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老人吳嘉祜是新中國首枚國徽的鑄造者,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國徽,凝聚了他與工友諸多精力和汗水。雖然已經95歲高齡,但吳嘉祜老人注重養生,頭上也生出很多黑髮,耳不聾眼不花。歲月洗去太多往事,但生命中的一些經歷讓他終身難忘:1949年9月10日,他成為瀋陽機牀一廠一名八級鉗工;1950年7月3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8月,作為25號車間3組組長參與鑄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枚國徽。(圖/文 王田)
4月26日,吳嘉祜老人與往日一樣,吃過午飯稍作休息後走出屋門,來到樓下的一塊不大的空地處,選擇靠牆根的一側將馬紮放好坐下,與其他的老人一起享受清閒時光。這裏是一個老小區,居住着許多當年顯赫業績的工人。
吳嘉祜老人雙手有力,這是一雙老工人的手,寬闊、粗糙、骨節大,66年前,這雙手參與了新中國第一枚國徽的鑄造。
老人介紹,國徽分為大、中、小三種規格,最大的直徑2米多,“天安門城樓上掛着一個。”這枚國徽鑄造分三道工序,鑄造鋁合金毛坯、鉗工精加工拋光、鍍金烤漆。當年,老人與工友們負責第二道工序,而這道工序還分為五個部分:首清洗、二修補、三精雕細琢、四刮平、五拋光。檢驗合格後轉入下一道程序,即鍍金烤漆。“這可是要掛到天安門城樓上的國徽,誰都不敢怠慢。”
瀋陽機牀一廠鑄造的這枚國徽,直徑2.4米,重487公斤。2012年4月17日,吳嘉祜再一次回到了車間,指導工人們按當年工藝重新制造了一枚同等規格的國徽。這枚國徽收藏在瀋陽鐵西區中國工業博物館。
老人回憶,新中國成立前,沒人瞧得起工人,他的門牙,就是偽滿時期當學徒工時被打掉的,“一輩子沒門牙”。在當時的工藝條件下,鑄造國徽並非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務。吳嘉祜帶領着六七個人紮在車間連軸轉,毫無怨言,內心充盈着神聖感。餓了,拿塊抹布擦擦黑乎乎的手,抓起窩窩頭就啃。圖為2012年,工人正在按照當年的工藝澆築複製國徽。
“當時為了順利完成第二道工序,我們自己製作了很多小工具,用自制的鋼絲刷將國徽毛坯表面那些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乾淨,然後用專用工具將有瑕疵的地方修補完整,再用自制的小刀將國徽圖案中的細節部分一一雕刻出來,繼而再用專用刮刀刮平圖案表面,最後整體拋光,讓國徽光亮的如鏡子一樣。”圖為在複製國徽的車間內,吳老現場寫出“國徽國威閃金輝,我為國徽制銀坯。天安門上撼世界,胸中刻下心靈美”。
要驗收國徽了,吳嘉祜形容當時的心情“緊張地連呼吸都要停止了”。他跟在驗收的領導背後,屏息等待。領導仔細端詳國徽的每一個細節,過了好一陣,忽然輕輕點點頭,然後轉過身來説:“師傅們,辛苦了”。“聽完,我的眼淚就從眼角流了下來”,吳嘉祜説。圖為吳老通過高清電視看着國徽的圖案,彷彿回到從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吳嘉祜最獨特的舉動,是在每晚七點的新聞聯播開始時,放下碗,盯住屏幕,看着音樂中浮現的國徽。兒女們都不理解,直到父親風燭殘年,他們才知道老人有過那麼光榮的歷史。圖為2012年11月7日,吳老專程去往北京看國徽,離北京越來越近,吳老也越來越開心。
近距離看到國徽的吳老,開始講述國徽築造時的故事。時隔一個甲子,吳老再次看到自己親手做的國徽,稱:這一刻是一生最難忘的時刻。把質樸的愛傾注於這枚國徽的瀋陽機牀一廠工人們,在後來的歲月中,許多人已離開了人世,但這枚國徽,至今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光亮如昔。
現在,由於吳老夫婦上了年紀,兒子吳瑛照料他們老兩口的日常。
老人家住三樓,每天上午和下午他都要自行下樓活動。每天天上的鴿子開始飛翔,老人便開始了在小區遛彎運動。
每日半個小時的太極拳鍛鍊是雷打不動的項目。
吳老的老伴今年94歲,前不久摔了一下,現在只能卧牀休息。
吳老喜歡看新聞節目和體育類節目,斯諾克是他的最愛。
老人總結的養生之道。
如今,老人的更多話題是與周圍的人談談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