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維寫鄉愁舉世無雙,范仲淹《蘇幕遮》可與之媲美,誰的鄉愁更濃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休閒

秋天,在古代詩歌中是一個傷感的季節。因為天氣轉涼,樹木開始落葉,大雁南飛。這些都給羈旅的遊子們,增添了無窮的鄉愁。

小的時候,我們學過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在這一首詩中,王維用極為樸素的句子,表達了重陽節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

由於短小精煉,末句饒有餘味,所以這首詩廣受好評。


北宋名相、文學大家范仲淹有一首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鄉愁”

王維這首詩寫於開元年(公元717年),當時他正在京中謀求出仕。《舊唐書》中説,王維和他兄弟十五歲離家,到長安一帶求仕。

後來,因為詩、畫雙絕,所以王維當時在王公貴族圈子中非常受歡迎。但是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考中進士。

一晃兩年時間過去了,他滯留在外,這可能已經是第三個重陽節了。工作還沒有着落,那他必然會遇到一點點經濟上的困難。

這個時候,這位十七歲的少年,想到過去在華山以東的祁縣老家時,每逢重陽節,一家人就會頭插茱萸,整整齊齊地去爬山,於是寫下了這首小詩。

詩的開頭就寫“獨在異鄉”,突出了在異鄉作客的孤獨感。第二句緊承上一句,用大白話説自己每逢過節都會加倍地思念親人。


因為逢年過節的時候,正是中國人團圓的時候。別人家歡聚一堂,遊子就顯得更孤獨了。詩寫到這裏,王維快要有些寫不下去了,所以他需要進行一個轉折。

詩詞的頭兩句語言都非常樸實,所以在

然後在最後一句中,他用了家鄉的一個習俗,以“遍插茱萸少一人”,來寫兄弟們對遠方的他的思念。當然,因為他們是兄弟,他們的情誼是互通的。所以等於是曲折地表達了自己對兄弟們的思念之情。

王維這一首七絕是他的“少作”。唐代時不受人重視,連他自己的詩集也不收錄,後世之人才將其發掘出來。詩中提到的“登高”習俗,相傳沿於《續齊諧記》裏面的傳説。

相傳,東漢豫州汝南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因為家鄉鬧了瘟疫,他就去尋求一位叫費長房的道士幫助,費長房告訴桓景:

你家在九月九日這一天會有災禍,想要免除的話,就在這一天帶着全家人一起登上山頂。把茱萸的葉子縫在香囊裏,佩戴在手臂上。再飲菊花酒,就可以消災了。


桓景聽了費長房的話,回家果真照辦了。他們全家都登上了高山,也按費長房的指點,在手臂上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等九月九日一過,桓景下山一看,家裏的雞鴨鵝豬全部都死了。

從此以後,九月九日登高和插茱萸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二、《蘇幕遮·懷舊》中的“鄉愁”

詞作意譯:

雲朵染成了天空的碧藍色,金燦燦的落葉帶着秋意,一直鋪向遠方。秋意延伸到了淼淼的秋江之上。天是碧色的,水是碧色的,就連波上嫋嫋的寒煙,也被映出翡翠的顏色。


遠山映着斜陽,天空連着水面。只有芳草最是無情,它一路茂盛地生長着,蔓延到了斜陽之外,看不見的地方。

思念家鄉啊,黯然神傷。羈旅的愁思一直糾纏着,如影隨形。一夜又一夜,除非做了一場好夢,否則怎麼睡得着呢!

高樓望明月,月圓人不圓。獨自莫憑欄,依舊借酒來澆愁。誰料,那冷酒入熱腸,肚子裏轉了一圈,又化成了相思的淚,流了出來。

范仲淹這一首詞有一大特色,就是寫秋景卻寫得氣象闊遠,色調明快亮麗。上闕不提“芳草無情”,看不出有一絲傷悲的意思。直到下闕開頭寫“黯鄉魂”,才知道他在為思念家鄉而發愁。

王維寫思念家鄉,於是拼命用“異鄉”、“異客”襯托他的孤獨,給“思鄉”之情加重砝碼。可是范仲淹卻很奇怪,他思念家鄉,心中愁苦,卻並不用景色去襯托。

按理説,你既然不需要用景色來襯托你的心事,那麼為何還要花這麼長的篇幅來寫景呢?還寫得這麼美,不光美,還寫得非常大氣。


當我們研究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時,發現他當時正在延州領兵抗擊西夏。

瞭解了這一點之後,下半闕也就變得非常好理解了。所以無論是喝什麼酒,也都解不了他這個愁。酒啊,它不過是水,喝多了就變成了淚。

結語

詩不如詞利於言情,因此拿王維的詩來和范仲淹的詞比,肯定是不公平的。不過因為都是名作,又都寫了秋天思鄉的情緒罷了,我也是藉此表達一下對它們的喜愛。


王維的詩沒有直接刻畫個人的情緒,不過他不愧是一位少年天才。在十七歲的時候,就已經深諳詩歌的創作之道了。

尤其是在詩的第三句中,通過描寫兄弟登高,藉以表達自己對兄弟的思念之情。有詞評者認為,

范仲淹的詞景象絕美,上半闕描寫遠闊壯麗,下半闕纖情斷腸,讀之讓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