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陸游罷官後遊村,寫下一首七律,寫出了農家盛情,頷聯成千古名句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休閒

南宋大詩人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更是一位旅行家。他三十歲之前足跡已經遍佈祖國山河,還曾經到達過琉球羣島。

因為自小生長於江南魚米之鄉,陸游的詩中常常飽含着故鄉山水的讚歎。後來出入官場,失意之時也會寄情山水,表達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

縱觀陸游一生簡直就是旅行中的一生,真正無愧於其名。下面要提到的這一首詩,就是他在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被罷官後迴歸故里寫下的名作——《遊山西村》。一、陸游原作賞析
《遊山西村》——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詩歌意譯:
不要嘲笑農户的臘酒渾濁,豐收的年景裏,請客人的菜餚還是很充足。飯後外出欣賞風景,眼前的山川都是一樣的景色,眼見着就進入迷途了。穿過一排陰暗的柳樹,又看到花開在陽光下,村中的景象煥然一新。
村民們吹簫打鼓,春社的日子就要臨近了。大家衣冠簡樸,舉止之間古風尚存。假如你們允許,等我閒下來一定乘月再訪。用竹杖扣響柴屏,與村民們閒話家常。
在詩的首聯裏,陸游用“莫笑”起頭,向讀者介紹家鄉山西村的風土民情。村中的農民淳樸,而且非常熱情好客。雖然他們請客用的酒是自釀的濁酒,但是雞肉和乳豬肉卻管飽管夠。

陸游之所以用“莫笑”二字開頭,是“反客為主”。他沒有把自己當成山西村的外人,而是以主人家的身份,向外來客説明家鄉的風土人情。
頷聯用了一個流水對來寫風景,卻寫出了雙重隱喻。“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面上是寫他在村中的見聞。
山西村在陸游的故鄉山陰,位於浙江省的紹興市。從詩中描述的情況來看,村子的地理環境比較複雜,多山多水,而山水的地勢外形又十分相近。
喜歡旅行的陸游,飯後四處閒逛,結果差一點找不出回家的路。幸好他沒有放棄,終於穿過一排柳樹叢,回到了村中。
頷聯表現出了陸游在面臨挫折跟困難時,強大的心理素質,同時也代表了他對未來和前途依然充滿了期望

所謂陰陽相生、物極必反,世間萬物消長變化的道理,全在這“柳暗花明”之間。所以,這一聯被作為哲理名言,廣泛流傳。
“柳暗花明”之後,陸游並沒有去到新的村莊。其實他就是回到了原來的那個村莊,他看到村中人敲鑼打鼓,開始準備迎接“春社”。這是一種通過祭土地神,保佑五穀豐登的古節。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或者更早,一般把立春以後第五個“戊”日叫“社日”。陸游看到村民們在為迎“春社”做彩排。他們還穿上了簡樸的古代禮服,使用起了古代的禮儀。
山西村的村民待人熱情、坦誠,不像外面的世界,人人勾心鬥角。能夠一直生活在這種環境裏是多麼美好啊因此陸游説:假如你們允許,我想以後一得空,就乘月而來,敲門和你聊家常。二、山西村中的“世外桃源”
陸游的父親曾在北宋為官,後來被罷官,就帶着家眷南渡。陸游出生在淮河一條官船上,因此起名為“遊”。陸游的家族曾是浙江東陽一帶的望族,家中藏書無算。

避難南下之後,家裏的日子大不如前,但是沒有影響到他學習。幼年時,他常常從父輩口中聽到南渡以前的往事,於是常懷報國之志。
為了實現少年時代的願望,陸游很小就開始閲讀兵書,期待有朝一日能夠上戰場殺敵,奈何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直到秦檜去世之後,他才受宋孝宗賞識被恩賜了一個進士出身。
但是不久又因為觸怒皇帝被外放當了一個通判。在鎮江任上,陸游遇到了淮東西路統帥張浚,二人都有志北伐,於是談得十分投機。
後來不巧趕上“隆興議和”,張浚北伐失敗,不久就去世了。陸游受牽連被罷官回到故鄉,《遊山西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
陸游在頷聯中經過“柳暗花明”見到的“又一村”,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的村莊,其實就是他原來飲酒吃飯的西山村。

只不過“柳暗花明”之後,這個村子被放到了現實與理想之間。就像是一個世外的“桃花源”。這裏的人們,正在迎接上古流傳下來的“社日”。
他們吹簫、打鼓,穿着簡樸的古代禮服,互相問好,用的是傳統的禮儀。那麼,陸游為什麼要強調這些呢?那是因為,在外面的世界,這樣的景象已經很少了。
中國傳統文人們認為:一個國家最好的狀況,就是回到先秦時代那樣,夜不閉户、路不拾遺。無論是國君還是臣民,人人都守着古禮,相處和睦。只有這樣的國家,才是最好的國家。
也只有在這樣的國家裏面,他才有可能不遭避忌地“閒月夜”,扣響別人家的柴扉,去閒話家常。只不過當時這種情況,山西村這樣偏僻的農村還是能夠看到的。
所以,陸游就不必刻意地像陶淵明寫《桃花源記》一樣,去神話這個村中的風俗。而是巧妙地借用了“柳暗花明”作過一個轉場,讓讀者重視到山西村古拙的風俗。

因此,這一首詩中最出名的雖然是那句飽含哲理的頷聯,但是全詩的重點卻是在頸聯的“簫鼓追隨春社秋,衣冠簡樸古風存”。結語
陸游的一生是比較坎坷的,雖然他自小出身士家大族,並且少年成名。二十八歲以前名滿天下,三十歲以前就遊遍四方,但是他的理想從來未曾實現過。
陸游一生經歷了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三任皇帝,兩度因為“詩名盛”而被召見。可惜每一次都因為力主北伐,馬上遭到拋棄。
回到民間的陸游,一面遊山玩水,一面努力結交朝中有志北伐的名人,因為在他的內心中始終存在着“柳暗花明”的希望。但是直到他七十九歲壽終之時,他的願望都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