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為什麼建造鸛雀樓?
【塞聲寒】
鸛雀樓(網上圖片)
朋友,你到過山西省永濟市嗎?你聽説過鸛雀樓嗎?
如果沒有,那麼聽我給你講一講鸛雀樓的來世今生,以及古人為什麼建造鸛雀樓?
在永濟市蒲州古城西七公里左右的黃河岸邊、蒲州古城城南,有一座雄偉壯觀、氣勢恢宏、直插雲天的名樓,這就是鸛雀樓。
鸛雀樓(手機照片陰天)
據史書記載,歷史上的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約在557-580年間),北周大冢宰宇文護在蒲州駐軍時建造的軍事建築,當時的作用是窺視敵情,護衞蒲州(當時叫蒲坂)。
遺憾的是歷經隋、唐、五代、宋、金700餘年後,至金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進攻中原,鸛雀樓毀於戰亂,僅存故址。
現在的鸛雀樓是當地政府於1997年12月破土動工,歷時五年,耗資七千餘萬元,到2002年9月26日建成並開始接待遊人。
復建的鸛雀樓為目前國內惟一一座採用唐代彩畫藝術的仿唐建築,達到了“修舊如舊”的藝術效果。
景區由北京大學規劃,西安古建園林設計院設計,包括門殿、鸛影湖、唐韻廣場和名樓中心瀏覽區,開闊秀麗,景色宜人。
永濟的鸛雀樓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五十景之一”。
如今,走在景區的鸛影橋上,一邊聆聽着由王之渙《登鸛雀樓》詩詞譜曲而成的充滿了盛唐韻味的優美歌曲,一邊瞭望遼闊的唐韻廣場和眼前氣勢雄偉的鸛雀樓,使人彷彿回到了盛唐時代,嗅到了盛唐的氣息。
登上鸛雀樓頂,站在靠西欄杆邊,與詩人王之渙(銅人)一同遠眺祖國的母親河-黃河,吟誦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不由得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名樓幾經戰火毀,盛世又立黃河岸。
鸛雀樓頂銅人王之渙
站在鸛雀樓靠北欄杆邊,俯視遠處門樓和環繞唐韻廣場的鸛影湖,以及遼闊秀麗的唐韻廣場,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向北俯瞰唐韻廣場
你有閒暇時間,一定來永濟蒲州轉一轉,看一看,這裏人文薈萃,名勝雲集,不僅有愛情勝地-普救寺、稀世國寶-唐代開元大鐵牛,往東還有奇石怪峽-神譚大峽谷、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五老峯、中條第一禪林-萬古寺、民族英雄楊振邦抗日革命根據地-雪花山,等等等等,名勝古蹟,數不勝數,所以,永濟是你體驗盛唐文化和黃河文化的絕佳勝地,在這裏,可以領略王之渙千古絕唱《登鸛雀樓》的深邃內涵,體會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砥礪前行、勇攀高峯的崇高精神。
鸛雀樓景區門口假山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