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將軍前線指揮部舊址是西藏山南錯那縣的著名紅色旅遊景點。勒布溝峽谷裏面高山峻嶺,非常隱蔽,是理想的指揮所。
1962年10月19日指揮代號為“419部隊”的前線指揮所,指揮所遺址經過多次修繕,目前已建成20餘平米的遺址紀念館。
錯那勒布地區仍保留着當年的張國華將軍前線指揮部,見證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有一個很不起眼的鐵木橋——山計大橋,走過橋不遠就是解放西藏將軍張國華1962年對印自衞反擊戰的第一時間的前線指揮部。
419指揮機關位於學波洞。1962年這裏有一個簡易的木棚,靠着一塊大石頭而建,這就是當時的指揮部,其他工作人員住的是軍用帳篷。
1962年,這處遺址僅僅是簡易的帳篷,近年村民們在舊址蓋上了石木結構的房子,時常有人在附近採上一束素潔的小花,莊重地擺在窗前,緬懷為保家衞國而浴血奮戰的英烈。
中國和印度打仗是破天荒的頭一遭,印軍實力怎樣,誰也沒底。軍委的意見是,初戰只打沙則一個點,圍殲敵人一個營,這是個很保險的作戰方案。
張國華作為一位沙場悍將,又長年駐守西藏,但張國華並不這樣想,他認為吃掉一個營,不痛不癢,要打就要把印軍的王牌第七旅連鍋端!
這一方案在前線指揮部也並非人人贊同,但張得到了政委陰法唐(山東泰安肥城人)的支持。
張謂:一般説來應先打弱的,但我們受地形限制,不如先打強的,吃掉主力,敵人就亂了,容易各個擊破。
前指的其他將官認為,仗既然打大了,戰役發動的時間就要推遲兩天,好讓部隊作更充分的準備。陰法唐政委則堅決反對,他説我軍一萬多人已進入陣地,不動煙火,再隱蔽兩天,容易暴露作戰意圖。張將軍説:不能再推遲,要敵人還沒穿褲子就當俘虜!
兩種方案均電告軍委,多數軍頭認為張國華是“冒險主義”,毛澤東卻一言九鼎:“他是前線指揮,讓他打嘛!打不好重來!”
張得到尚方寶劍,即擲下軍令:要打的好,打的狠,打的快,速戰速決,務求全殲,不要怕傷亡,準備傷亡2000,打起來不受麥克馬洪線的限制!
1962年10月20日7時,張國華正式下達命令,中印邊界自衞反擊戰開始。解放軍各部隊向東西長達21 公里戰線的印軍發起了總攻,分多路向縱深快速挺進。張國華司令員授權419部隊指揮機關指揮以上參戰部隊。
中方的炮火突然向克節朗的印軍陣地猛烈傾瀉。至9時3 0分,第一個據點已被攻克,被俘虜的印度兵果然還穿着睡衣。至晚8時許,克節朗戰役結束。
同一天,中共軍隊向東西長達21公里的麥克馬洪線以北發起了總攻,分多路向縱深快速穿插。前線指揮部向前推進時,因山高路險,連騾馬也不能逾越。張指發高燒,在戰士們攙扶下,過隘口。
22日,印軍王牌第七旅全軍皆黑,旅長達維爾准將潰逃原始森林被擒,另一準將旅長辛格被斃。在為期一個月的“自衞反擊戰”裏,中方於邊境東、西兩段發動的二次戰役和一些局部的戰鬥都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共殲滅印軍三個旅,擊斃、俘虜敵人7000多人,中方傷亡1460人,無一兵一卒被俘。
至11月初,印方在東北各邦(省)一片風聲鶴唳,無兵可戰之下,連交通警察也配發了武器,以死守危城。
11月21日,中方突然宣佈全線停火,並開始撤退到1957 年中方實際控制線的20公里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