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再遊香山——轉自《好山好水》微信公眾號。
“登山莫太高,太高頂難立”,詩句出自南宋高東溪學生漸山“宋七賢”之首一一陳景肅。
“宋七賢”領袖陳景肅是開漳將軍陳元光裔孫,南宋建炎至嘉泰間人(約1130-1203)。陳景肅之父陳文晦原居廣東潮陽,久聞高登之名,命二子陳景雍、陳景肅至漳浦拜其為師。高登(1104-1159)字彥先,號東溪,漳浦人。陳景肅有《懷高東溪》二首,其一雲:“鑿泉莫太深,太深井難汲。登山莫太高,太高頂難立。山頂仰可觀,井淵俯可挹。那知鴻鵠飛,海杳無消息”。香山海拔高度雖然僅有74.3米,佛曇眾多山峯中卻只有香山載於漳浦縣誌之中!
縣誌載,香山因古時愚民朝拜山麓的靈順宮,香火旺盛,煙氣升繞滿山,才得香山之名;又有明代的香山石刻。香山有五峯,是五座連綿的小山,古官道(現在的省道201線)從三、四峯中間穿過,據此,探尋香山很多次,雖找到靈順宮的遺址與大石柱、幾處石刻,因林草茂盛,還未窺探全貌。
沿着採石坑右轉進入山脊東麓,這個是比較平緩的坡地,古時靈順宮的遺蹟就在坡地下方,遺蹟上栽滿了荔枝與龍眼樹,巨大的石柱靜靜卧在那裏,等待着機緣巧合,重拾當年的榮光!
順着山道往左轉到西北側,又見到一個巨大、深達十多米的釆石坑,周邊還有些遺棄長條石板,用於蓋石頭屋頂使用,能夠採挖到這樣的石條,要求石頭質地優良、個頭巨大,才能當此材料。
散落在山間的奇石,千姿百態,儀態萬千,得益於其質地較差,不能成為建築材料,反而有幸留在天地間!
成排打石孔旁留影
千奇百怪的石頭
四五十年前,香山之顛還聳立着部隊的三角碼座標,座標下還有很多很多巨石構成的山洞,山下的鄉民曾在此捉過四不像(像羊又像牛的動物),時過境遷,人類對大自然無情的摧殘,巨石被採光,山洞也消失了。頂峯印章石上遺留很多瓦礫碎片,古時候香山是個朝聖之地,人們利用山巔巨石天然大平台,情裏之中建造的亭台,經歷過漫長的時光,兵燹頻仍、風雨摧殘早已蕩然無存。
艱難攀登上頂峯印章石
頂峯印章石上的瓦礫
香山西麓之下,古地名為溪谷,沿溪有好多村莊,原先居住着溪谷施氏(現在搬遷到人坪村的施氏),發源於台山下梧嶺一帶的庵前溪,流過溪谷這片良田,養育成就了施氏一族。滄海桑田,神聖、美麗的香山,已沒有昔日的香煙嫋嫋,在落日餘暉之下,惟有山巔的巨石,像極了一方神奇的印章,等待着大自然的召喚!
作者簡介
寬心,漳浦佛曇新安村人,實名楊志偉,自娛于山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