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歡迎投稿

好聲音&好文字

"

墨染彭城 音動苗鄉

感謝您收聽本期節目

【摩圍雲中聽】

是彭水廣播電視台推出的融媒體欄目

立足本土文學

看遍苗鄉青山綠水、領略彭城風土人情

如果

您有好文章(投稿)、好聲音(配音)

想要分享給彭水的父老鄉親們

您可以在下方留言或通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

等您!

"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彭水天梯》

作者:石一楓

誦讀者:黃巍

現代的、工業化的設施,如何與自然景色融合得比較恰當,這大概是所有旅遊景點需要考慮的問題。那些東西沒有肯定不行,別説什麼純原始純天然,真把人扔到毫無文明干預的大江大河密林深處,那就不是遊山玩水而是野外生存了。謝靈運還發明過一種上山下山都輕便的“謝公屐”呢,可見古人、高人、文人也希望利用人類智慧把旅遊變成一種享受而非鍛鍊。當然有的太過也不行,有些地方逛下來,記住的除了坐纜車就是在商店裏砍價,常常會讓人忘了是為了什麼去的。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彭水的阿依河在這方面就結合得非常巧妙。還沒去,當地的朋友就介紹,説那兒有個高度為亞洲第一的峽谷電梯,號稱“天梯”。聽到這種炫耀性的説法,我本來有點兒擔心,怕逛景點兒變成了不是光景點兒,而成了觀摩大幹快上的輝煌成果。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到了地方,果然見識了一部讓人歎為觀止的電梯,從上到下一百多米,幾十層樓高,從地面直插到峽谷底部。而坐了一趟,才感到這部電梯的設計是很有匠心的:短短几分鐘,先把阿依河與母子溪峽谷的美景盡收眼底,也讓遊覽者知道了今天要去的地方的概貌是什麼模樣的。穿行在山林水系之間,走走停停,移步換景,我這種比較糊塗的人往往糾結於細節而忘記了總體,但每個風景名勝從小處看,偏又往往是差不多的,這就相當於消除了一個地方的真正特點——有了從電梯裏的俯瞰,有了從高到低從宏觀到具體的逐漸接近,阿依河卻先以一個完整的面貌印在了心裏。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就像吃道好菜先得看看廚師怎麼擺盤兒,然後才能一筷子一筷子地細細品嚐。在這以後,無論是坐着竹排在河上游弋、曲徑通幽地在峽谷內穿梭,還是途經某個地方突然聽到了苗族姑娘們唱山歌,在遊人們眼裏都是一個整體之下的有機構成了。能得到那個整體的認識,想必還得歸功於峽谷入口處的那部“天梯”。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這樣的觀賞順序,大概也符合行家們看國畫的順序,先有總覽,隨後才能揣摩畫家如何佈局,如何運筆,如何在細微處雕琢。又試想如果沒有那部電梯而全依靠曲折的步道,這種效果能有如此鮮明嗎?恐怕會打個折扣。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彭水的建設者和旅遊工作者相當於利用人工的力量完善了一片景色、再造了一片景色。而拋開峽谷與河水,那部沿着峭壁從天而降的電梯本身也可以成為令人驚歎的奇觀。許多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上,都有着除去實用功能還具備觀賞性的觀景電梯,人們從那裏看到的是氣勢恢宏的繁華景象,而從彭水的“天梯”裏,看到的卻是從自然本色之中抽象出來的另一種自然本色。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除此之外,峽谷裏的一切幾乎又全是天然和原汁原味的,就連苗族山歌也是多少年前流傳下來的,走出電梯就像走進了當地人們以往的生活,如果説真有“穿越”的話,我們正是憑藉這部“天梯”,從欣欣向榮的城市“穿越”到清新淳樸的歲月深處。

朗讀者

黃巍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墨染彭城 ,音動苗鄉

在下方留言板等您哦!

編輯:黃巍

審核:陳發倫 | 策劃:温江華

彭水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6 字。

轉載請註明: 摩圍雲中聽——《彭水天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