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懷瑾:中國最偉大的八部書,最好從小就要讀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休閒

01 《論語》

我們要了解傳統文化,必須先要了解《論語》

我們要了解傳統文化,首先必須要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講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學術。要講孔子的思想學術,必須先要了解《論語》。

我們研究孔孟思想,必須要從《論語》着手。並不是《論語》足以代表全部孔孟思想,但是必須從它着手。

古人和今人一樣,都是把《論語》當做一節一節的格言句讀,沒有看出它是實實在在首尾連貫的關係,而且每篇都不可以分割,每節都不可以支解。他們的錯誤,都錯在斷章取義,使整個義理支離破碎了。

不但是二十篇《論語》,每篇都條理井然,脈絡一貫。而且二十篇的編排,都是首尾呼應,等於一篇天衣無縫的好文章。

我們要把握真正的孔孟思想,只要將唐宋以後的註解推開,就自然會找出孔孟原來的思想。這叫做“以經解經”,就是僅讀原文,把原文讀熟了,它本身的語句思想,在後面的語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釋。以這個態度研究《論語》,它可以説前後篇章貫而通之,因此我不主張改編。

為了深感世變的可怕,再不重整孔家店,大家精神上遭遇的危難,恐怕還會有更大的悲哀!……希望大家能秉宋代大儒張橫渠先生的目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今後我們的文化和歷史,擔承起更重大的責任。

把孔子温良恭儉讓的生平,塑成為一個威嚴不可侵犯的聖人偶像,致使後生小子,望之卻步,實在大有瞞人眼目之嫌,罪過不淺!所以現代人憤憤然奮起要打倒孔家店,使開創二千多年老店的祖宗,也受牽連之過,豈不太冤枉了嗎?

《論語》,是孔子的人生經驗,告訴了我們,不懂,就不知怎樣做人做事。

自“子曰:學而時習之”開始,全部《論語》二十篇連起來,都是學問。學問不是知識,不是文字,學問是拿人生修養來體驗,隨時隨地來學習,才能達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這樣,才能算是“知言”,才不是白讀了《論語》。我認為《論語》的精神大致是如此。對與不對,我也不知道。我的學識止於如此,如果明天更有深造,那又另作別論了。

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02 《孟子》

年齡經驗夠了,才知《孟子》的偉大

提到《孟子》這部書,也是非常有趣的。當我還在童蒙的時代,等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期,就開始接受家庭和老師的督促,要讀《孟子》了。

那時候讀書,還要背誦得來,老師每天教一節,明天就要站在老師的前面一字一句地朗朗背誦上口,要背得很清楚很熟悉,不能有錯,錯了要受罰,甚至用戒方打手心。當時並不注意內容的講解,只要認得字,讀得來,背得清楚。這一節背好了,老師再教第二節...我呢?當小孩的時候,讀書也不太用心,正好引用陶淵明先生的話來遮羞,所謂“好讀書,不求甚解”。

我們小時候讀書的經驗,遇到不懂的句子,問到老師時,老師説,你不要管,背熟就行了,將來就會懂。我們當時對這種答覆,心裏很不滿意。但背熟了以後,年齡慢慢增加,做人做事的經驗多了,碰到某一件事,突然觸發了這一句書,給我們很大的靈感,很高的智慧,往往就因此知道如何去處理事情,這是事實。

文章要作得好,便要熟讀《孟子》。什麼“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韓愈啊!柳宗元啊!蘇東坡啊!他們都是從《孟子》的文章裏鑽出來,才有那樣偉大的成就。

過去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讀《孟子》,往往覺得很枯燥乏味,只是為了傳統的要求,作教條式的信仰,填鴨式的記誦,或多或少,總存着不是絕對信服的心理。

如果把學力加上年齡,再加上對世事的經歷和觀察,慢慢到了年事老大,才會覺得孔孟之學在人道的立場上,的確是有它聖之為聖的道理。

《孟子》最後一章《盡心》,這是孟子整個學術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孔孟心傳,是構成中國文化中心思想之一。這一貫的中心思想,絕對是中國的,是遠從五千年前,一直流傳到現在的,沒有絲毫外來的學説思想成分。

所以後世特別提出,中國聖人之道就是“內聖外王”之道的心傳。歷史上有根據的記載,是在《尚書·大禹謨》上,其中有帝舜傳給大禹的十六個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一兩千年之後,到了唐宋的階段,就有所謂的“傳心法要”;這是佛學進入中國之前的一千多年,儒道兩家還沒有分開時的思想。當時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是因為得道;那時所謂道的中心,就是“心法”。(《孟子旁通》《孟子與離婁》東方出版社)

03 《大學》

何為中國人的真精神?

