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映漢時月
——記象鼻嘴山
一座我聞所未聞的山,位列嶽麓區十大名山之一,這一次因緣巧合中進入了我的視線。這樣一座並不偉岸、也不起眼的山,何以值得去書寫留冊?等我迫不及待地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它的方位時,才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原來是你!竟然就是你!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看你千百遍呀。當即決定,我要寫的就是它。
的確,此山的知名度無法和聲名遐邇的嶽麓山相提並論,也不如本地域廣為人知的谷山、天馬山、大王山等,即便是有的“老長沙”也未必知曉。但事實上,此山已巍巍存在兩千餘年以上,它厚重的歷史底藴足以傲視長沙的任何一座山,甚至比肩三山五嶽,值得你我每一個長沙人去登臨、品讀。
[羅炯炯攝]
山之史
象鼻嘴山,顧名思義,因山形像大象的鼻嘴而得名,坐落在今望月公園裏。位於長沙市湘江西濚灣鎮北約二公里,是一座高出湘江水平面約40多米、自然形成的橢圓形山頭。山頭北高南低,東邊偏北有低窪的銅盆湖,南臨鹹嘉湖,西邊和西北邊有扇子山、陡壁山和獅子山。
翻開史料得知,一九七四年長沙市第二木工廠等單位,在陡璧山、象鼻嘴山兩個山頭施工,發現有古墓的遺蹟。象鼻嘴一號西漢墓於一九七八年挖掘,是湖南省考古發掘工作中目前發現等級最高的一座西漢墓。墓口長20.55米,寬18.5-18.9米,墓口距墓底深7.9米。採用高規格“天子之制”的“黃腸題湊”葬制,出土陶器、漆木器、絲織品及玉器100餘件。據考古工作者多次考證,該墓主應為西漢吳氏長沙國國王吳著,其重要價值在於展示了當時的葬制禮俗。它和馬王堆漢墓一起,構成了長沙漢文化的無價寶庫。
吳著墓出土棺槨
吳著墓出土的一件橢圓形玉嵌飾,中間鑲嵌綠松石,四周透雕龍、鳳、熊等動物,是湖南出土漢代玉器中最精美的一件。在此之前的1974年,在附近的陡壁山還發掘了西漢某長沙王妃曹巽的陵墓。1993年,又在離此地不遠的嶽麓山北麓發掘了一座長沙國某代王后漁陽的墓,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雖然這些墓均被盜過,但仍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玉器、漆器、陶俑等珍貴文物。其中以玉器最富特色,王妃曹巽的3方玉印,製作極其精美,堪稱漢印之冠。曹巽的墓室與墓之間尚有一對偶人,造型生動,為漢代雕塑珍品。尤其令人興奮的是,漁陽墓室中出土了一種早已失傳的木質五絃樂器—築。作為我國迄今唯一的一件築樂器實物,令全國的古樂器專家們歎為觀止。
在我居住的長沙河西一帶,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長沙市文物部門又發現26處漢代大型陵墓遺蹟。王陵主要分佈在南起嶽麓區天馬山、北至望城區風篷嶺沿湘江西岸低矮的山丘上。目前已搶救性挖掘出五座,共出土文物五千餘件。作為我國現存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諸侯國陵園,被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信立祥先生譽為“漢代諸侯王陵寢的百科全書”,其承載的湖湘文化孕育、形成時期的燦爛文明,具有歷史、科學、藝術、文化、經濟以及生態等多個方面的重大價值。為了保護漢代長沙王陵墓羣,促進遺址區內文物保護與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長沙市政府決定在谷山區域建設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公園於2019年正式動工,初步預計在2025年開園,將打造成具有全國示範意義的文旅標杆項目。
當我頂着7月的驕陽來到長沙市博物館清涼的“大漢王國”展廳,親眼目睹了各種古老的文物後,不得不説我有被震撼到了。那結構嚴密穩固、用料名貴、宛如一座地下宮殿的“黃腸題湊”,那琳琅滿目、精美繁縟,工藝高超的玉器,那刻着雲氣、龍鳳等各式紋路、透着琥珀色澤高貴典雅名稱“羽殤”的漆耳杯.....無不體現了我們的祖先是多麼的具有智慧和創造力,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是多麼的宏大。
在一排古漆器展示櫃前,我意外地看見了早已失傳的五絃樂器築,不由想起自己還是一個小女孩時,便從父親的嘴裏數次聽到它的名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奉燕太子丹之命到秦國去刺殺秦王,好朋友高漸離擊築送行......最後荊軻頭也不回地上車而去”“劉邦勝利後回鄉作《大風歌》,酒到盡興之處,一邊擊築,一邊大聲唱起‘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怎麼也不能想到,有一天我會和留存在古老歷史故事裏的築咫尺相見。目睹着它的真顏,我的眼前瞬間閃現出講故事的父親那時而激昂悲壯時而超逸豪放的眼神,耳畔似有陣陣的擊打聲響起——是那樣的悲亢而激越,升騰着撼動人心的俠客精神、帝王氣勢......
