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高 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温哥華島上有個舉世聞名的壁畫小鎮徹梅納斯。從1858年起這裏依託伐木業建起一個小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伐木業衰落,小鎮面臨重大危機。為自救,當地想辦法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小鎮街道、商店和標誌性建築外牆上創作壁畫,一方面記錄小鎮人文歷史,另一方面吸引遊客,重塑小鎮經濟。現在這裏的壁畫已有53幅之多。在一個暑假筆者一家來到小鎮,欣賞一幅幅精美壁畫,走進一段段歷史。
“壁畫小鎮”是徹梅納斯的老鎮,昔日的火車站和礦工社區都在那裏,進入老鎮看到的第一幅壁畫是《水車圖》。這是第35號壁畫,正式名稱叫《徹梅納斯的第一家鋸木廠》。壁畫是和一架看上去古色古香的實體水車融為一體的,背後則是一片安靜的森林。停車下來,不費吹灰之力便找到了“打卡地標”,一座巨大的《伐木工木雕畫》。 小鎮不大,空曠的人行道上畫着許多醒目的黃色“腳印”,順着這些腳印,就約略知道何處有壁畫。
編號13的壁畫名為《比利·托馬斯》,畫在一個遍插加拿大國旗的咖啡館外牆上,畫中人物比利·托馬斯對這個小鎮至關重要,他出生於1874年,是小鎮首位本地出身的非原住民男孩。記憶力驚人的他活到102歲,這個咖啡館是他晚年最喜歡的消磨時光的地方,路過的人們都喜歡停下來喝杯咖啡,聽托馬斯老人“講古”。如今,托馬斯老人被畫到咖啡館外牆上,與訪客們繼續“談笑風生”。冰淇淋小店右側,便是第9號壁畫《二號營地的星期天》,描繪的是小鎮伐木時代深入原始森林的一個伐木工宿營地,伐木工在辛勤勞作之餘苦中作樂的場景,據説“最能體現小鎮伐木時代的日常生活”。
黃色足跡執拗地將我們一路帶向“最值得瞻仰的墨寶”——畫在賽百味快餐店外牆上的第11號壁畫《臨時之家》。據介紹,快餐店原址正是最初一批歐洲伐木工搭建首座“小木屋”的地方,而壁畫的主題也正是早已不存在的昔日“小木屋”。
從《臨時之家》折返,很容易找到還原徹梅納斯“伐木時代”歷史的兩幅壁畫,即第3號《徹梅納斯大橋上的蒸汽機車》,和第5號《鋸冷杉木的伐木工》。那麼在“伐木時代”之前呢?最初這裏荒無人煙,後來,一位曾被箭射中胸口,卻奇蹟般活下來的酋長“箭胸”帶領族人定居於此,但這些原住民的後代已很少了。現在定居當地的原住民主要是“伐木時代”之後從附近瓦爾德斯島利亞克松村遷來的考維查部落。第12號壁畫《原住民的遺產》上所繪三人,正是這個部落的三位祖先。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北美華裔最早定居的地方之一,到了壁畫小鎮怎能不探訪華裔先民遺蹟?小鎮有一幅著名的華裔主題壁畫《一箇中國男孩的回憶》(如圖),來自中國廣東的張姓人家是最早來温哥華島的華人家庭之一,户主叫張松海,壁畫的主人公張寧是鎮上第一個當地出生的華裔孩子。張家世代經營小商店,還開了鎮上最早的養豬場和肉鋪。張家後人至今仍住在小鎮上,已經傳承到第九代了。
“伐木時代”的繁榮,是靠蜿蜒延伸至此的鐵路和一號公路支撐、延續的。不列顛哥倫比亞殖民地當年同意加入加拿大聯邦的條件,就是修建連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的鐵路線,從而擺脱在交通上受制於美國的困境。數以萬計的華裔勞工,為修通這條漫長鐵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第16號壁畫《1884年的中國勞工》正反映了這段飽含血淚的歷史。
雖然曾號稱“一年有43萬各國遊客光臨”,但絕大多數都是如我們全家一樣匆匆來去,龐大的購物中心門可羅雀,氣派的劇場沒有演出,博物館參觀者也很少。一位當地人説,“世界最大露天畫廊”似乎並未給小鎮居民帶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