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天朗氣清,滿樹黃葉,如畫卷一般。“半廠山水錦花地,十里鋼城碧雲天”,長安街沿線的最西端,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簡稱首鋼園區)迎來了最美的時節。
這裏,曾是鋼花四濺、鋼水奔流的鍊鋼廠,如今卻變成了造冰製冷、時尚驚豔的冬季運動中心。一度沉寂的“十里鋼城”變身充滿活力的運動“首鋼園”,北京冬奧倒計時百天之際,本報記者前往首鋼園實地探訪,看一闕動人的“冰與火之歌”如何在這裏唱響。
圖説:百天後,“冰與火之歌”將在這裏唱響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另類奧運“遺產”
驅車穿過“合力之門”新首鋼大橋,進入如公園一般的首鋼園區。高聳的鍊鋼爐、整齊的廠房、曲折的管道掩映在黃褐色的樹叢中,濃厚的工業風平添幾分滄桑大氣之美。
據悉,首鋼園區是在原首鋼石景山廠區北區上開發建設的,是中國第一家以鋼鐵工業文化遺存為特色的主題文化園區。首鋼始建於1919年,迄今已有百年曆史,是中國最早的近代鋼鐵企業之一,是中國工業發展史和中國冶鐵史的重要代表。
首鋼也是一份另類的奧運“遺產”,從來沒有一個企業像首鋼這樣,與奧運結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緣。
圖説:首鋼園區裏的冬奧公共雕塑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18年前,為了首都的碧水藍天,為了2008北京奧運會,首鋼毅然實施史無前例的鋼鐵大搬遷;10多年後,奧林匹克再一次選擇了北京。2016年5月13日,位於首鋼老廠區的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地首次向媒體開放——首鋼繼2008年奧運之後再次與奧運結緣。沉寂多年的首鋼老廠區悄然甦醒,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運儲鐵礦石的料場改建和新建成為2022北京冬奧組委的辦公區,昔日的老廠房成了北京冬奧會的大本營。從夏奧到冬奧,"首鋼園"與奧運鑄就深厚的不解之緣。
圖説:冬奧組委會大樓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走在"首鋼園",這裏的一切被時間烙上了深深的印記。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室的正對面,是巍峨挺立的三高爐,這個2500立方米的鋼鐵巨人曾是首鋼典型的生產線,是一座“功勳高爐”,見證了工業文明曾經的輝煌。憑藉錯綜複雜的內部鋼架、高大寬敞的空間和工業流程裝置,如今的三高爐變得時尚華美,散發出極強的工業藝術氣息,並變身為召開各類發佈會的時尚秀場。夜晚的三高爐通體點亮紅色燈光,彷彿爐中又充滿了鐵水——讓人感嘆,中國體育的鋼鐵之軀正在這樣煉成。
圖説:首鋼園區保留了鍊鋼設備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漫步在首鋼園區,滿眼盡是鋼筋水泥混凝土組成的巨型機械與建築,如置身“鋼鐵森林”。從喧囂到靜謐,歲月流逝,唯獨奧運記憶的年輪在這裏不斷沉積。
北京冬奧“大腦”
行走在首鋼園區,不時可見五環標誌、運動雕塑等奧運元素。被譽為北京冬奧的“大腦”,“首鋼園”如今正承載着北京冬奧的籌辦工作。
圖説:首鋼園區裏的冬奧雕塑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首鋼園區的西南部分是如今北京冬奧的核心區域。距離冬奧組委不遠處的國家冬訓中心,原來是首鋼自備電廠的精煤車間和車站用房,現在已變身為冰壺館、花樣滑冰館、短道速滑館和首鋼冰球館,全部投入使用,被首鋼人暱稱為“四塊冰”。備戰冬奧的關鍵時期,包括中國短道速滑隊等大部分國字號隊伍,都駐紮在此,進行日常訓練。
往南走,另一片開闊水域羣明湖畔,4座巍然矗立的冷卻塔旁,是造型奇特的首鋼滑雪大跳台。從遠處看,大跳台好似一條“飛天”的飄帶,而在夜幕降臨時分,燈火璀璨的大跳台遠看又如同一隻華美的水晶鞋。這是2022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內首個完工的新建場館,將在此舉辦跳台滑雪比賽項目。冬奧會後它將成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場館,成為專業體育比賽和訓練場地,面向公眾開放。
圖説:首鋼滑雪大跳台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泛黃的秋葉步道盡頭,由老廠房改建而成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展示中心”迎接着一批批熱情的觀眾,這裏展示世界冬奧發展歷史,中國冰雪健兒取得的成績,中國悠久冰雪運動歷史以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情況。
展示中心將現代化展示手段與工業遺存保護高度融合,利用原工業遺存“水塔”的弧度空間環境,經數字影像技術“活化”了清代乾隆年間的《冰嬉圖》,再現中國悠久的冰雪運動歷史。觀眾還可通過由工業遺址支撐柱改造的7個多功能柱屏,看到北京冬奧會的展示內容。
圖説:冬奧展示館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來自人大附中的一羣中學生在展館門前拍照,談及百天以後的盛會,年輕的臉龐上滿是期待,冰雪運動已成為他們日常運動選擇的重要一項,“雪季馬上開始了,我們已經迫不及待了”。
曾經的鋼鐵洪流,未來的冰雪奇蹟,彙集於眼前的這方天地,昔日的輝煌與明日的朝氣在這裏碰撞。(新民晚報記者 厲苒苒)
記者手記丨轉身
走在“首鋼園”,偶遇一羣昔日的首鋼人故地重遊。站在三高爐邊上,一位昂首挺胸留影的中年男子告訴同伴:“當年我就在這裏工作。”
10多年前的首鋼人恐怕想不到,他們工作生活過的那塊地方,會再度和奧運結下深深的情緣——曾用來儲存鍊鐵原料的筒倉,華麗轉身為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曾辛勤工作過的精煤車間,搖身一變成了國家隊冰上項目訓練基地……
圖説:首鋼園裏保留的鍊鋼設備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更多的首鋼人,則和眼前的“首鋼園”一樣,為了奧運,開闢人生新路。
曾經的軋鋼工劉師傅,如今是“首鋼園”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的製冰師。工作24年,3次轉崗,最後與冰結緣。製冰、掃冰、打點、修冰……如今的劉師傅和他所在的製冰團隊,已多次參與重大賽事製冰保障工作。從熱力逼人的鋼鐵初軋車間到寒氣逼人的冰場,4年的“冰上生涯”點燃了這位老鋼鐵工人心中的“火苗”。
因奧運而轉身,北京冬奧為首鋼人和“首鋼園”帶來了重新出發的契機與展現自我的舞台。而這種機緣改變,也發生在這座城中的角角落落——“首鋼園”其實是一個縮影,它的背後,是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的底藴以及中國對於奧運再度迴歸的喜悦和歡迎。
圖説:冬奧特許紀念品商店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自2017年8月來這裏考察之後,就時時把首鋼老工業區掛在嘴邊,首鋼的變化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成為這裏的“頭號粉絲”。將“首鋼園”作為北京冬奧組委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節儉辦奧理念的典範,稱之為“讓人驚豔”的城市規劃和更新範例。巴赫以此向世界發出倡議:“有機會一定要去北京看看”。(厲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