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素妝美人:盤點中國瓷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七大青花瓷器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休閒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周杰倫的歌聲婉轉唱出了青花瓷的優雅和高貴,並略帶了些憂鬱。美麗的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屬釉下彩瓷,中華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我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在中國的瓷器文化中,青花瓷是最為素雅明麗的一筆。

青花瓷是指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瓷胎上繪畫,再施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温下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着色力強、髮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青花瓷大多表面呈藍色花紋,瓷質潔白而明淨,花面素雅而富有詩意,而且呈色穩定,不易磨損。青花瓷的裝飾主要通過線條和筆法來營造美好的藝術意境,通過粗細、疏密、虛實、濃淡、輕重等變化塑造出雅俗共賞的圖案。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峯。

明代青花瓷的燒製工藝更加純熟,胎釉精細、花樣精美、造型富於變化,在當時頗負盛名。與此同時,民間瓷窯也開始生產製作青花瓷。這一時期的青花出現了圖案的創新和突破,湧現出一批以花鳥、人物、山水乃至動物為題材的畫面,構思精巧,筆法寫意,形神兼備。在明清時期,還創燒出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酒藍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色彩更為絢麗;在造型上,則更加註重工巧和豪華,許多青花瓷遠看如同織錦一般絢麗。

01、青花魚藻盤

該盤由明朝景德鎮窯燒造,胎骨明淨,釉質細膩,通體以青花為飾,構圖典雅,釉彩明淨,繪畫精美,層次豐富,盤心中央圓形繪魚藻紋,水草輕搖,水流潺潺,青萍漂浮,游魚穿梭其間,一幅靈動變化的池塘景色。內壁繪纏枝花蓮紋,與盤心的游魚相呼應,營造出一幅魚戲蓮間圖。青花髮色清雅,鐵鏽斑明顯,濃淡深淺各具意態,筆道流暢大氣,揮灑自如,筆墨意趣盡在眼前,氣韻隨筆而生,平添一份蒼雅之美,盡顯宣德青花魅力,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02、青花山水紋花觚

清康熙年間製作,觚高47釐米,大口外撇,長頸,弧腹,足外撇,兩層台式圈足,足底平削,旋紋明顯,足內釉底,寫青花雙圈靈芝款,底與器內散佈棕眼;胎體堅緻,釉色硬亮;青花濃翠,藍分五色,表現遠山近水,陰陽向背,其中人物或攜琴訪友,或寒江獨釣,或亭中觀瀑,或泛舟湖上,無不栩栩如生,為康熙青花的精品。

03、青花折枝紋八方燭台

燭台高28釐米,共分三層,上部為八稜形燭插,中部為錐形連柱,下部為八稜形台座。自口部到底部分別繪如意雲紋、錦紋、蓮瓣紋、纏枝花開紋、纏枝石榴紋、海水紋、纏枝蓮紋,加上台座上的主題紋飾折枝花開等總共有11層裝飾。胎質厚重細白,紋飾繁複精美,為明朝宣德年間青花的代表作。

04、青花龍紋大缸

口徑70釐米,胎體厚重,體型巨大, 採用調兑的回青料畫雙龍,一前一後、一正一反順勢而行,龍眼圓睜,不怒而威。應為明朝富於傳奇色彩的龍缸窯燒造。該器出士於明定陵,是用來為“長明燈”儲油的。

05、青花折枝瑞果紋盤

黃地青花是明朝官窯的名貴品種。該盤燒製於明正德年間,黃釉施於青花器之上,形成黃地青花,盤心繪花紋,內壁圏繪以蓮花、桃、石榴及葡萄紋,典雅中更顯嬌豔。傳世極少,不為多見。

06、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瓶高32.5釐米,器型高大肥厚,雍容富麗,胎質潔白,做工精細,青花畫工嫺熟。瓶身所飾折枝花果疏朗規矩,肩、頸繪蓮瓣紋和蕉葉紋,使用的青花鈷料是一種稱為“蘇麻離青”的進口料,含鐵量較高,呈色濃重青翠,往往出現鐵鏽斑疵。為清朝乾隆時期梅瓶的代表作。

07、青花纏枝牡丹紋瓷罐

此件採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髮色純正,豔麗奪目。氣息古樸雄渾,砂底無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肩部繪纏枝蓮,腹部主題繪纏枝牡丹,近足外繪仰蓮瓣。瓷罐高29釐米,口徑22釐米,腹徑35釐米。在温潤明麗的釉色上,分段飾以各種花卉圖案:頸部一週花葉紋,肩部飾石榴花,腹部為纏枝牡丹,下腹飾變形蓮瓣紋,是元朝青花瓷中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