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向紅色旅遊村的蜕變

貧困村向紅色旅遊村的蜕變
貧困村向紅色旅遊村的蜕變

遊客和學生們常來紀念館參觀學習。

鄠邑區石井鎮的慄峪口村,曾是有名的貧困村。三年多來,在市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這個村子發生了華麗蜕變。如今的慄峪口村被評為“陝西省美麗宜居示範村”“陝西省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西安市‘最美鄉村’”。

2019年,慄峪口村還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旅遊村。如今在紅色旅遊引領下,工作隊和村民幹勁十足,他們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村民們在脱貧後正大步邁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挖掘紅軍過境史

打造紅色鄉村遊

7月1日,西安某單位20多名職工來鄠邑區慄峪口村紅軍過境陳列館舉行主題黨日學習,他們身着紅軍服裝,莊嚴肅穆,在陳列館前升國旗、唱國歌、默哀先烈、宣讀入黨誓詞,而後參觀學習。

市委組織部駐村第一書記趙軒説,陳列館從2019年11月試運營兩個月,已有5000餘人前來參觀學習,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暫未大規模接待遊客。

説起陳列館的建立,也是十分偶然。一直在為村裏產業發展謀出路的駐村工作隊,一次在走訪羣眾的過程中,有位老人説起了土門自然村曾經有紅軍駐紮過。但由於老人記憶模糊,只得到了零碎的信息。

得到這一線索後,西安市委組織部領導高度重視,立刻組織省、市、區的黨史專家進行座談、研究考證:確實曾有三支紅軍在這裏待過。而且,這裏是西安唯一一處有三支紅軍過境的村子。

駐村工作隊敏鋭地抓住這一點,與村民一起,充分挖掘這一紅色本土資源優勢。在鄠邑區有關領導多次現場指導下,紅軍過境陳列館不到兩月就建成了。建設過程中,村裏黨員積極參與,村民大力支持,踴躍捐獻紅軍時期的農具。

陳列館建成後,一個個紅軍故事從這裏不斷傳出,激發了幹部羣眾的鬥志。該村通過“村支部書記講黨課”“第一書記講革命史”“老黨員講村史”等,對全村300餘名黨員羣眾代表進行輪訓,不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還吸引西安市近5000名黨員幹部前來參觀學習,紀念館“理論學習新陣地、黨性教育新平台、扶智扶志新載體”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紅色”帶動“綠色”

搞活農村經濟

“紅色旅遊發展了,為農村帶來了人氣,不僅帶動了農副產品銷售,還能帶動村裏農家樂、民宿的發展。”趙軒説,今年以來駐村工作隊着手在慄峪口村打造了三大基地,分別是農耕研學基地、親子拓展基地和農資服務基地。

農耕研學基地規模比較大,他們利用現有園區果樹種植、有機蔬菜大棚、林下養殖提升等項目和生產路,打造集農業科普、農業觀光、農事實踐體驗、休閒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研學旅行基地,吸引西安市中小學生們前來研學。預計疫情過後,年吸引5-8萬名中小學生前來研學,將帶來50餘萬元收入。

親子拓展基地,工作隊整合慄峪口自然村現有百畝格桑花海、親子草甸、甘泉書院、村史館等現有設施,重點圍繞當地特有的農作物及民俗文化展開,並結合自然環境,設置體驗類户外活動,讓孩子在走進自然、保護自然中瞭解自然。

農資服務基地,利用閒置房屋建設集體農資商店,銷售果品種植所有必備農資,組織村民學習生產技術規程,推行農資供應、病蟲害防治等統一服務,提高科學種植水平;建設三百噸冷庫,為全村兩千畝果樹提供臨時性週轉儲存。

為了保障這些基地儘快落地、有穩定客源,工作隊與西安君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陝西友聯旅行社、曲江農業旅遊公司等知名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每年將帶數萬學生及遊客來村裏。“有了穩定客源,我們正在打造有特色的民宿。我相信,不出兩三年,慄峪口村一定會出現鄉愁變產業、農村變公園的美麗畫面,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致富奔小康的夢想。”説道村子未來發展,趙軒滿是憧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0 字。

轉載請註明: 貧困村向紅色旅遊村的蜕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