圖上端為築
中國八千年的玉文化博大而精深,漢代是玉文化的高峯期,從漢墓考古發現來看,葬玉蔚然成風。展廳半壁江山淪為温潤瑩澈的玉器海洋,我欣然悠遊其中。“君子比德如玉”“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那些與玉有關的詩句一一從我的腦海裏漂浮而過。玉佩、玉璧、玉環、玉瑗、玉璜、玉貝.....我俯首辨認着玉器上千姿百態的圖紋,默唸着各種環佩叮噹的名字,不一會便眼花繚亂,如墜雲霧,心裏不禁暗生起對古時女子的幾分羨豔來,第一次萌發了自己想要擁有一件玉器的願望。
漢墓出土的玉器等文物
在即將結束這趟“大漢王國”錦繡風華之旅時 ,我的目光滑過一面許是長沙王妃曹巽用過的、積澱着歲月之美的草葉紋銅鏡,久久停留在牆上展示的兩塊殘缺木楬上,上面的字跡還依稀可辨,記錄着大漢天子贈送給漁陽公主的物品——“陛下所以贈物:青璧三、紺繒十一匹、薰繒九匹”.....器物有靈,將我搖身變成一位滿身珠翠、溢彩流光的古時女子,嫋嫋走向大漢王國華彩熠熠的歷史文化長廊深處,那湮沒在歷史風雲裏的象鼻嘴山,若隱若現地在我眼前展露出它的一派王脈氣象。
圖左1左2為“陛下贈物”木楬
山之魂
在一個飄着細雨的下午,我快步走進了望月公園,憑着十多年的記憶,三下兩下便登上了象鼻嘴山頂,歷來皇家陵墓選址注重依山傍水,站在嶽麓山上眺望,象鼻嘴山、獅子山、扇子山與西湖公園水面融合一起,構成“一池三山”大人文場景畫面。我佇立在長沙王吳著的陵墓旁,想努力地捕捉到歷史中真實人物面貌的一鱗半爪.....
