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作為我國最著名的佛教聖地,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和信眾前往。它作為觀音菩薩的道場,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上島之後就能感受到一股悠然自得的意境,有不少人每年都去普陀山朝拜。
來普陀山,一定要去的就是普濟禪寺了。普濟禪寺又稱前寺,始建於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是普陀山第一大寺,歷代全山方丈均住錫於此。寺院規模宏大,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之稱,全寺殿堂六進,自南向北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
很多遊客第一次來普濟寺會發現普濟寺的大門緊閉,只能從側門進,很是疑惑,一般寺廟都是大門敞開歡迎香客前來。這其中有一個典故:清朝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時來遊普陀山,到普陀山已是夜深,見山門緊閉,於是讓小和尚報告説京城來了個萬老爺,要求打開寺門。小和尚報告方丈説有人要入寺,卻忘了京城二字。方丈説:國有國法,寺有寺規,寺門是不會開的,除非是天王老子來了。這個粗心的小和尚沒有聽完最後一句就跑了出來,轉告説寺門不開,請走側門。無奈,這個天王老子只好走了側門。乾隆一氣之下,回朝後下旨此門永不能開。普濟禪寺主持後來聽説果然是皇帝老子來過,便苦苦懇求,乾隆顧及自己的金口玉牙,便取折中之法,封此正山門只有在觀音生日那天能開。誰知觀音生日每60年一次,這正山門也就只有每60年開一次了。這種慣例延續至今。
走到普濟寺,首先看到的是寺前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它建於明代。這個時候蓮葉茂盛,雖已過荷花花期,但還是能看到幾朵荷花仍含苞待放,在陰霾的天氣中點亮了一抹亮色。
池上有三座橋,東面一座為拱橋,稱永壽橋,是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所建,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橋上石欄柱頭,刻有獅子40座,形態各異,生動逼真。
永壽橋通往菩薩牆影壁,上書“觀自在菩薩”五個大字,字高五尺,蒼勁有力。
中間一座橋北接着普濟寺的正門,南銜御碑亭。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御碑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建,中豎雍正所書丈六白玉碑一方,碑文記載普陀山歷史,碑額上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謂雙絕,也可見普陀山歷來都受到皇家重視。
進入普濟寺需購買香花券5元/人,只能現金支付,在習慣網絡支付的當下,不少遊客被攔住了。但比較好的一點是在普陀山,你感受不到任何推銷你買香燭紙錢的“商業化”氛圍,並且處處有提示遊客謹防假和尚騙人的標牌,讓遊覽也好,朝拜也好,更加的順心舒暢。
普濟寺沿中軸線依次築有正山門(御碑殿)、天王殿、圓通殿、藏經樓、方丈殿,主殿兩旁有鐘樓、鼓樓、配殿、客房等。即使下大雨的天氣,寺內人氣仍然很旺。
不同於閩南寺院多采用紅磚牆,在普陀山的建築多為明黃色磚牆,這也是皇帝御用的顏色。寺內古樹參天,佛音繚繞,禪意悠悠。
普陀山第一大寺,正門60年開一次,香花券只能現金支付,遊客卻稱:真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