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垌山下,黃花風鈴盛開。任浩沿 攝
黃花風鈴金黃豔麗。申定發 攝
大垌山淨業寺,這座風景秀美的佛教名剎,去過很多次了,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風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悟,卻總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朦朧。而這種朦朧,或緣於淨業寺的靈聖,或緣於抵達不了的神秘,或緣於參不透的禪意。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近日,煙雨濛濛,聞道風鈴花開,滿山絢麗,遂又尋花而來。
禪林花開 春色潮湧
從陽西縣城出發,向西直線距離4公里,除了走國道舊路,更有從多個方向出發的4車道水泥硬底化新路,沒幾分鐘就能到達大垌山淨業寺。
遠遠地,就能看到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中國國畫大師關山月分別為大垌山淨業寺題詞題字的淨業寺山門牌坊。穿過山門牌坊,便是準備打造音樂噴泉的大廣場。這裏即將由縣委、縣政府打造為大垌山森林公園,以賢文化為主題,將沿山腳建設長長的賢文化書法碑林。一山之隔,一邊為禪文化,一邊為賢文化,相互輝映。緊挨着大廣場的便是鐘鼓樓。此時鼓樓山上的風鈴樹花開成海,滿山金黃,風吹如潮湧,花動一山春色,甚是壯觀。而旁邊的鐘樓山上,亦盛開着一小片紫色和白色的紫荊花,兩山相映,各具特色。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或是時間不對,細雨濛濛中,風鈴早已繁花似錦,賞花人卻不多。
迫不及待要融進那一片金黃花海。近觀,風鈴樹都已長到3米多高,唯仰望,一樹樹風鈴,團團簇簇,那麼的明豔。站在樹下,彷彿置身於色彩濃烈的油畫中。而那一朵朵形似風鈴的花兒,開得那麼絢爛,甚至轟轟烈烈,讓人覺得生命本應如此,你來與不來,我自綻放、我自歌唱。
“自在飛花輕似夢”。不時,有早開的風鈴花從頭頂輕輕飄下,無邊絲雨中,彷彿聽到風鈴花迎風舒展隨遇而安的最後的歌唱。而落在地上的風鈴花,彷彿讓“滿山草木留仙氣”。
想起風鈴花語:感謝、遠方的祝福和温柔的愛。輕輕撿起一朵,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唯惜此時花更好。
萬花繞砌 雲水禪心
“大洞山前無俗念,淨業寺裏有禪心。”
別過風鈴花,“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拾級而上,春天煙雨中的淨業寺於莊嚴古樸、氣勢磅礴中,更多了一份的靜謐、神秘。
站在方丈院,靜寂天幕下,遠眺是鐘樓、鼓樓,左邊是觀音閣,右邊是萬佛塔和觀海樓,近處是藏經閣、大雄寶殿、大殿、前殿……斗拱飛檐,黃瓦朱柱,雕樑畫棟,巍然聳立,正是“昂頭屋頂山爭出,息影牆陰桂欲留”。而寓意平安吉祥、色彩亮麗的黃色琉璃瓦和彩繪,又讓人頓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之飄渺空靈。
園林式院落中,那棵高大挺拔的木棉已盛開,於萬綠叢中一抹燦紅。而相鄰的兩棵秋楓,同樣的樹齡,一棵又綠又秀,生機勃勃,另一棵卻彷彿依然在冬天裏沉眠。據説,這兩棵樹從來沒有一起“共榮”過,始終一枯一榮,成為淨業寺中又一神秘景觀,無法解釋。駐足,凝望,感慨。或草木自有禪意,凡心不必揣度。