漢長沙國始建於公元前202年,轄今湖南全境及鄂、贛、粵、桂等省各一部,都臨湘(今長沙),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劉邦稱帝后,頒佈詔書嘉獎吳芮:“從百粵之兵,以佐諸侯,諸暴秦,有大功”。吳芮被分封為長沙王,“為藩守職”,保境安民,沒有參與其他異性諸侯王的謀反活動,漢長沙國成為唯一未被翦滅的異姓諸侯國。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舉兵反漢,敗後投奔長沙國。其時在位的為吳著的祖父吳臣,吳臣假意與英布逃亡,後在番陽茲鄉將其處死,劉邦特地下詔:“長沙王忠,其著定令”。
吳著畫像
漢長沙國是漢代最重要的諸侯國之一,因其“四塞近南蠻”的重要位置,一直備受漢室重視。象鼻嘴山王陵墓主吳著為長沙王時,長沙國正處於與南越國相抗衡的形式。南越王趙佗恃其勢力強大,悍然稱“南越武帝”,“發兵攻長沙邊,敗數縣”。呂后曾派隆慮侯周灶、博陽侯陳濞率軍南征,但久未取勝,遂屯兵於長沙國南境。文帝時,吳著對南越採取撫綏政策。趙佗取消了帝號,仍稱南越王。作為西漢的前沿陣地,長沙國始終擔負着防禦抵制南越國侵犯邊境的重任,為漢初文景之治的繁榮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基礎,長沙開始以“楚漢名城”顯揚於世。
歷史上對吳著的記載並不多,但在他就位期間,長沙來了一位足以照亮中國歷史文化星空的璀璨巨星。他便是“宣室求賢訪還臣,賈生才調更無倫”的翩翩洛陽公子賈誼。賈誼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政論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先被漢文帝召為博士,旋遷太中大夫。主張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興禮樂,更定法令。後為周勃等權臣中傷,被謫為長沙王吳著的太傅。4年後被召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死,賈誼抑鬱而卒。
賈誼像
賈誼具有強烈的民本思想,他強調“民之治亂在於吏,國之安危在於政”。主張“陽儒陰法”、重農抑商、國家壟斷鑄錢,於民生息,以厚德懷服四夷。他一生著有《治安策》、《過秦論》、《論積貯疏》等數十篇曠世宏文,受到歷代眾多名人贊評,被魯迅譽為“西漢鴻文。”賈誼任長沙王太傅的三年時間裏,並沒有一味消沉。通過他的智慧經營,使長沙國與南越國維持了相對穩定的關係,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更加密切。他雖然遠離西漢政治中心,但始終以天下事為己任,對朝政大事予以極大關注。另外他的文才大有長進,在長沙期間寫出了名篇《吊屈原賦》和《鵬鳥賦》。
“少年倜儻廊廟才,壯志未酬事堪哀。”縱觀賈誼的一生,少年得志,才華超羣,鋒芒畢露遭受貶嫡,壯志未酬英年早逝,他如一顆流星劃過長空隕落,留給世人無盡的仰慕和惜嘆,他具有遠見卓識的政論思想主張惠及後代眾多的統治者們。他積極投身政治實踐、社會變革,用“吾千萬人而往之”的氣魄,為湖湘兒女開創了“經世致用”的榜樣,他與忠君愛國、上下求索、憂國憂民的屈原一起構建了湖湘文化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精神內涵,成就長沙“屈賈之鄉”的美譽。
記載古長沙國的史料很有限,查閲完後我掩卷深思,縱觀歷代長沙王的忠義,表現在其始終站在正義的一邊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努力發展地方經濟等方面,這樣的“忠文化”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的。自古以來,立正心,走正道,順應社會發展規律,推動歷史發展者,是為歷史英雄和成大事者。在我眼裏,長沙王如是也。