我現在對你們重新提出中國儒家孔子一系的《大學》,對照歷代歷史的現實演變來講,是要大家明白,我們的國家幾千年來,是仁義博厚,恪守寬容忍讓,希望天下人類,真能達到和平共存的世界,既沒有侵佔其他國家的利益,更沒有壓迫其他民族的野心,同時也沒有自認為是天下第一的狂心。

我們具有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忍辱負重的文化根基,也絕不甘願接受不合理的侵略和壓迫,雖然在極度的艱苦危難中,也必然自強奮發,終於做到以德化人,以禮讓相安為志。

原本《大學》本來就有它自己的次序,也可以説本來就有它自己的邏輯系統......不需要朱熹來改正重編,好像曾子寫作不懂章法,排列顛倒,必須要等千年以後出個“朱大聖人”來修改一番,才使儒家孔門的學問重新增光。這真是中國文化一件怪事,百思不得其解。

《大學》所説的修身齊家之道,可説是指示我們對於家庭和社會團體乃至政府、政黨、公司等等的領導哲學的認識,和領導人的學問修養的目標。(《原本大學微言》東方出版社)

04 《中庸》

《中庸》是中國文化真正的內養修身的中心

《中庸》之道側重於內心得多了,還更嚴重!同佛家、道家講修養做功夫的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宋明理學家後來一邊是抄襲了道家,一邊抄襲了佛家;但是重點都是脱蛹在《中庸》上來的。

凡三十二章《中庸》又《大學》,是中國的道統的中心。縱然佛法沒有來,後來禪宗乃至於佛沒有傳過來,中華民族這個真理會不會找出來?一樣會找出來。因為它本身固有文化裏頭有,表達的方法不同。

所以孔子,大乘菩薩道,入世的精神。之所以講其為聖人,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但是他的修養——中庸,尤其他的孫子繼承他的道統,把這個內養之道、修身養性、明心,通通都在《中庸》説完了。

《中庸》就告訴你一個方法——“誠”,“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由誠到明,由漸修到頓悟;由明到誠,由頓悟以後來漸修,都可以,兩條路最後是一樣。那麼先要養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最後到至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神通智慧都來了。

所以我説《中庸》可以當《金剛經》念,你敲起木魚念《中庸》,一樣的功德無量,求神通得神通,求感應得感應,求聖人得聖人,求啥得啥!山東話:要啥有啥。(一笑)這個《中庸》裏頭都有了!

所以《中庸》啊,中國文化真正的內養修身的中心。所以希望你們諸位同學,“至誠之道”,百分百地誠懇去研究。(南懷瑾先生《中庸》講記)

05 《老子》

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

近代以來,許多外國人,包括近如日本、韓國,遠如歐、美,乃至於大洋洲的人,亦都喜歡研究起老子來了。他們都翹起大拇指説:“中國的《老子》很好。”

問他們好在哪裏,也自有一番説辭,或不免拾人牙慧,道前人之所道。但畢竟能重視而稱譽我們的文化,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欣喜的;同時亦是值得我們反省的,那些一味崇洋媚外,忘記乃至排斥自己文化的人,更應該為之赧顏的。

清代乾隆年間,主編《四庫全書》的著名學者紀曉嵐……讀書非常多,瞭解得亦較他人深刻而正確,他對道家的學術,就下了八個字的評語:“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意思是説,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整個文化。

在中國歷史文化上,有一個不易的法則,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無可救藥時,出來“撥亂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過,他們有他們的一貫作風——“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幫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業上,幫助別人發財,當上了老闆,然後自己飄然而去。

世界上誰不好名貪利?佛教勸人們絕對放棄名利,這是做不到的。老子就不然,他只是教人“少私寡慾”,少一點就好了。所以白居易説,名利像匏一樣,實在好吃,叫人絕對不要吃是做不到的,但是吃了以後,很有可能會拉肚子的。深懂了黃老之道,那就是“大都食足早宜休”,不要吃得過分了,這就是老子之道在個人修養上的基本原則。

老莊之道,起用時,是帝王的最大亦最佳的權謀。莊子在《應帝王篇》上説:“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一個有了道的人,對於帝王領導術,帝王謀略學,那在他不過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而已。換言之,一個學道的人,如果只是求為帝王師,志在懂得帝王謀略,那是下等的。

道家的學問,老莊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像一個人,跨了門檻站在那裏,一隻腳在門裏,一隻腳在門外,讓人去猜他將入或將出,而別人也永遠沒有辦法去猜,所以道家的學問,是出世的,亦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

在近代史上,明朝平宸濠之亂的王陽明,清朝打敗太平天國的曾國藩,都是精通老莊之學,擅用老莊之學,但都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作風,如果硬把他們打入儒家,認為他們只知道在那裏講講理學,打打坐而已,這種看法,不是欺人,便是自欺。

道家並不專主陰謀,誤會道家是陰謀家,尤其是誤會老莊思想是陰謀之學,是一種最大的錯誤觀念。這是今日研究老莊,必先了解的。

老子的學問其實就是道和德,這是中國上古文化五千年以來的來源。道是道,德是德。道是講體,德是講用。後來所講的“仁義”,是道德的支流來的。

有人説,中國文化受了道家老莊思想的妨礙,使科學沒有發展。這也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真正道家“黃老之學”,尤其是老子思想範圍以內,包括中國過去的醫術、藥物乃至神仙煉丹,很多應用包括民間的應用,都是從這個範圍裏來的。

