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靈水秀,如詩如畫,修仙之境不外乎此。
只一眼,心中便有了決定。於是通路、修繕、設計、改造……恍惚間,竟六年已過。由此,800年的稀世古村落重獲新生,耗資數億,近2000畝的山野開放式格局,有着他處難以望其項背的氣韻。這些民宅何去何從?推倒重建,高效易得;復活改造,艱苦卓絕。“蓬萊枯死三千樹,為君重滿碧桃花。”修繕改造,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老宅風骨,同時充分考量現代人居住的舒適。改造時,為增強房屋的承重力和安全性,就地取材,在殘留的牆體上壘砌石頭牆;較為完好的屋體,則用榫卯結構牢固木樑;而在只剩牆根的房間,便沿跡做成了玻璃房......
基礎的建築本體修繕完畢,再進行採光、隔音、保温、防漏、外觀等細緻打磨,不求速成,但求功到自成。過往的民居修繕做法較為粗糙,樓上行走時,既會掉灰塵,聲音也較大。而「三十六院溪·詩莉莉」在原來結構上,增加地面水磨石工藝,不惜成本地苛求居住的舒適度。六年時間,除了修繕出30棟住宿空間之外,還有10餘棟將用作配套服務,包括生花書院、會議中心、懸崖咖啡廳、崖壁健身中心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承載此處文化之魂的生花書院。“生花”一詞,富有深意。金華歷史上被譽為“小鄒魯”,文化璀璨。華在古代通“花”,有花開之意,如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所言。生花,寓意金華的文化之光再次如花般綻放,而「三十六院溪·詩莉莉」的修復,正有此意。
更巧妙的是,詩仙李白能夢筆生花,而金華赤松道仙黃大仙能點石成金,兩位仙人在此碰撞昇華,形成精神與文化的高地。
最終修繕完成的40餘棟建築雖大體相似,卻各有千秋。自房間延展出超大露台,架空在溪水之上,玻璃做底,水浪翻騰,是一境;
深處竹林中的則自帶庭院,茶台邊三兩好友,山泉煎茶,清風徐來,是一境;臨山的房間設有屋頂花園,青苔石階架梯而上,俯瞰全村,望遠抒懷,是一境;玻璃房三面臨溪宛在水中央,經石橋方可入內,霧氣縹緲,置若仙處,亦是一境。一境一重天,是建築的重生,亦是匠人與居者的重生。「三十六院溪·詩莉莉」的設計理念是“與自然共呼吸”。不僅是建築融於自然,連房間內的老物件也取之自然。
大到房梁、小到器物,每一件均是常年駐於此的老師傅們手工製作。六位老手藝人在一棟專屬的木匠房,長年累月的撫摸、再造枯朽的老樹,使其變身為一件件藝術品級的桌椅,猶如枯木生出枝芽。苦櫧樹、香樟樹、松樹……皆以另一種姿態重新復活。
數十種榫卯工藝在其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使得長與短、高與低的實木之間巧妙組合,還讓舊物和新木互為碰撞誕生了新的生命。由此而成的柱、梁、枋、墊板、衍檀、斗拱、椽子、桌、椅......在「三十六院溪·詩莉莉」隨處可見。偶然一瞥,看見一隻只蝴蝶在桌上翩翩起舞,把蝴蝶榫做得如此栩栩如生,可窺探工匠手藝的高低,不愧是了不起的東陽匠人。被譽為中國木雕之鄉的金華東陽,自唐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國之瑰寶”。這是一場長途跋涉的歸真反璞,數百件作品未必稱得上文物,但每件註定是世間孤品。大面積的落地窗使得大自然,以不矚目的方式進入房間,窗外是竹林、是溪水、是蒼翠。窗內是茶台、是薰香、是樂鳴。打破房間只用來居住的慣常理念,使其變成小型茶室或咖啡廳,讓人可以足不出户,便可攬山略勝,睡袍定坐與縱情山水在此從不衝突。
山中四時景異,屋外朝露夕靄,乍見心歡,久居不厭。在「三十六院溪·詩莉莉」,除有無邊泳池、咖啡館、酒吧、餐廳等度假村級體驗外,還有忘乎世事、物我的九重天體驗。午間,在懸崖餐廳裏享受悠遠的一餐,腳下是萬丈深淵,遠處是蒼茫山野,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夜晚,體驗天然礦坑SPA。這樣一個美妙的時刻,全身只有一種感覺,每個毛孔都浸潤着喜悦,任性白月光,任性風吹過。如此,以一種歸零的心情,從被城市文明架空的生活中豁然抽離,四時五感重獲新生,白天和黑夜界限分明,一簞食一瓢飲,不止是為了維護秩序感,而是一種實實切切的生活感。腳踩着謙卑的泥土,眼數着天上的流雲,耳聽着溪風和竹鳴,與自然和解,物我合一。六年磨一劍,800年稀世古村退去,「三十六院溪·詩莉莉」新生,希望你記住這裏,記住它這樣存在。商務合作
本文來源於民宿邦,轉載請聯繫首發平台。
·END·
歡迎關注私家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