探訪長沙國的歷史途中,我還第一次聽説了“劉發思母”的故事。定王劉發系漢景帝第六子,因生母出身卑微,被冊立為長沙王,以地勢低矮卑濕、國土狹窄偏僻的南方長沙郡為封國。劉發非常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母親,他每年都要挑選出上好的大米,命專人專騎送往長安孝敬母親,再運回長安的泥土,在長沙築台。年復一年,從長安運回的泥土築成了一座高台。每當夕陽西下之時,劉發便登台北望,遙寄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定王台”也被人們稱為“望母台”。定王台在現今的長沙市瀏正街南側的小巷深處,兩千多年來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頌揚,給湖湘文化增添了一份濃彩。
大忠立國之本,大孝興邦之基。忠孝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經久不散的的精神魂魄,也成為了象鼻嘴山最凝重的底色。
山與園
作為一位長沙人,你大概率沒聽説過象鼻嘴山,但極有可能去過山下的望月公園。公園山林蒼翠,波平如鏡,曲徑通幽,風景如畫,共有七大景區。南大門口豎一仿漢畫浮雕,上有采桑、牛耕、 瑞獸、祥雲、虎頭門等造型,再現漢代早期的人文歷史景觀,一展“楚風遺韻”風采。
跨進公園大門,一條桂花大道遮天蔽日,為人免去烈日當頭之苦。金秋時節,兩旁的金桂、銀桂、丹桂競相盛開綴滿枝頭,天香盈鼻,行人如飄然雲端,確是“桂香怡徑”。大道左側為王陵保護區,獅子山、象鼻嘴山、扇形山三山鼎立,相互輝映,依山而建的古韻長廊沉鬱而綿長,展示的圖片訴説着久遠的輝煌,供人“歷廊懷古”。古撲典雅的“暢觀閣”巍然聳立,綠影婆娑,登樓宜憑弔古今。沿着山階往上爬,不消一會便可到山頂瞻仰“王者遺風”,此是公園核心景觀,西漢文景時期長沙國第五代王吳著之陵墓。陵墓東側,有“古樟七發”。一株奇特的古樟樹,從樹基部分生出七個大小各異的樹幹,異於常態,且位於長沙王墓葬棺槨頭部的位置。
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一座園,光有山沒有水,便覺失了一半的魂。在桂花大道另一旁,由上下三個相鄰水面串連起來的銅盆湖,形似葫蘆,碧綠清澈。三五之夜,二三好友,一盞佳茗,一樽清酒,於橋心賞月拜月,或論詩起舞,或祈福思親,此境地真不知今夕何夕天上人間。湖東側緊鄰一山坡,坡上林木蓊鬱,含煙吐翠,濃蔭匝地,兩者之間闢一林蔭小徑,供人漫步怡情。湖岸曲折有致,垂柳拂水。沿湖而上,即可到達公園中心大草坪,大草坪“玉翠如茵”,開闊平整,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憂,為運動休閒的絕佳場所......
無暇細細欣賞美景,我便急匆匆地趕往望月公園管理處。在採訪中獲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望月公園地塊還是河西的一塊郊野菜地、不毛之地,象鼻嘴山林木稀疏,銅盆湖水面狹窄,和現在相比簡直判若雲泥。據公園管理處副主任李鳴文介紹,因長沙市政府於2017年推行了打造“千園之城”的計劃,望月公園得以進行了提質改造,工程總投資達2千多萬元。新栽景觀植物品類60餘種,特別補增中國本土野生櫻花品種、也是湖南唯一培植出的本土山櫻花600餘株。在櫻花林旁的主幹道等位置特別設置了“漢風望月 櫻你綻放”打卡點,準備合照神器“潮語打卡牌”,讓市民遊客暢遊花海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園內不一樣的“潮”味。改造後的公園體現了以漢文化為主題的精緻、精美、精細的園林特色。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的進步,城市建設理念由“城市公園”向“公園城市”轉變的大趨勢下,一座公園要想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光在園林景觀上下功夫是不夠的,而應需要挖掘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望月公園管理者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持續推動漢文化旅遊品牌建設,舉辦了花朝節、“漢風望月”、櫻花節遊園會等主題活動。在“漢風望月”活動中,進行了水墨舞表演、祓禊儀式、佩蘭贈芳、漢服秀展示。帶領市民遊客“穿越時空”,一覽漢文化的絢爛旖旎。讓沉澱於歷史的傳統文化“活”了起來。依託山櫻花盛景,遊園會引來無數遊客踏春賞花,公園成為長沙市新晉網紅打卡點,被小紅書、今日頭條等多個平台推廣上熱門,日遊客接待量過萬,並湧現出鈺湘宴、福皓兩家熱搜網紅餐廳打卡點,迅速拉動周邊消費。
