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恢復開放了,親測最佳進宮路線

今年是故宮建成600週年紀念,而這個庚子年亦不平常。

由於疫情緣故,故宮博物院自2020年1月下旬閉館,經過百餘天,終於在5月1日有序開放,每日預約限流5000人,12日,故宮又根據觀眾反饋和疫情形勢,調整每日限流8000人,而且僅開放室外部分區域,所有室內空間暫不開放。

即使只是開放部分室外區域,週末的門票也都被提前搶空,看來故宮還是大家心頭所愛,太長時間沒見它,都要來看看它。

那現在遊覽故宮博物院是怎樣的畫面呢?5月12日,19日,我兩次入宮,來了一番特殊時期的宮內遊。

新的進宮路線

疫情恢復期間除了健康碼預檢,入院的最大不同就是入院的方向,觀眾不能像往常從天安門方向到達午門再入宮,只能從東華門沿着東南角城牆下的護城河,到達午門前入宮。

到達東華門外,相比以往,遊客明顯少了很多

從東華門沿着筒子河,一路走過東南角樓,綠樹紅牆藍天,一派初夏的氣息。以前的東華門到午門的電瓶擺渡車也不見了。很多人宅在家裏三個多月,現在終於可以痛快的呼吸户外清新的空氣。

初夏的筒子河

一過闕右門, 地面就有指示標誌,引導觀眾先到觀眾服務中心進行預檢。沿途都有工作人員為大家解答有關健康安全的問題。提示觀眾提前準備好健康碼和身份證,以便加快預檢流程。

闕右門內的預檢指示標識觀眾服務中心,現在成為預檢區

預檢區有隔離線提示大家保持安全距離排隊,排隊時間不長,估計三四分鐘就可以到達窗口,出示健康碼和身份證沒問題後,就可以去午門安檢啦。

午門安檢區

到達午門安檢基本不用排隊,測體温刷身份證後,進行安檢。安檢沒問題就可以進宮啦。

難得一見的故宮春景

穿過午門站在金水橋上,目光穿過橋上漢白玉石欄,觸及太和門上的琉璃瓦,而不是以往看到前面遊客的後腦勺。現在大家可以悠閒地沿着中軸線向前走,隨時停下來給自己拍個照留個影,而不是與某陌生人的合影。這場景能不免讓人油然生喜,似乎能體會到以往皇帝們的天子視角。

5月19日的太和殿廣場

路上,我聽到位一位大姐感嘆,現在的宮裏的情景,讓她想起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會兒帶親戚逛故宮的時光。

左上:東長房外的觀眾休息區,人跡寥寥。以往紅牆下的休息椅,難得找到一個空位,就連樹下的長凳都坐滿休息的遊客;左下:珍寶館和其他室內場館一樣,大門緊閉,門可羅雀;右:網紅打卡地,珍寶館西牆外,平時只有閉館期間才會這麼少人

進宮遊覽必經之地御花園,還是要比宮內其他景點多很多遊客,但總體上,還是比不上疫情之前的那樣人聲鼎沸。

御花園的敬告牌

春日裏的御花園生機勃勃,有人在文化產品專賣店購買紀念品,有的在角落裏拍照留念的,還有小朋友現場寫生畫畫,大家都喜笑顏開,心情愉快。

左上:在御花園一角乘涼和拍照留念的遊客;左下:文化產品專賣店也搬到室外了;右:御花園裏寫生畫畫的孩子們

疫情期間,宮中的餐飲情況跟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故宮餐廳和冰窖的室內都沒有開放,只有冰窖外和景運門旁有點心零食和包裝飲料售賣,好在天氣熱了起來,簡單餐食就能果腹,比起吃,大家對遊玩的熱情更高吧。

上:現在關閉的故宮餐廳。以前用餐時間人們都要排隊等位;下:景運門外的售賣點,售賣的只有糕點、薯片、肉腸、八寶粥等包裝食品,和一些瓶裝飲料

大片拍攝的“佔位攻略”

不知從何時起, 專門進宮拍攝古裝人像的俊男美女和攝影師,慢慢地多了起來,眼下抗疫期間,古風拍攝依舊熱鬧。遊客可能剛看到清朝的格格,轉身則遇到明朝的太子,拐角又遇到了唐朝的貴妃,彷彿徜徉在中華千年歷史中。

相比以前人山人海,現在古裝攝影師想要拍出“不穿幫”的鏡頭就容易不少,

可疫情之前,對於古裝攝影師來説如何避開其他遊客,拍出不會穿幫的鏡頭,的確需要多花費心思好好琢磨一下,比如儘量選在角落和以牆面為背景,避開眾多的遊客。拍攝背景有了更多的選擇。東西六宮,或慈寧宮及其花園,相對中軸線,又少了很多遊客,更容易拍出深宮大院的感覺。

疫情之前,抓拍圖

太和殿廣場,抓拍

對於古建攝影師和愛好者而言,這個特殊時期更是難得的機會,能進宮拍攝無人的空鏡頭。

我以往在故宮拍片只帶中長焦段的鏡頭,取景構圖還要上仰角度,儘量避開地面以躲讓人羣。眼下,我就帶上廣角鏡頭,拍攝以前很少涉及的寬廣畫面,來體現皇家宮殿的恢弘氣勢。之前想拍空鏡頭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和和更多的後期處理,現在的拍攝效率高了很多。

作為古建攝影愛好者,我簡單梳理了部分拍攝機位,共享靜靜地拍“大片” 的快樂。

首先是午門和太和門之間的區域,遊客可以在協和門或者熙和門旁邊,以內金水河位引導線,用超廣角鏡頭收進午門和太和門,如果拍攝時天上有云,就更完美了。

太和門正位,低機位超廣角,殿內的根根紅柱為近景,午門為遠景背景。如果再用移軸鏡頭,把大殿的頂部雕樑畫棟收入畫面,那麼畫面的線條的衝擊力會提高很多。

如果天氣晴好,在太和門側位,還是以殿內紅柱位為前景,午門為背景,藍天襯托反光的紅彤彤的柱子,格外搶眼。

太和門兩側的貞度門和昭通門以大紅門為前景,午門為背景。藍天和地面的冷色與紅門紅牆的冷暖對比。

太和殿側,以石欄為引導線,對焦雄偉太和殿。

以太和殿防火牆的門洞,取景後宮的屋頂和景山上的萬春亭,達到畫中畫的效果。

中左門內,以殿內窗格為前景,遠景為太和門和午門,同時體仁閣又能出現在窗格之中,既有殿內外的明暗對比,還有天空以及地面反光的藍色,與紅色窗黃頂的冷暖對比。

再走到中左門的紅門,以紅門為前景,將遠處昭德門收入畫面。深宮的層次遞進就體現出來了。

三大殿,如果陰雨天,可以站在中和殿東西兩側的空地處,構圖用超廣角或移軸鏡頭把三大殿和地磚全部收入畫面,宏偉氣勢就出來了。

如果天氣晴好,可以把鏡頭推到兩側的迴廊之中,構圖以迴廊的柱子和頂部為前景,三大殿為遠景。

若在迴廊中,以迴廊和太和殿左右各半,對比構圖,呈現不一樣的視角。

如果下雨地面有積水,那就太好了,一張難得對稱的反射畫面瞬時而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55 字。

轉載請註明: 故宮恢復開放了,親測最佳進宮路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