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文化,中國歷史畫卷上的一幅潑墨寫意
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讀中國古代史,人們的注意力往往被開國君主、治世能臣、亂世名將所吸引。但歷史的璀璨畫卷中還有另一羣"非主流"。
如果説歷史展現的形式真是一副畫卷的話,那大部分是嚴謹的工筆,而他們更像是一副潑墨寫意,放浪形骸卻氣韻深遠,肆意揮灑卻身心自由,這就是古代文明的特產——隱士羣體。
但這些"非主流"在歷史中創造優秀的詩篇、畫作,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人的思想與老莊儒學融為一道,同為中華歷史長河中奔騰湧動的一波濤,這些人的作品與策論典集共為經典,同為華夏藝術之巔上的一座座豐碑。
一、隱士的定義與來源
中國古代的"士"指的是知識分子,"士"的志向在官場,在修身齊家平天下,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在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隱士"首先是士,繼往聖之絕學,可為天地立心,但絕不為萬事開太平。説白了就是有本事,能做事但是不做事,隱而不仕稱之為隱士。
一個自詡清高、才情孤絕的人在古代如果不做帝王的臣子,是沒有其他的事業來承載他滿腔報復的,無論亂世還是盛世,只剩下做"隱士"一條路了。但是隱士不做官,可以做詩人,可以做畫家,可以做書法家,一樣會流芳百世、萬古長青,一樣會在歷史上留下這一羣體濃墨重彩的一筆。
"隱士"孤高清傲,知書達理,卻視富貴如浮雲。但隱士文化不同於佛教悲天憫人的消極思想,也與西方的功利主義截然相反。中國古代隱士的人生不能説是積極,但一定是樂觀的。樂山樂水樂友人之誼,好書好酒好詩畫之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採菊之美及暗香之美交相輝映出中國古代隱士文化之美,隱逸生活之美。有才學的人隱居,或因為官場黑暗、或因為亂世避禍、或因為個人情懷,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官,只求內心的寧靜淡泊。
古人推崇隱逸文化的傳統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華夏文明的締造者和中華文化的開創者黃帝,其治國理政及修身齊家的本領就來自於一位世外隱士高人——廣成子。傳説廣成子傳給黃帝肉身長生不老之術和冶世長治久安之法。自此,尊崇隱士的文化傳統得以確立,士人隱逸的思想得以彌散開來,像歷史畫卷中的一副潑墨寫意揮之不去,像歲月洪流後面飄散的影子,在每一個關鍵時期都悄然聲息的修正和渲染着中華文明畫卷的成色及進程。
後來到了魏晉時期,由於政局混亂、社會板蕩,許多朝代立朝都不超過半個世紀,每一個朝代的建立都是用前朝高官貴戚的血染成的,榮華富華轉眼煙消雲散,許多仁人志士也是玉碎隕落。"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帝王之位尚且不穩,出仕為官就更不穩定了,可能今天還是高官顯貴,明天就淪為階下囚,案中肉。
因此,面對血腥動盪,戰亂頻繁的現實,知識分子階層更是敏鋭的感覺到了時代的憂傷以及生命的可貴。在生死存亡中掙扎,在人生苦短中感嘆,同時也讓"隱逸歸去"的隱士文化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峯。
魏晉之後隱士產生了許多流派及方式,元宋之前隱士大多隱於野,宋代之後逐漸隱於市,明清時期隱士一心向學,其中均鮮有過問政治者。
二、隱士流派和方式
歷朝歷代均有著名的隱士,其實因為也分很多派別,很多方式,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
隱於野:隱逸於高山之上、森林湖畔、鄉野阡陌之間。例如商周時期的伯夷與叔齊,因為滅國之恨,堅決退隱山林,即便到食不果腹,也不吃敵國產的一粒糧食。此番忠心、日月可鑑,實唯為中華民族"講大義、講氣節"的代表。隋朝末年的偉大思想家及詩人陶淵明,厭倦了當時朝堂的骯髒及黑暗,毅然辭官而去,至此徹底歸隱田園,飲酒寫詩、怡然陶醉,開創"田園詩"流派之先河,其詩作流芳千古,其思想對後世隱逸學派影響極深。歸隱山林阡陌中歷代都有,宋代以後數量才逐漸下降,後多為隱於廟堂和市井巷陌之中。
隱於朝:雖説隱士"隱而不仕",但也有身在官場,向隱退卻身不由己之人。身在朝堂,但心已隱,只唯身不由己、難以脱身,所以儘量不過問政事,儘量遠離權利傾軋的漩渦,儘量守住自己心中的精神田園。最典型了例子就是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本是官身,但是隨着官場資歷的增長見多了官場的虛偽和狡詐,內心中的害怕讓他退卻,但是一旦脱了這身官衣徹底隱居的話,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不體面生活將為其不遠。無奈只能做個閒散官員,吟詩寫作為樂,過上了精神上隱居的生活。
