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黃岐港地處閩江口的長樂梅花、文石形勢險要,是進入閩江的第一道關卡,凡海外船舶,在未進入閩江之前,這裏是一個重要的停泊站。唐宋時期,海船進入閩江門户首先停泊在這一帶。
王審知所闢"甘棠港",指的就是閩江口的黃岐灣、黃岐岸,又稱黃岐澳。甘棠港作為閩國盛極一時的外貿要港,隨着時代變遷和地形地貌的變化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長樂甘棠港真正遺址仍在,史籍中也多有記載,諸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長樂知縣賀世駿在長樂文嶺鎮石壁村一帶勘定各村社江海界留下的摩崖石刻,及現存的"黃岐澳"、"黃岐境"、"青嶼境"、"赤岐境"、"白馬忠懿王廟"及棋山寺……仍依稀可見黃岐澳、甘棠港。
現存於長樂市文嶺鎮石壁村貓山東面崖壁上今仍存黃岐澳摩崖石刻,內容如下:
乾隆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結,本縣主賀,定界勘語。審勘得董安生與池開忠互控網位一案,緣廿四都有黃岐、門口二澳,以青嶼、舖洲分界,以北黃岐澳有董高二姓網位,界浦門口曾系青嶼及池姓網位。順治年間高姓將應得網位分載至平磹止契賣林姓掌管,而林姓轉賣於池耀忠。嗣至乾隆二十一年,池耀忠又轉賣董安生為業,載明上至虎港,下至青嶼,並將池手馮姓等姓原契統交董安生,則所稱平磹即系貼近青嶼,故或書平磹或書青嶼。即董安生妄指平磹在下,圖佔青嶼外舖洲之西池姓網位。三姓到縣説話。勘訊青嶼與舖洲劈直,契內既載以青嶼為界,自應以有據之青嶼為憑。青嶼以西屬池,舖洲既與青嶼劈直,則舖洲之南亦應歸池掌管。斷令舖洲之北給董姓照契管業,舖洲之南聽池姓採捕,二姓永不計影占混爭,如此重重,永遵從天意。
貓山摩崖石刻記載“黃岐澳”定界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