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遊|曾卡:進士之光

文/曾卡

營山進士園區頗大,以北門河為紐帶,幾個區域連成一片,相融相生。公園,寶塔,書院,故居,廣場,無不向人們訴説着一個樸素而亙古的道理:勤耕苦讀,奮發向上,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改變命運。在園內觀光休閒,觸摸古蹟,追尋歷史,無不讓人感受到釅釅的耕讀原鄉、進士之鄉的文化氣息。

春色滿園,進士滿園,滿園春色關不住滿園進士。營山的57個進士齊聚白塔公園,公園因老百姓口中的白塔而得名、聞名,塔實則叫回龍塔。一座座進士青銅像分佈園內,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塔建在園內的梅家樑上,建在老百姓的心中,風雨滄桑200年,屹立福佑200年。建塔的知縣楊上容,成了一尊高大的雕像,成了一座巍峨的樓閣。塔震山河,塔彰文運,營山俊賢輩出,科第仕宦,綿綿繼繼,甲於蜀都,清代就中進士26人,委實不易。

營山的進士們,穿越歲月的風煙,從赴任的不同地方,從不同朝代,紛至沓來,回到久違的故鄉。在進士榜前,他們摩肩接踵,翹足而望,仔細找尋自己的名錄;在進士坊下,他們打躬作揖,頷首作答,訴説當年金榜題名的榮光與輝煌,交流為官一任的經驗與體悟。

歲月塵封,歷史早已定格,學而優則仕的進士們大都勤政為民,造福一方。斯人雖去,風範猶存,他們仍會被百姓銘記。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漫步白塔公園,牛角掛書、和丸教子、書院育人等景觀雕塑栩栩如生,似在講述營山學子一段段漫漫求學路的勵志故事。耕讀傳家,重教興學,孜孜以求,營山厚重的進士文化和質樸的耕讀文化底藴在這裏精彩呈現。

北門河畔的雲鳳書院,白牆黛瓦,青石朱門,古樸清幽,花木葳蕤,書香流韻。泠泠溪流,琅琅書聲,莘莘學子在這裏潛心研讀,又從這裏出發,飛向更廣闊的世界,實現自己的理想。

營山的進士猶如天宇中的點點繁星,閃耀着光芒,照亮屬於他們自己的夢想。那光亮並不一定十分耀眼,但只要他們將這束光留駐心中,哪怕是應試不第的至黯之時,也會感到眼前光芒四射,心頭頓時昭昭然,天地頓時昭昭然。

清末重臣于式枚,便是一道奪目的光。

順着這道光芒,來到于式枚故居。這座修繕後的200年老宅掩映在茂林繁花翠竹之中,四合院前池塘睡蓮綠綠,清波漣漣,游魚悠悠,清風搖曳,日影斑駁,彷彿在幽幽訴説一段久遠的歷史。

于式枚天資聰穎,勤學睿智,博聞強記,精文史國學,通數門外語。他15歲中舉,16歲考取進士,入翰林院,後成為李鴻章的幕僚。他先後任郵傳部侍郎、禮部侍郎、吏部侍郎,官至正二品、從一品。1913年,清史館成立,于式枚擔任纂修清史稿總閲。

時運讓于式枚不得不跟着李鴻章一起簽署《辛丑條約》,成為他一生中最不光彩的外交活動,也讓這個中年人痛定思痛,尋求解決國家危機的辦法。

後來,于式枚被欽命為考察憲政大臣,出使德國,為沒落的清王朝尋找出路。于式枚才學出眾,機敏過人,張之洞説他“堪大用”,徐世昌誇他“博極羣書”。儘管受到誇讚和重用,但于式枚沒有得意忘形,始終保持着理智和清醒。正是這份謙遜與寬和,讓他留下了一段營山版的“六尺巷”佳話。

營山縣城禹王宮是湖廣籍人的會館,與於家宗祠僅一牆之隔。為爭一牆之地,雙方互不相讓。於氏族人慾仗于式枚之力,以興大訟。于式枚回書,並引康熙年間宰相張英“千里修書為堵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詩句相勸。於氏族人見於式枚無助訟之意而息訟,會館諸姓為于式枚的豁然大度所感,亦罷爭鬥之念,雙方言和,各讓三尺,至今傳為美談。

因於式枚故居的一次瞻仰,與雲鳳書院的一次邂逅,與白塔公園的一次膜拜,進士文化的根便紮在內心最柔軟的部位。季春的陽光熱烈潔淨,暖意融融,懷抱陽光,內心如天空般燦爛透明。

在營山,一顆又一顆富含內在光芒的進士文心凝聚成了進士文化,灼灼光華,熠熠生輝。貼近他們,生髮出難以言述的感慨和欣悦,對營山的進士文化,便有了別樣的情愫和温度。

【“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啓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説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標題註明“散文”或“遊記”或“小小説”。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作者信息包括銀行卡户名、開户行及網點準確信息(不能錯一個字、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卡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75 字。

轉載請註明: 行遊|曾卡:進士之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