富,但儲層條件並不好。盧海龍和科研團隊咬定青山不放鬆,從試採前的勘查準備到提出地層流體抽取試採法,再到可能出現問題的預案,他們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準備。

  5月10日14時52分,點火成功!

  從水深1266米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採出的天然氣,點火後閃爍着藍色火焰,令“藍鯨1號”鑽井平台上的所有人都無比興奮……這是全球首次在泥質粉砂儲層中試採可燃冰成功,在世界科技史上鑄下了輝煌的烙印。

  科研事業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年過五旬的盧海龍深知為國家培養人才的緊迫性,對待學生毫無保留,悉心培養。

  “盧老師非常希望把學生培養成獨當一面的科研工作者,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博士生滕益華眼中,盧海龍時刻關注着學生的成長。

  “我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大半,還想為國家多做點事情。”盧海龍説這番話時很平靜,亦如那風和日麗時的海面波瀾不驚,但聽者卻分明清晰地感受到他那一腔澎湃着的愛國赤誠……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4日 08 版)

  (2017-09-04)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9月6日上午,有居民在溪頭社區微信羣裏問:是否有一家名為“鑫燃燃氣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小區檢修燃氣管道。頓時,微信羣裏就炸開了鍋,好多居民都説有“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敲過門,還有居民已經購買了他們推銷的產品。

  家住溪頭社區秀水華庭小區的王女士就是將信將疑付給對方360元。上網查詢了這款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價格,價格在50元左右。

  而浙能天然氣有限公司客服提醒市民,該公司員工上門都會提供客户詳細資料,穿工作服同時佩戴工作牌,一般檢查是不收取費用的,即使要收費也會告知用户去公司窗口繳費。

  (2017-09-12)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70 字。

轉載請註明: 豆瓣一刻:南海佛學院將開學 多位國際佛教大學負責人寄予厚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