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位於彩雲之南的邊境線,存在一個和緬甸交界的小村落。

這兒的空氣純淨,抬頭即可看見純粹的藍天白雲。

就連陽光,都顯得柔和而靜謐。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傣族與緬甸的建築、房屋,在此和諧共處。

兩個國度的人民喝相同的井水,趕的是同一場市集,生活悠閒而自在。

但是最奇妙之處,還在於這的“一寨兩國”。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一個傣族村落一分為二,處於國內的名叫銀井,而位於緬甸的則稱之為芒秀。

對村落的居民而言,出國的可能僅僅只是走過一座石橋,也或許是一口深水井。

最為誇張的,可能從家裏卧室走至陽台,就已經出國了。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而且在這個村落,兩國的孩子都能享有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

因此有不少來自緬甸的“留學生”,每日都跨越國界線到銀井的小學唸書,直到下課後再返回緬甸。

這兒的學生學習的都是雙語,哪怕村內的路牌也會特意標上中緬兩種文字,也算是推動了中緬的文化交往。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在邊境線上隔着籬笆牆,注目遠眺能看見緬甸路上的大拖拉機。

還有一座鞦韆,坐上來輕輕的一蕩,就可以瞬間越過別國的邊境線。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最有趣的還屬中國的西瓜藤,有時居然會蔓延到緬甸結瓜果。

緬甸的老母雞,有時也會到中國來生蛋。

這些“跨國交流”,早就變成這兒的常態。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在這兒生活的還有布島族人,也就是長頸族。

他們是全球最少人數的民族,現在僅有不到二百人。

女生都是自五歲起就佩戴銅圈,終其一生都不可以取下。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聽説脖子上銅環最多的人,掛了有二十幾個。

對於布島族女性來説,脖上的銅環,正是漂亮與富貴的代表。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村內的房屋大約分為2種,一種是傣族特色的兩層竹樓。

裏面以樹墩作為支撐點,外面的牆體則用竹片編織而成,房頂鋪上一層茅草。

外型看上去很具風情,但實際上裏面不大也很簡單。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還有一種熱帶別墅,足足有數百平。

不僅房屋有三四層,更是搭配寬闊的院落和圍牆。

外型色彩豔麗,裏面光照非常充足。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村口會有熱鬧的小市集,通常賣一些零食或者應季的新鮮水果。

在這個處在邊境線的小村落,能夠一次吃到三種特色美味:雲南的,傣族的,還有緬甸的。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正宗的過橋米線,絕對是值得一嘗的。

砂鍋被沸騰至幾百度高温,然後將數多種菜品一一放入鍋中。

米線,雞肉片,豆腐皮,還有細葱絲,豌豆尖,玉蘭片等……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上邊附有一層很厚的雞油,保證温度不會散發。

湯汁又熱又香,用餐的過程儼然是種享受。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這位於彩雲之南的邊境村落,瀰漫着文化碰撞的別樣風情。

古樸的風情中,適合追逐回憶,也總能收穫最初的感動。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您的每一次點贊與轉發,都是對我繼續創作的最大鼓勵。

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去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間煙火,尋覓心中的桃花源。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8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座村寨橫跨中緬國境線,村民蕩個鞦韆就出國!還生活着特殊族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