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密市伊州區出發,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進至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石人子鄉高家湖村,一幅山明水秀的風景畫便映入眼簾,綠茵茵的濕地,木棧道順水而建,遊客在棧道上拍照留念。進入6月,前往高家湖濕地景區的遊客多了起來,高家湖村村民何翠花經營的農家樂早就做好了迎客的準備。看着眼前的一切,回憶起當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何翠花感慨萬千:“如今,越來越多的好政策讓我們幹勁更足了。”
更足了
幹勁
遊客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石人子鄉高家湖濕地景區遊覽(本報資料圖)。
高家湖村村民曾經靠種地為生。過去,村裏都是土路,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車或毛驢車。如遇到下雨天,路面泥濘,自行車沒法騎,只能扛着走,因此就有了“高家湖人自行車騎人”的調侃。
要想富,先修路。2016年巴里坤投入1000餘萬元修建了S303線至高家湖至良種場全長11.083公里的道路。
“我永遠忘不了2016年9月通車那一天的高興勁兒,‘車騎人’的日子不復返了。”説到這兒何翠花又開心地笑了,那天晚飯,她特意加了兩個菜,還拿出酒與老伴小酌了幾杯,好好地慶祝了一番。
路通了,不僅解決了高家湖村村民出行問題,帶來的更大好處是來村裏遊玩的人多了。從此,高家湖村依靠旅遊業走上了致富路。
2016年,巴里坤依託獨特自然風光和民族特色旅遊資源優勢,大力扶持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打造巴里坤湖、高家湖濕地等景區,以旅遊帶動脱貧攻堅。巴里坤投入3000萬元,配套完善海子沿鄉海子沿村、卡子湖村、尖山子村、石人子鄉韓家莊子村等6個旅遊扶貧重點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扶持貧困户發展農家樂。
發展鄉村旅遊猶如春雷喚醒大地。一輩子種地的何翠花成了農家樂老闆,2016年,經營農家樂第一年就有了6萬多元收入。“真是不敢想!之前種地一年才兩三萬元收入。”何翠花説,2017年她的農家樂擴大了經營規模,不僅在城裏打工的兒子回到村裏幫她,她還幫助同村村民一起發展農家樂。
泥濘的土路變成了乾淨的柏油路,低矮的土坯房變成了寬敞明亮的磚房。如今的高家湖村,因為旅遊業發展煥然一新。20餘家農家樂與周邊濕地的秀美風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巨大的變化不僅讓當年村裏外出謀生的村民紛紛回家創業,就連外地人也瞄準了這裏的商機。2016年,來自陝西的孟慶海投資200萬元在高家湖村改造修建了古建築風格民宿。“去年旺季,客房都得提前預訂,每天毛收入有8000多元,不僅自己賺了錢,還帶動了當地富餘勞動力就業。”孟慶海説。
2017年11月1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2016年全國28個貧困縣“摘帽”,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就是其中之一。
近兩年,巴里坤持續發展特色鄉村旅遊,石人子鄉、花園鄉等地,帶動60餘户貧困户建起多種形式的農家樂、家庭旅館。2019年,巴里坤農家樂經營户達70餘家,星級農家樂27家、家庭旅館13家、民宿9家,鄉村旅遊吸引遊客52萬人次,帶動83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年人均增收1.2萬元。
據瞭解,今年,巴里坤計劃以全域旅遊主導發展,着力抓好鄉村旅遊轉型升級,充分挖掘自然山水、民俗風情、鄉村特色等,讓旅遊業在改善民生、扶貧開發中發揮更大作用。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脱貧攻堅印跡]
2019年
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0餘元,較上年增長8%;建檔立卡貧困户人均純收入8000元以上,較上年增長12%。
2018年
巴里坤全面落實醫療保障政策,全面完成貧困鄉村中小學標準化和幼兒園建設,加強社會救助保障。
2017年
11月1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摘帽指標均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全面完成了脱貧攻堅“減貧退村摘帽”任務。
2014年
完成1080户4106名低收入貧困人口的脱貧增收任務,減貧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增加到4167元,較上年人均增加2248元,增長117.14%。
2013年
7個扶貧開發重點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5682元增加到7318元,人均增長1636元。
2001年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確定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