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行業紓困進行時 |“救急”又“挖潛”,文旅業“靜待花開”

本文轉自: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編者按】疫情之下,餐飲、住宿、零售、旅遊、保供等行業受衝擊明顯。江蘇各地各部門推出助企紓困政策部署相關內容,明確要求在這些重點行業幫扶政策上予以傾斜,並推動各項政策直達快享、全面發力,支持這些行業挺得住、渡難關、有奔頭。即日起,新華日報·交匯點推出“重點行業紓困進行時”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重點行業紓困進行時 |“救急”又“挖潛”,文旅業“靜待花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眼下,本是草長鶯飛的季節,文旅行業卻持續經歷着“嚴寒”,成為各地助企紓困重點幫扶行業之一。

對於一個市場需求巨大的產業而言,面對疫情的不斷反覆,唯有一邊通過“政策之手”救急、提升發展韌性,一邊挖掘行業潛力、推動業態轉型,挺過“冰封期”。

直擊“最痛點”,動態調整“減”“退”“補”政策

“難,太難了!”隨着疫情多點散發局部暴發,讓受訪文旅企業無不叫苦不迭。

“去年以來,國內疫情幾次散點發生,都是在‘五一’‘十一’黃金週前後,很多文旅企業都是靠幾個重大節日把一年‘口糧’搶出來,錯過了就影響一年。今年‘五一’假期又要到了,行業內大家心裏都沒底。”蘇州一家旅行社負責人無奈地説,旅遊業的脆弱性在於, “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都格外依賴“流量”,產業運行停滯了,相當於“動脈”被切斷了。

受疫情影響,文藝演出經紀機構同樣受損嚴重。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透露,該公司負責運營音樂節和劇場演出,今年在南京的策劃幾場活動因疫情都已取消。“組織一場活動需要長線規劃,甚至提前半年簽約,前期進行場地投入等,但現在因為疫情,實在不敢輕易策劃投入。”

瞄準文旅業資金鍊面臨斷裂的“最痛處”,用好 “減”“退”“補”手段,成為各類助其紓困政策的着力點。真金白銀如何落準用實?

“我市文旅業發展態勢良好,西遊樂園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相繼竣工。但眼下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想大幹一場的從業者望而卻步。”淮安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説。4月3日,淮安出台“紓困45條”,提出“支持重點行業恢復發展”,安排1000萬元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繼續按80%比例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將符合條件的旅遊民宿、鄉村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紅色旅遊景區、度假區等納入工會療休養活動範圍……一攬子舉措目的明確:直擊文旅行業面臨的現金流痛點,提振從業者信心。

“對企業來説,資金是急事,一定要及時下撥,而解難和鼓勵政策方面,還需企業實際動態調整、循序推進。”省文旅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舉例説,對比去年9月省文旅廳、省財政廳出台的《關於助力文旅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今年出台的“江蘇文旅16條”就進行了針對性調整:在資金扶持上,省級文旅發展專項資金提前到上半年就完成;在獎補政策方面,側重城市微旅遊、鄉村旅遊、研學旅遊等方面發展良好的旅行社企業,促進轉型引導。

面臨新難題,穩定人才就業刻不容緩

近年來,文旅業在國內一直是蓬勃發展的朝陽行業。然而,誰也沒想到,持續三年的疫情,讓往日人們趨之若鶩的“朝陽行業”也開始面臨嚴重的“人才危機”。

“疫情影響下,文旅企業面臨倒閉,文旅大專院校也面臨畢業生就業難,從長期看,學生攻讀相關專業的意願也會減弱,本就不足的行業高端管理人才會更缺乏。”一位旅遊學院的招生負責人透露,開學後提出轉專業的學生比例越來越高。文旅就業如果不穩住,產業將面臨大規模人才流失,疫情好轉後,人才斷層的後遺症也將在較長時期困擾整個行業。

“近兩年的疫情除了給企業帶來生存壓力,大批人才流失也讓人痛心。”中青旅江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文君説,2019年公司有270多名員工,由於疫情陸續離職,目前僅不足百人在崗。在因疫情導致出境遊業務暫停後,包括資深導遊和英語、俄語、日語等外語人才便一直在流失。公司轉型升級也因缺乏相關人才配套遇到困難。

為了穩定用人用工,各地紓困政策有的放矢地“破題”——

無錫市繼3月25日出台助企紓困政策後,又於4月11日新增12條補充政策。其中明確,對市區餐飲、零售、住宿、旅遊等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今年以來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可按參保人數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穩崗補助。行業內受疫情影響較重行業的停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户,提出申請經審核符合條件,各地區按停業時長分檔給予不低於2000元、最高2萬元的停業補助。

鎮江市一方面指導文旅企業申報和爭取省級旅遊基金、產業項目扶持和獎勵資金,為旅行社、導遊復工復產點亮“綠燈”;另一方面,文旅部門與交通運輸部門協調旅行社復工後包車出行事宜,保證旅遊大巴能夠正常運營,幫助市行業協會搭建網上購物平台,緩解導遊生活壓力。

受訪文旅企業紛紛建議,政府除了政策性的扶持外,能否牽頭給旅行社企業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的職業培訓,提升員工技能,這樣後期業務恢復後也能立即派上用場,保障行業快速“重啓復甦”。

更好蓄潛力,呼喚精準的“政策之手”

對於整個行業和很多文旅企業來説,疫情之下如同“冬眠”,如何積蓄力量更好地“復甦”?

為提升文旅企業政策知曉度,省文旅廳日前將各級紓困惠企政策措施彙集形成“政策工具包”並對外發布,以便於文旅企業及時瞭解各級紓困惠企政策,獲得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各類文旅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對照‘政策工具包’申請相關支持。這為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恢復發展提供了實在的便利。”中國國旅(江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兵説。

文旅行業覆蓋面廣,細分行業間關聯性大,擴大政策覆蓋面也是恢復行業元氣的關鍵。揚州旅遊營銷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潔希望,政府層面扶持政策不僅面向企業,也能讓事業單位享受到社保減免、穩崗返崗補貼等扶持,帶動整個鏈條全面“回血”。

一個市場需求如此巨大的產業,面對疫情不斷反覆,生存之道就是改變,這在文旅業界已成共識。“目前傳統團隊旅遊越來越少,跨省遊也因為疫情大量減少,客源開始大量來自城市周邊,這就要求景區向文旅融合等新業態傾斜,比如體育旅遊、生態旅遊等。”南京市玄武湖公園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秦小斌發現,助企紓困政策,愈發與引導文旅業創新求變、深入融合相結合。

翻看各地政策舉措:常州市文廣旅局發佈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進文旅消費復甦等6項措施,除了資金紓困外,還提出搭建線上線下文旅推廣平台,發佈“常享遊”文旅惠民產品,設立團隊遊客獎補資金,全面助推文旅市場復甦;淮安市出台“淮安人遊淮安”4類10條促文旅消費舉措,擴大旅遊經濟內循環,包括鼓勵景區景點、酒店、旅行社等自主合作開展經營,對年度符合條件的組團社或集散中心按人次給予補助等.......

一項項刺激行業提質擴容、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扶持政策正釋放出鮮明信號:只有用更精準的“政策之手”,營造更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環境,才能激活轉型動能,真正提高行業對抗風險能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 顏穎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編輯: 洪葉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户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01 字。

轉載請註明: 重點行業紓困進行時 |“救急”又“挖潛”,文旅業“靜待花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