“塵鏡盪開峯起伏,洞門深鎖路彎環。”沿着環山大道繞了一圈,才知道大垌禪林已建設得這麼大、這麼美!古木森森、幽池曲澗、松聲貫耳、山明水秀,沿山隨便停下來,都能感受“萬壑松風砭俗耳,半山雲影靜禪心”的景境。難怪辭官返鄉的高州知府戴錫倫途經大垌山時,為大垌山風光景色所迷,乃至剃髮為僧,遁跡空門。
從環山大道下來,便是聽湖景區,這一片包含蓮湖、無心島、五曲橋、彼岸橋、碑亭等景觀。春季蓮湖雖沒荷花,卻有滿堂紅柳、桎木花沿着湖邊燦爛綻放,白銀樹等勃發生機。而遠山近樹、亭台樓閣一一倒映於蓮湖中,於傍晚的煙雨霞色中,既古樸莊嚴,又美如畫靜如禪。而佇立蓮湖邊,彷彿人也雲水禪心,清明雅淡。而此情此景,彷彿正應民國羅賢縣長長聯:冒梅雨而來,戴月鋤雲,且繼前賢光勝蹟;有泉壑之美,觀荷訪柳,登臨古寺慕高風。
沿着湖邊走,五曲橋前,有一六角複式涼亭,亭中有石桌石凳,而淨業寺名聯“三載遊人重訪柳,萬花繞砌不妨禪”正掛於此。不覺又想起這副“友誼聯”的故事:傳説家居吳川的清道光年間進士、欽點狀元林召棠,生平與戴錫倫友好。戴出家淨業寺,林惦念友人,多次前來造訪。一日,林又千里迢迢往淨業寺訪戴,入山時見戴正好在湖邊種柳,遂口吟上聯:三載遊人重訪柳。戴見林到來,甚是高興。而林這聯似有開好朋友玩笑之嫌,戴略一沉吟,微微一笑,應聲答曰:萬花繞砌不妨禪。林一聽,立即擊掌,連聲稱妙。後二聯合為一聯,成為淨業寺名句。
是啊!“了卻塵心僧不俗”,“半山泉水滌塵襟”,“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禪在心,禪在骨,禪在魂,何妨萬花繞砌!
古今賢士 共襄盛舉
“無源無醴泉,無根無芝草。”
據悉,有600多年曆史的淨業寺,創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原名大垌庵,後改名大垌寺、淨業寺,歷經風雨與劫難,先後於康熙十六年大規模重修、乾隆五十六年和道光二年二次重修。民國二十五年,陽江縣縣長李伯振給予大規模整治。陽西建縣後,重建因歷史原因導致破壞的部分。2000年,在陽西縣委縣政府的努力下,結緣五台山方丈妙空法師,法師用盡畢生積蓄建玉佛城,捐贈淨業寺2萬多尊緬甸玉佛。其中的玉卧佛為亞洲最大,體長7米、高2.5米、重達27噸,為一整塊玉石精雕而成,世界罕見。淨業寺先後被冠以“嶺南高涼名剎”“粵西第二禪林”的美名。
而自2016年以來,在鄉賢袁乾坤先生以及源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捐建下,又增加了藏經閣、鐘樓、鼓樓、五百羅漢殿、方丈院、別院、下院、觀海樓、彌陀苑、菩提園、環山休閒大道、聽湖景區、山門殿、山門大道、風雨走廊、音樂噴泉等景點項目。更令人感奮的是,近日,多年來深耕陽西、熱心家鄉公益的傑出鄉賢袁乾坤先生,向陽西縣人民政府捐贈移交了估價2.21億元的陽西縣大垌山旅遊景區工程項目。滿腔桑梓情的袁先生深情地説,陽西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有目共睹,堅信縣委、縣政府有能力把捐贈的項目建設得更加漂亮,打造成為陽西的旅遊名片,更好地造福陽西人民。而自己作為陽西本地人,真心實意想為家鄉建設做點貢獻,為家鄉父老鄉親做點實事……
大垌禪林,擁有悠久的佛教文化、渾厚的人文歷史、絕無僅有的萬尊玉佛、無與倫比的風光景色,以及至善至美的風水寶地,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裏將是另一番光景,成為全城乃至四面八方人們的新好去處。喜動者這邊登山賞花觀音樂噴泉;喜靜者移步山那邊,參禪悟道冥想人生塵緣……
大垌禪林的這個春天,萬花開放,風鈴在歌唱!何婉苑
本版統籌:張俊 張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