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義小説中,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武功蓋世義薄雲天。但是一看正史和地圖,就知道所謂過五關斬六將是不可能的,首先是路線不對,其次是古代戰爭並非大將單挑小兵圍觀,關羽輕車簡從還帶着兩個“嫂子”去“攻城叫戰”,絕無可能,五關守將只要關起門來不理他,他就哭暈在城下了。
過五關斬六將純屬子虛烏有,那麼斬顏良誅文丑是不是真的呢?我們細看三國正史,就會在其中發現五個問題,而這五個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問題都至少有兩個答案,到底哪一個對,還請讀者諸君參詳。
為了便於分析,咱們今天將要大量引用《三國志》原文,並且要強調一點:咱們的根據不是小説《三國演義》,也不是“劉三刀威風八面”的電視劇,所以只請讀過正史的讀者諸君參與,經常拿小説當正史者請慎言——藏拙勝過丟醜。
關於到底有沒有斬顏良,這不在五個問題之內,因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不需要討論:“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三國志·卷三十六》”顏良為張遼所殺的觀點,可以忽略,因為張遼並沒有在白馬之役後升官封侯:“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數有戰功,遷裨將軍。袁紹破,別遣遼定魯國諸縣。《三國志·卷十七》”
關羽斬顏良確切無疑,但是關羽用的什麼兵器卻成了一個大問題:到底是青龍偃月刀還是馬槊或者長矛?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
答案一、關羽用的就是青龍偃月刀,因為很多地方都“出土”或者“發現”了青龍偃月刀實物。説漢朝沒有馬鐙所以不可能有長柄大刀的説法其實並不成立,因為有巖畫為證:陰山北麓達茂旗發現的距今兩千多年的戰馬巖畫,那上面是有馬鐙的。而且在漢朝以前,大斧、長戟都已經廣泛應用,長柄砍殺橫擊重兵器不是沒有,以漢朝尚武傳統,給大號環首刀加個長柄,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答案二、關羽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長矛或馬槊,因為是“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青龍偃月刀雖然威武霸氣,但是受長度限制,是不會用來突刺的。而且是史料講究言簡意賅,如果真是用刀斬首,直接寫“斬其首還”就行了,不用畫蛇添足先寫刺於馬下。
關羽斬顏良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關羽為什麼能夠輕易刺殺顏良,顏良是被從馬上刺下來,還是站在地上毫無防備地等關羽來刺。
答案一、關羽神勇無敵,戰馬如風,顏良毫無防備,措手不及,還沒等做出反應,就被關羽解決掉了。
答案二、顏良誤以為關羽是前來投奔的,還美滋滋地等着關羽下馬解甲呢,沒想到關羽是來要命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關羽“望”見顏良,説明兩人距離不近,而且作為中軍主將,是不可能站在兩軍陣前當箭靶子的——主將的職責是揮動令旗或鳴金擊鼓指揮全軍,而不是逞一夫之勇,萬人敵指的是軍事家而不是武術家。
更要命的一點,是關羽看見的是顏良的“麾蓋”。所謂麾蓋,就是中軍主將才有的旗幟和車蓋,也就是説,顏良很可能是坐在戰車上指揮戰鬥的,這就給關羽的策馬刺殺增加了難度。
關羽斬顏良的第三個問題,就是他是不是又再接再厲斬了文丑,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易中天先生也參加了爭論。
答案一、易中天先生的説法是“文丑確實是被關羽斬殺”,理由是“關羽此戰之後就不辭而別”,兑現了“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的諾言。
答案二、文丑既不是被關羽斬殺,也不是被張遼斬殺,因為正史中沒有張遼關羽斬殺文丑的記載,正史記載倒像在混戰中被殺:“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後至……遂縱兵擊,大破之,斬醜。《三國志·卷一》”“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太祖擊破之,斬醜。《三國志·卷六》”
上面的正史記載,就引出了第四個問題:關羽到底知不知道劉備就在袁紹軍中。
答案一、關羽不知道,否則他就不會斬殺顏良而把故主陷於危險境地了——顏良文丑是當世名將,曹操與部下開會,也研究過怎麼對付顏良文丑。關羽當然知道斬殺顏良的後果:袁紹必然痛徹心脾之後暴跳如雷,喝令將劉備這個喪門星退出斬首。
以關羽跟劉備的關係,和關羽對劉備的忠誠(先主與二人寢則同牀,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這種冒險的事情是絕不會幹的:為曹操立功而害死劉備,這是一樁大大的虧本買賣。
答案二、關羽是知道劉備在袁紹軍中的,斬顏良既是向劉備通報自己身在曹營的消息,也是為了向袁紹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能對曹操有所交代,一箭三雕。
説關羽知道劉備在袁紹軍中,也有正史依據:“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先主故茂才也,將步騎迎先主。先主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駐月餘日,所失亡士卒稍稍來集。”這説明袁紹是敲鑼打鼓把劉備迎接進自己的大本營的,而且迎接儀式進行了二百里,走路也要好幾天。再加上接到袁譚彙報後,袁紹還傳令沿途將官高接遠迎好吃好喝好招待,這場面就像村長家辦喜酒,村民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作為袁紹的發小兼死敵,曹操做夢都會夢見袁紹吃喝拉撒,又怎麼會對這麼大的動靜一無所知?盡人皆知的事情,關羽偏偏不知道,他也就不配被程昱稱讚為“萬人敵”,被劉曄稱為蜀中“名將唯羽”了。
問題就像拔出蘿蔔帶出泥,一個接一個出現。不管關羽知不知道劉備在袁紹軍中,曹操派關羽出戰都是一個冒險,於是第五個問題也隨之而來了:曹操為什麼肯讓剛剛歸降不久的關羽帶兵出戰?
答案一、曹操很狡猾,關羽很老實。關羽一心想報答曹操賜袍贈馬之恩(正史記載為“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而曹操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借關羽之刀(刀是一種比喻)斬顏良,然後再借袁紹之刀殺劉備,一石二鳥。
答案二、曹操和關羽是君子之交,有共同語言而且都重情重義。曹操給了關羽立功的機會,同時也相信關羽不會背信棄義臨陣脱逃。事實證明曹操和關羽都和值得尊敬,這就是英雄惜英雄,所以關羽逃歸劉備的時候,“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在注中也不能不讚嘆:“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義,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斯實曹公之休美。”
相關史料展示完畢,五個問題和十個答案也都擺出來了。剩下的事情交給讀者諸君品評:一、關羽用的是長柄大刀還是長矛馬槊?二、關羽斬顏良,是刺殺還是誤殺?三、文丑到底死於誰手?四、關羽知不知道自己斬顏良會坑劉備?五、曹操為什麼敢放飛關羽?
筆者拋磚引玉提出自己的看法:曹操讓關羽斬顏良,以當世梟雄與蓋世英豪之間的肝膽相照,關羽對曹操十分感激,曹操對關羽十分欣賞,如果不是造化弄人,讓他們分屬敵對陣營,那將是一段明君與名將相遇相知的傳奇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