老子代表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一種傳統,他首先提出來形而上的本體論,即形而下的這一切萬有的變化的根本是“道”。這個“道”是什麼東西呢?是“心物一元”。

諸子百家中,法家是道家來的,兵家是道家來的,農家是道家來的,一切一切都是道家來的。

中國知識分子或者説讀書人,很多不求名不求利,但有道德有學問。我們幾千年的歷史,到清朝為止二十六部歷史,這種人物並不少,都體現了道家文化的影響。這一點同老子《道德經》有絕對的關係。(《老子他説》東方出版社)

06《莊子》

千年以來

每一個知識分子都受《莊子》影響很大

孔孟的文化思想以及文章,乃至他們所代表的一切,是周朝齊魯文化的系統,也可以説是北方文化系統,具有北方樸實敦厚的氣質。

《老子》《莊子》的文章,則代表了南方的文化思想……其文字境界瀟灑而有韻律,非常空靈、灑脱,文章氣勢也不同。……一般來説,北方民風,温柔敦厚,樸實無華。方方正正,頂天立地的仁道文化,往往由北向南發展。而思想高明、空靈優雅的文化,則誕生於南方之地。這幾乎成了一個定律。

千古以來,許多大文學家、大思想家,表面上都在罵《老子》《莊子》,實際上都在偷偷地學。

《莊子》裏頭倒有很多提到孔子的地方,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在罵孔子,罵得很厲害,實際莊子都是在捧孔子,捧得很厲害。

《莊子》這部書,影響了後來幾千年的文化,甚至到現在。每一個知識分子,每一個文學家,每一個思想家,受它的影響都很大。

我們手裏拿的《莊子》這本書,分《內篇》《外篇》和《雜篇》……在學者們的考據中,認為《內篇》真正是莊子寫的……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是《外篇》與《雜篇》。

做皇帝的帝王之術,軍事上的用兵之道等,真正能夠運用到《莊子》的,歷代每一個大政治家,乃至聰明的帝王,聰明的人物,都受了《外篇》的影響。可以説,《外篇》是所有的謀略學的始祖。同時,《外篇》《雜篇》給我們人生的啓發,修道的啓發也非常大。這個是要特別注意的。(《莊子諵譁》東方出版社)

07《易經》

《易經》的法則,真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我們先説古人對《易經》的重視。《禮記》的《五經解》這篇文章中,提到《易經》這門學問時説:“潔靜精微,易之教也。”……就是説學了《易經》這一門學問,他心理的思想、情緒的變動,是非常清潔而寧靜的。“精微”兩字則是科學的,所以學《易》的人,要頭腦非常冷靜。

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國的文化,都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易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説,都淵源於這本書,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

根據《易經》的觀點看宇宙的萬事萬物——人生也好,情緒也好,思想也好……都有它的原則和道理。……人處在世界上,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不停地在變,只要發生了變,便包涵了它的理、象、數。人的智慧如果懂了事物的理、象、數,就會知道這事物的變,每個現象,到了一定的數,一定會變,為什麼會變,有它的道理,完全明白了這些,就萬事通達了。

我們現在開始研究《易經》,有一個法則要把握住……“玩索而有得。”學《易經》最好用打麻將的方式來學它,如果把八卦刻在麻將牌上,摸起來就趣味無窮了。……要天天玩它。……要玩什麼?玩卦。

《易經》的法則,隨便用在哪裏都通的,以現在的科學來看,《易經》的法則,用在化學上亦通,用在物理上亦通,所以《易經》的法則,真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易經雜説》東方出版社)

08 《金剛經》

《金剛經》的核心就是三個字

今天要講的是《金剛經》,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千餘年來,不曉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唸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侷限於佛教的範圍,佛在《金剛經》裏説:「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説,佛認為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這一本經是最平實的經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樣,光腳走路,踩了泥巴還要洗腳,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實實的就是一個人。

《金剛經》……重點在善護念,由凡夫到成道之路,聖人與凡夫同一個修持的方法,善護念,要善於護念。怎麼護念?應無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內心平靜的這一念。

人畢竟要自度,一切眾生皆要自度,所以涅盤無法。曉得涅盤無法,那叫我怎麼修行呢?善護念。不要忘記了,真正善護念,不住於相,就到達涅盤,此外別無他法。

青年同學注意!我一聽到你們年輕人學佛,我頭就大了,先學做人,能把儒家四書五經做人之理通達了,成功了,學佛一定成功。像蓋房子一樣,先把基礎打好。人都沒有做好,你要學佛,你成了佛,我成什麼?要注意啊!要先學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

《金剛經》開始就告訴你,怎麼樣叫修行?不要忘記了開頭,第一品穿衣、吃飯、洗腳、睡覺,就是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説完了。

在現實的生活裏,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個非凡的、神聖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金剛經説什麼》東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