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唐服流雲天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班溪,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的剡溪支流,發源於巖頭、石門一帶,在溪口鎮康嶺村與剡溪相匯。
蜿蜒曲折、潺潺而來的班溪,被稱為“剡溪九曲”之七曲。
剡溪,發源於寧波市奉化區和紹興市新昌縣交界的剡界嶺,從剡源到溪口,一路有六詔、蹕駐、兩湖、臼坑、三石、茅渚、斑溪、高岙、公棠九處勝景,被稱為“剡溪九曲”,歷代文人吟詠不絕。
我的剡溪九曲尋訪之旅,已歷五天。
我已經分別走訪了剡界嶺、剡源村、一曲六詔、二曲蹕駐、三曲兩湖、四曲臼坑、五曲三石、六曲茅渚,順溪而下,就來到了七曲班溪。
班溪上游的巖頭村,是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出生地,也就是蔣經國的外婆家。
公元1882年11月9日,毛福梅出生於巖頭村,其父毛鼎和。
1901年,毛福梅19歲,毛鼎和家接到了溪口鎮王採玉家的託媒之請。
王採玉的丈夫名叫蔣肇聰,已於1895年病故,其子蔣介石,生性頑劣,王採玉想為蔣介石早點娶妻,“為這匹野馬套個籠頭”。
王採玉的託媒之請,一説就準,那一年,毛福梅19歲,蔣介石14年,少年結婚,與愛無關。
1910年4月27日,毛福梅在溪口生下一子,取名蔣經國。
1927年,蔣介石與毛福梅離婚,離婚不離家,毛福梅成了蔣家特殊的女主人。
蔣介石得勢後,巖頭村的毛邦初、毛瀛初、毛懋卿、毛景彪、毛聖棟、毛思誠等人紛紛走上了從政從軍之路,累計出現了八位民國將軍,巖頭村被稱為“民國將軍第一村”,是一座研究民國曆史的“活化石”。
其中毛思誠是蔣介石的啓蒙老師,1925年4月,毛思誠應蔣介石之邀,任黃埔軍校秘書處少校秘書,兼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之後,毛思誠一直為蔣介石擔任文牘、機要工作,享受少將待遇。1937年,64歲的毛思誠歸故里,1940年病故。
1939年12月12日,日軍轟炸溪口,毛福梅在豐鎬房後門被炸身亡。
蔣經國從江西晝夜兼程為母奔喪,揮淚手書:以血洗血。
班溪千迴百轉,潺潺而來,在康嶺村與剡溪相匯。
村口有橋,名叫康嶺橋,橋頭有碉堡,穿越歷史風煙,無言訴説,屈辱與苦難。
康嶺橋始建於1934年,當時是鋼桁架橋結構,主孔兩個,全長126米,曾經是奉化區百米以上的三座大橋之一,也是北通寧波、南達金華等地的交通要道。
196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抗美援朝電影《奇襲》,外景地就選在溪口,影片中的“康平橋”,攝自康嶺橋。
2009年8月9日,莫拉克颱風襲擊寧波,75年曆史的康嶺橋,在暴風驟雨中,被滾滾洪水沖毀。
2010年3月,新的康嶺橋開始動工建造,2011年9月竣工,鋼筋混凝土取代了曾經的石墩鋼樑。
屹立75載的鋼構康嶺橋,成為當地人永遠的回憶。
橋頭的碉堡還在,無言銘刻着溪口的滄桑歷史。
溪口鎮作為蔣介石老家,全面抗戰爆發後,溪口屢經日軍轟炸。
1939年12月12日中午,日軍空軍6架戰機,專程轟炸溪口,蔣介石故居豐鎬房和別墅文昌閣,都被炸為廢墟,共19人喪生,蔣介石原配夫人,蔣經國的生母毛福梅就是在這次轟炸中被炸身亡。
1940年2月10日,7月25日,8月9日,1941年4月19日,溪口鎮及所屬區域,遭受日軍多次轟炸,給當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
1941年4月20日,寧波淪陷,日軍首先向奉化進犯。
4月23日,日軍侵佔奉化和溪口,當地慘遭浩劫。
1942年秋,日軍強抓村民,在交通要道康嶺橋頭,修築碉堡,一個班的兵力駐守,掛有“良民證”的村民,向日軍行鞠躬禮,才能過橋通行。
日軍侵佔溪口四年多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日軍撤出溪口,苦難與屈辱的歷史,至此結束。
康嶺碉堡,就是日軍侵佔溪口的見證。
班溪,也作斑雞,斑溪,溯溪而上,通巖頭、石門等處。
班溪與剡溪相匯於康嶺橋下,流淌千萬年,溪水無言,已歷風煙無數。
元末明初,天下紛亂,台州臨海詩人陳基、江蘇蘇州詩人高啓都曾遊歷剡溪九曲,留下了大量詩篇。
七曲班溪 兩溪交匯地,自然風光更具特色。
陳基班溪詩:
七曲班溪好隱居,昔人卜築有茅廬。
至今蘭若諸天外,猶見琳琅煙梵書。
高啓班溪詩:
清溪泛悠悠,東與斑溪合。
菱葉間荷花,風來秋颯颯。
久行愁寂寞,忽有人煙雜。
我欲發棹謳,漁郎肯相答?
清人孫事倫班溪詩云:
有水斑然曲岸通,荷花尋碧幾千重。
最憐古松延清氣,不數禪關晉代松。
班溪匯剡溪,滾滾東向海。
水無言,已歷歲月風煙無數。
浪花淘盡,是非成敗轉空頭。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應被忘記。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