隱於市:元宋以後,南洋呂頌的舶來品海外貿易大發展,以瓷器、茶葉等手工業產品的大量出口、金遼等鄰國的邊境繁榮貿易促生了一大批在當時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城市。開封、洛陽、杭州等地社會發展迅速,使很多以前隱於山野的隱士逐漸喜歡在繁華的市井中落腳。或是放棄仕途從商、或是不走文路冶學、或是流連於勾欄畫舫之間鶯鶯燕燕。例如元代關漢卿隱逸於梨園之中,以自己的作品抒發情感,終成元曲之巨擎。宋朝著名的詞人林逋,結廬於西湖之畔,兩任皇帝均請他出廬入仕,均一一謝絕。清朝的揚州八怪,隱於當時物質豐饒的經濟中心、商業樞紐揚州,遊離於政治範圍之外,寫詩賣畫,放浪不羈,怡然自得。其中石濤的是前朝皇室後裔,為避當朝追殺之禍,隱形藏名、遁入空門。有的是不喜官場風氣,掛冠而去,如著名畫家鄭板橋。他們暮年都以書畫為生,品格高潔,雖活於鬧市,但決不失於隱逸文化的真精髓。
學隱:所説的學隱,就是不求功名,一心只想做學問的隱逸方式。可以説是隱士文化中對華夏傳統文化傳承奉獻最大的隱逸方式。這種方式歷代大儒都嘗試過,特別以明清之後居多。例如明代王明陽、清代顧炎武、甚至近代的陳寅格等。
在隱逸方式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從早期的穴居風餐,到中期的湖畔結廬,再到後來的大隱隱於世。隱逸的重心從"形隱"逐漸向"心隱"傾斜。甚至還有"中隱"的概念,就是做個清閒的散官,與政治保持一定的距離,既可以體驗市井世俗的煙火,又可以享受隱逸的樂趣,這種生活方式逐漸對中國的文化和藝術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三、隱士藝術的發展和作品
"隱士文化"在歷史上最出彩的地方,就在於伴隨這種生活方式所產生出的那些偉大的畫作、詩篇和書法。可以説生死、情懷、隱逸及思念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四大主題",而"歸隱"恰恰是四大主題中的真正"癢點"。
隱逸文化帶給隱士大夫的精神價值,就是人格的自由解放和田園生活的踏實獲得感,實際上這正是隱逸文化獨具魅力之處,這種文化反映到藝術上和審美上促生了很多偉大作品。西晉左思寫的《招隱詩》講的就是,俗世之人看來山林是寂寥蒼涼的,但在白雲清溪、高山湖畔之間能讓士人在功名利祿的追逐中寧靜歇息,逐漸回溯到自身的精神的本源。他們吟詩做畫、潑墨撫琴、品茶飲酒、坐禪論道、躬身漁獵、樂山好水。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下,在這樣踏實的生活情趣中,一種"休閒"的文學風格橫空出世。
於是有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了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有了孟浩然的"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有了蘇軾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隱士文學抒發着詩人內心真切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及政治抱負不能圓滿的失落,只能讓這一羣人或徘徊於山水之間、或潛藏於鬧市深處,尋求適宜於人生的最佳生存方式。
山水畫也是隱士文化的一大產物,是隱逸之士尋求精神世界桃花源重要載體。也因此,成為了歷朝歷代隱士名人的心頭愛。
在魏晉之前,中國畫主要表現的是正統人物畫,後來隨着隱逸文化的大行其道,山川水畔之樂漸漸融進了士人的生活。著名隱士畫家宗炳和王微都大力促使山水畫往抒情的方向發展。隋朝的展子虔開闢了青綠山水畫法,是隱士藝術的又一大進步。唐代隱士詩人兼畫家王維獨創"破墨法",首創山水寫意畫派,將詩歌的禪意引入山水畫中,開創山水畫又一先河。到元代產生了隱士畫派的巔峯之作——黃公望的《富士山居圖》,表面看似描寫春江美景,實為借景抒情,表達心中蕭索淡泊的隱士情懷。
這些偉大的作品無不昭示着隱逸藝術強烈的生命力,無不表達着執着的隱逸傾向,從隱逸文化產生的藝術作品上可見看出這一脈一直在源遠流長的傳頌着。
四、結語
隱士文化是華夏文明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山峯,在那個山峯之巔上矗立着一個個熠熠生輝的文化大師和歷史名人。他們雖然不處於廟堂,雖然相忘於江湖,但他們偉大的作品和高潔的人格一樣流芳百世,讓人千年傳頌。
在封建王朝的高壓統治中,在血腥動盪的戰亂歲月中,保持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正是他們滴落在歷史長卷中最美的水墨。所以,在講到中國古代文化和藝術的時候,任何一個現當代的知識分子,在砥礪奮鬥、尊崇學術的時候,決不能忽略中國古代源遠流長的隱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