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木屋”變“黃金屋”,屏南這個古村的新故事吸引好多人來聽

“破木屋”變“黃金屋”,屏南這個古村的新故事吸引好多人來聽

龍潭古村遊客往來,“新村民”在寫生 王志凌 攝

“四平戲迴響,庶民酒飄香,擁抱新時代,古村美名揚……”這是國慶假期,在外工作的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村民陳孝眷返鄉遊玩時的感慨。

“破木屋”變“黃金屋”,屏南這個古村的新故事吸引好多人來聽

鄭承東 攝

此時的龍潭古村秋意正濃:山間,翠竹梯田,黃了稻穀,紅了柿子;山下,小橋流水,古屋長廊,遊客熙攘。早在國慶佳節來臨前,村裏的40家民宿、380個牀位預訂率已超八成。8天長假,這裏接待遊客約3.5萬人,民宿、餐館、農特產等收益共計約150萬元。作為屏南的“網紅村”,龍潭古村在意料中又火了一把。

在陳孝眷的印象裏,三年前的家鄉還不是這番生機景象。

“破木屋”變“黃金屋”,屏南這個古村的新故事吸引好多人來聽

龍潭村全貌 王志凌 攝

隱於青山綠水間的龍潭,省級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這裏,歷史悠久,百年老宅散佈,古韻綿長。村裏還有以唱腔、表演獨具特色而聞名的“四平戲”,躋身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涼夏夜,小橋流水旁,村民歡聚一堂,長腔短調唱大戲,成為無數龍潭人的温暖記憶。

當古村邂逅“外出大潮”,原本1400多人口的龍潭村僅餘不到200人留守,且多為老人、婦女。一座座老宅在年久失修中轟然倒下,殘垣斷壁、冷落門庭、斑駁蘚痕,訴説着滄桑和無奈。

王志凌 攝

懷揣年輕的夢想,陳孝眷也離家,從軍、復員、就業,在城裏安了家。每每返村,走進殘破的老宅,空落落的鄉愁止不住湧上心頭:“前庭新苔綠,後院草花叢。多少人事物,只留睡夢中。”

“人走了,家空了,村沒了,我們還是有故鄉的人嗎?”一聲嘆息,落在龍潭人心間。

徐烽 攝

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2017年3月,屏南立足當地豐富的傳統村落資源,探索文創引領的鄉村振興之路,龍潭“絕境逢生”。

當年,龍潭文創項目啓動,秉持創新發展理念,圍繞村民、村落的弱點、痛點、難點問題,推進項目落實——

鄉村振興,人是主體。龍潭通過選送村民到雙溪安泰藝術城學習油畫創作、舉辦傳統戲曲民俗文化節等,喚醒村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覺;通過營造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生活方式,吸引城裏人“上山下鄉”成為“新村民”,並頒發居住證,讓他們有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發展新經濟業態,讓村民參與鄉村整治和改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吸引在外村民歸來。

龍潭風雨長廊

龍潭原來的老屋90%已空置荒蕪,立足這些資源,村裏創新房屋流轉模式,村委會建立中介平台,全面推行“老屋認租15年”模式;創新古村修繕模式,建立“‘新村民’出資、駐創藝術團隊免費設計、村委會代為組織施工建設”的運作模式,按照“修舊如故”“一屋一特色”理念,古樸典雅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讓傳統村落不失鄉愁古韻又簡約清新;創新項目管理模式,試行“工料法”計算工程成本的管理模式,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通過系列創新,有效破解傳統村落古建築“保”與“用”的難題,“破木屋”變成了“黃金屋”。

村落要留人興業,必須打造比傳統農村更高級的生活方式和創業方式。為此龍潭村補短板,實施鄉村提升改造、環境整治工程,加大文化服務供給,讓鄉村更為宜居宜業;重鑄魂,成立四平戲傳承協會,創辦四平戲博物館、龍潭酒博物館,舉辦戲曲節、開酒節、豐收節等民俗活動,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激活力,創造性改造老屋,變為書屋、藝術工作室、眾創空間、咖啡屋、音樂吧等,並不斷催生新的經濟業態,讓鄉村成為創業和生活的樂園。

龍潭村隨喜書屋

而今的龍潭,常住人口已恢復到600多人,並吸引來自香港、北京、上海和英國等國內外“新村民”100多人,其中不乏香港導演招振強、財經作家吳阿侖等知名人士;創辦各類藝術共享空間28個,擁有民宿牀位300多張,新增企業經營主體12家。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7年的7985元提高到2019年的17861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7年的5.7萬元增至2019年的16.9萬元。

新村民的手工藝店

清澈的溪流、悠長的巷道、錯落的老宅,恬靜的田園生活、濃郁的文藝氣息。隨着文創項目的深入推進,當下龍潭已成為當地鄉村旅遊的“網紅”之地,每逢節假,遊客盈門。

龍潭的生活藝術

乘着文創春風,陳孝眷昔日落破的老宅經租賃、改造,已成為龍潭美術館,接連畫展,遊客如織。而他一有空閒都會從城裏回村逛逛,一首新詩道出了他對龍潭新氣象的感慨:“樑上更新瓦,庭內蘚無痕。行家施妙手,老屋客盈門。”

來源:閩東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4 字。

轉載請註明: “破木屋”變“黃金屋”,屏南這個古村的新故事吸引好多人來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