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國土面積遼闊,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用來種植農作物,農民數量佔國民總數的一半以上。印度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和漁業來支持,尤其是漁業,十分發達,魚類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為此很多人好奇印度是如何養魚的?
養過魚的人都知道魚類是一種非常嬌氣的生物,一旦外界環境發生變化魚類就會大面積死亡,漁民必須保證飼養的魚苗有足夠的生活空間,也需要按時投餵適宜的食物。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水中氧氣含量,如果一個池塘魚苗過多,會有大批魚苗因為水中氧氣不足死亡,給漁民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印度相對來説在經濟上比較薄弱,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相對來説印度的物資比較貧乏,但是印度卻是出口魚數量最多的一個國家,這並不是説印度特別適合養魚,而是印度人在養魚上面也是跟開了掛似的。可以看到印度人在養魚的時候,一個並不大的池子裏面居然密密麻麻的都是魚,感覺那些魚的數量都比池子裏面的水都要多了。
印度的漁户有屬於他們自己一套獨特的養魚方式。他們推崇“飢餓養殖”,就是在鯰魚是魚苗的時候,本來一天該吃三頓的飯都讓它們吃兩頓,每天讓鯰魚們保持飢餓感,等長大以後再給這些鯰魚投餵充足的食物,這樣養殖的鯰魚生長得很快,生命力頑強,而且鯰魚身體上的肉質鮮嫩,價值更高。
其實印度漁民這樣的飼養方式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這位印度漁民飼養的是鯰魚,鯰魚本來就是動物界生存能力最強的一種魚類,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夠頑強存活。而且鯰魚的食譜也非常廣,不管是淤泥還是腐肉都能夠吞進肚子裏,在有人飼養的情況下成長速度更是飛快,完全不需要漁民擔心。
其實這是因為印度人所養的並不是普通的魚,一般的魚在這樣的樣子情況之下肯定是養不成的,但是印度人所養的多數都是鯰魚。這樣的一種魚類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不要説是在池塘裏面,就算是在一些很污濁的水中,或是泥漿裏面,都一樣可以生存下來。
目前這種飼養方式已經在印度逐漸推廣,有很多印度漁民都開始用這樣的方式飼養鯰魚,成功讓部分漁民脱貧致富,果然開掛了的民族就連養魚的方式都和其他國家不同。但也有些人認為這種飼養方式就是對鯰魚的虐待,是一種不符合人道主義的行為,大家怎樣看待印度人養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