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平面呈警鐘形,意在“喚起民眾”
到了南京,除了感受六朝古都的遺韻外,中山陵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去處。
顧名思義,中山陵就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坐落於南京東郊鐘山東峯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築,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層層上升,氣勢如虹。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根據其遺願,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一致決定在紫金山建陵,採用了中國“近現代建築的奠基人”呂彥直的鐘形圖案,藴含示警與自由之意,象徵着孫中山對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同時又與陵墓所在地紫金山完美吻合。
中山陵坐北朝南,佔地面積8萬餘平方米,於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吸取中國古代陵墓的對稱佈局,利用墓道和台階將主要建築連為軸線,並佈置大片綠地,將陵墓建築羣聯接成與背景山勢相稱的宏大整體。
此外,音樂台、光華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經樓、行健亭、永豐社、永慕廬、中山書院等建築眾星捧月般環繞在陵墓周圍,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華,莊嚴簡樸,別創新格,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偉的氣勢,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
步入陵墓入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彰顯出一種博大的胸懷。
穿過牌坊,則是一條長達375米、寬40米的墓道。前行為陵門,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傾注着為國為民的殷殷之情。
就海拔而言,中山陵看似不高,卻有392級石階,暗喻當時中國的三億九千兩百萬同胞,所有石階以小平台劃分為8段,象徵着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若是要一口氣登上去,着實有些吃力,一定會悟到孫中山所説的至理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一路走上去,就會看到一個東西寬137米、南北深38米的大平台,中央矗立着中山陵的主體建築——祭殿。
祭堂長28米,寬22.5米,高26米,一共有三個拱門,門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權”字樣,由“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書寫,在中門上嵌孫中山手書“天地正氣”四個鎏金大字。
祭堂中央則供奉孫中山的坐像,高4.6米,身着長袍馬褂,手持一本長卷,豐頤廣顙,目光深邃,給人以深刻的啓迪。
孫中山乃是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為了改造中國,實現三民主義,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受各族同胞的尊敬。
對於這位中華民族的偉人,本人自然無比敬仰,唯有深深地鞠躬,致敬其為國為民所做的一切!
由於大平台是整個陵寢的制高點,視野開闊,氣象萬千,近處田圃縱橫,層林盡染,遠處方山如屏,秦淮似帶,交織成了一幅渾然天成的畫卷。
路過一座城,遇見一座陵,歷史的風雲際會,造就不朽的傳奇,像赫赫巍巍的自由鍾,奏響新時代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