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火爆 嶗山風景區兩個月累計接待遊客量145萬

客流火爆 嶗山風景區兩個月累計接待遊客量145萬

半島網9月1日訊(記者 於千千 通訊員 李崇洋丁卯朱博文段珊珊)隨着各大中小學的開學,朋友圈因“神獸歸籠”而歡聲一片,嶗山風景區暑期旅遊也就此收官。據統計,嶗山風景區7、8月累計接待遊客量14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88%,其中7-18歲的青少年隨父母出遊佔比約35%。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自7月份暑期開始,各遊覽區客流量呈現持續火爆模式,日均停車約6000餘輛。

仙山有名,青少年賞奇觀學歷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嶗山氣勢雄偉,山海緊錯,嵐光變幻,雲氣離合,是聞名遐邇的海上仙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下“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的千古名句,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大文學家蒲松齡將嶗山視為第二故鄉,在這裏寫成了膾炙人口的《嶗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嶗山名滿天下。這些遊嶗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文、遊記、專著,或傳誦於世、或鐫刻於石,不僅豐富了嶗山的文化內涵,而且使嶗山盛名遠播。今年來,嶗山風景區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主題活動,不僅提升了青少年“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瞭解嶗山歷史文化”的家國情懷,更充分展示了景區的社會教育責任擔當。

古蹟“遺韻”,小遊客強科普厚文化

嶗山風景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成為吸引青年遊客的關鍵因素。在仰口遊覽區,擁有1000多年曆史的太平宮始建於北宋建隆元年,是這裏最著盛名的打卡地之一。在太清遊覽區,一株株千年古樹見證了歷史滄桑,導遊講述着,丘處機、張三丰、蒲松齡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故事,還有一段段神怪傳説也激發着遊客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早就聽説過嶗山有着九宮八觀七十二庵,這個暑假帶孩子一起到嶗山遊玩,感覺不僅風景優美,道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寓教於樂讓孩子學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知識。”來自河北的遊客項女士激動地對記者説。在巨峯遊覽區至高點靈旗峯,遊客在遠觀“巨鰲”雄踞的同時,還真切體驗到了生物多樣性帶來的驚喜,漫步在花海的季女士告訴記者,“這裏動植物資源富集,徒步在鬱鬱葱葱的林間山路,隨處可見糙蘇花、無柱蘭等可愛的小野花,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昆蟲,真是太神奇了。”

實踐活動,長幼攜手愛奉獻講文明

據瞭解,嶗山風景區暑期開展多期文明實踐活動,巨峯遊覽區的“綠色嶗山遊,文明我先行”主題活動,工作人員用自創的表演方式,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學到垃圾分類、無痕旅遊知識,引得遊客紛紛加入到綠色嶗山遊的活動中來;仰口遊覽區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社區中小學生深入遊覽區一線開展衞生清潔,為遊客分發環保垃圾袋的方式,影響更多的人主動加入到“文明旅遊 無痕行動”的行列中,用文明行動感受嶗山之美,活動受到了廣大遊客朋友們的點贊與支持。

據介紹,為保障遊客在嶗山遊得安心、玩得開心,今年來,嶗山風景區持續深化品質提升系列工作。作為遊客進山的第一站,嶗山遊客服務中心與相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開展聯合執法、強化市場監管及執法巡查,為遊客營造了秩序文明的良好遊覽環境。在太清遊覽區,他們創新“梯次調流”“前置查驗”法,確保景區南線大動脈暢通。景區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優質服務、旅遊秩序、安全生產等工作的同時,還不斷在歷史文化內涵挖掘上下功夫,圍繞景區文化的挖掘,打造創意型遊客文化體驗區,提升遊客在嶗山文化傳承中的參與度和體驗感。來自嶗山區實驗學校八年級的李同學對記者説,“爬嶗山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觀賞自然迤邐風光,釋放學習的壓力,還能夠穿越千年歷史人文,豐富歷史文化知識,是一種身心的全面提升。”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暑期旺季的結束,也是嶗山風景區最美秋景的啓幕。景區工作人員小張説:“歡迎‘神獸’隨時登山遠眺,歡迎白天不用帶娃的市民來嶗山‘放飛自我’”。

(大眾報業·半島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6 字。

轉載請註明: 客流火爆 嶗山風景區兩個月累計接待遊客量145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