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則家長舉報某動畫“價值導向有問題”的新聞火了。
據説是這位家長認為,作品不應該提倡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穿得花裏胡哨的還在舞台上表演換裝。從而導致作品被要求整改的消息成為了熱門新聞。
關於家長舉報這種模式,我相信20歲以上的成年人都不會覺得陌生。
以我個人經歷來看,上初中的時候有家長舉報《男生女生》之類雜誌宣揚早戀、後來又有家長舉報網遊坑害孩子,再後來很多動漫過於“不健康”,也成為了舉報的焦點。
但是,因為頭髮顏色和人物服裝“花裏胡哨”而舉報的騷操作還是讓人大跌眼鏡的。
與此同時,我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很多動漫作品裏面的角色,還真是換個髮色/衣服,就讓人認不出來了……
既然説到動漫,首先還是要從日漫那邊聊起。
小時候看的很多主流日漫作品,貌似並不需要在頭髮顏色上下太多功夫。
即便都是黑色頭髮,但我們一定不會將大雄跟小夫弄混淆。
《龍珠》裏面的人物固然有一些頭髮顏色比較另類,但大多數人在正常形態下,並不會給人五顏六色的印象。
之所以如此,我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老作品往往會追求人物造型的“獨特性”。
胖虎永遠是個虎背熊腰、動輒兇巴巴的孩子王;小夫那尖嘴猴腮的長相也和顏值扯不上關係。
僅從日常劇情的《哆啦A夢》來説,我們光看胖虎和小夫的長相,大概就能猜測他們的性格。
《龍珠》就更不用説了,有些角色甚至都沒個“人樣”,怎麼誇張有趣怎麼來。
鳥山明當年創作作品的時候,還會將身邊的人(比如責編)的形象畫到作品裏面去,這就更加顯得角色獨一無二了。
至於這類作品的賣點,或許可以用“在一個有趣的世界裏,看這些有趣的角色上演有趣的故事”來概括。
藤子老師的“少し不思議”(稍稍有些不可思議)理念,保證了《哆啦A夢》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可以得到粉絲們的青睞。
但如今的情況則不同。
“帥氣或美麗的角色形象”,直接影響到了一部作品究竟能不能成功。
而作品的製作方為了能夠更好地銷售周邊商品,自然也要強化人物的顏值。
這種變化也可以從某些連載時間特別長的作品中一窺端倪。
早期《柯南》畫風是這樣,喜劇色彩頗為濃郁,你甚至會覺得人物五官長得都不對勁。
隨着官方需要進一步挖掘IP價值,幾乎隔三差五地要推出新款服裝、徽章、貼紙之後……
《柯南》角色們也開始逐漸朝着“帥氣美麗”的方向發展了。
不光是柯南等人的顏值飆升,新角色們幾乎都可以分分鐘出道當演員。
我甚至可以這麼評價:至少在日本,《柯南》已經是飯圈化的作品了。
近年來劇場版票房一年比一年嚇人,並非它的故事有多麼精彩,僅僅是因為那些帥哥美女有着超人般的帥氣表現罷了。
我也説了,高顏值角色人設的背後,就是想盡辦法圈錢。
以前曾經有過一陣子寫動漫新聞的經歷,毫不誇張地説:《柯南》的周邊都是以星期為單位銷售的,顯然根本不愁銷路。
如果蝸殼還是當年那個搞笑漫畫的畫風,恐怕就很難達到這種效果了。
但即便如此,青山剛昌好歹也算是個大神級漫畫家,他設計出來的主要角色並不需要用五顏六色的頭髮來區分。
不同的眼睛輪廓、五官距離、眉毛體現的性格特徵等等,足夠讓你拿掉頭髮也分得清工藤新一和小蘭了。(但實話實説,柯南動畫人設師處理出來的效果已經很難有辨識度)
而現在播出的很多新番動畫,由於製作人員水平有限,光一張好看的臉就未必能有辨識度。
比如《科學的超電磁炮》的歌曲封面,那真叫一個光看臉鬼知道誰是誰……
之所以知道一個炮姐一個是黑子,還得從髮型/髮色/瞳孔顏色去辨認。
至於那些要求人設師短期內設計出一系列人物的偶像/萌系動畫,情況自然會更加嚴重。
以至於出現了“芳文社知名女演員”這種梗,因為別説是同一部作品裏的人物長相雷同,就連不同作品都會讓人“出戏”。
既然如此,從最為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給人物們五顏六色的頭髮,至少能夠避免大家把同一部作品裏面的人物弄錯。
我們不能説這種做法有什麼錯,畢竟日漫能夠走到今天,始終是在不斷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日漫已經走在前頭,本身就在追趕的國漫自然也會有模仿的痕跡。
像是這次被點名的作品,光看宣傳圖還以為是某個日本偶像動畫呢。
再加上如果要用3DCG的話,本身就不太容易勾勒人物面容,這要是沒有髮色區分——
作品還怎麼看得下去呢?
其實,這次官方給予回應也挺有意思,沒有上來就站在特別高的位置上説作品就是大毒草,反而認為它的價值觀取向很正能量,並且解釋了為什麼要用不同髮色的原因。
該片主要講述一羣有音樂夢想的少女團結合作、歷經考驗、努力奮鬥、共同成長的故事,向觀眾傳達迎難而上、永不放棄、勇往直前的正能量,內容沒有導向方面問題。但由於該片動漫人物較多,為幫助觀眾快速分辨動漫角色,製作公司將人物頭髮設計成不同顏色以提高角色辨識度,並非提倡染髮;同時由於該片有音樂舞台表演環節,所以出現有日常服裝和舞台服裝的切換場景。
也因此,我覺得國漫發展本來也就不容易,請各路家長多給些包容,總歸沒有錯。
但真正可怕的問題就是:
如果舉報人,不是家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