令我振奮的是,公園是全市首個3D智慧井蓋試點公園。擬打造“漢長沙國”5D鏡像傳奇為契機,以文化+(旅遊、科技、創新、產業)為策略,深度挖掘歷史文化內涵,運用VR、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通過將漢文化與沉浸式體驗相融合,建設渲染式文化公園、夜遊型生態公園,實現山注魂、水顯靈、路有景、房添彩、畫中游,力爭成為省級以上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及長沙河西文旅新地標。如今的望月公園,已然告別陳舊老套和時代接軌,“讓文化插上科技翅膀”,假以時日必將“扶搖直上九千里”。
我被公園近些年來的華麗蜕變所震驚着。從公園管理處出來,我任意行走在公園的大道上、湖畔邊、山林間,想去細細打量它的容顏,聆聽它的心跳。陽光耀眼,但並不炙熱,我經過了勾起眾多老文藝青年“回憶殺”的汽車幕語影院和新晉網紅打卡點白色超美玻璃房。幾番尋找打聽,冒着被摔的危險,終於在獅子山腳下的小路旁找到隱在灌木中僅露出一角的石碑。石碑已長上斑駁青苔,仔細辨認,中間刻着“友誼林”三字,旁邊是“鹿兒島長沙締結中日友好城市十週年紀念公園一九九二年十月”等字。走走停停之間,發現最吸引我的是那一羣羣怡然自得、歡聲笑語的人們。在公園大道樹蔭下、山腳陰涼處,隨處可見三五成羣的中老年人或站或坐,團團圍在桌椅旁玩牌、下棋;在老一輩的看護下,天真爛漫的孩童在遊樂區作畫戲魚,遊戲穿梭,盡情釋放天性;暢觀樓中,歌聲陣陣,一個大規模的女合唱團正在專心歌唱,目光皆望向手中的曲譜。歌聲動人心絃,她們沉浸在另一個世界中的樣子更加令人心馳神往;腳步離湖中望月橋還有一截路,耳畔已經飄來婉轉柔美的女聲“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目之所及,還有彈琴奏樂的,跳舞練功的,湖畔觀魚的,鄰水拍照的,快步健身的.....無意中看見一對新人在公園一角拍婚紗照,新娘潔白的裙襬覆蓋在綠茵茵的草地上,空氣中洋溢着聖潔、甜蜜的氣息。我的腳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下來,像一個觀眾走馬觀花般欣賞着一個又一個的節目,一處又一處的風景——我看到這些人的神情是那麼的安詳愉悦,笑容是那麼的自然純淨,精力是那樣的充沛旺盛,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動了。這個公園裏,人氣興旺,温馨舒適,風景怡人,人們各得其所,其樂融融。這裏的陽光、空氣、微風、綠蔭、老人、孩童,一朵旁逸斜出的小花,一片閃閃發光的葉子.....都顯得那麼和諧,富有生機,令人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依戀上,嚮往着餘生要是也能住在這樣的一個公園邊該有多好。這裏,正像我的採訪對象劉勇嘴裏説的一樣,是老人的養老院,孩子的幼兒園,年輕人的拍照天堂,這裏儼然就是一方隱於鬧市中的世外桃源啊!
園因山而建,山因園而長青,兩者相互賦能,共生共榮。我突然想起曾經問父親的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懂歷史?”父親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一個國家沒有歷史,就只剩空殼了。”我瞬間就明白了。國家如是,一個人,一座園何嘗不是?歷史是魂,文化是根,象鼻嘴山擁有如此深厚的根脈,望月公園完全有資本在未來被打造成一座河西文旅新地標,更好地肩負起傳承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的重任,造福人民和社會。
山與我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每一箇中國人的骨子裏都有戀山情節。你心目中的山不一定要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高度,“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深意,“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只要這座山曾出現在你的視野裏,在你的生命裏刻下或多或少的印記,它就值得你去銘記。
在我已隱約窺探到象鼻嘴山冰山一角的面貌時,我不無驚訝地意識到,此山原來不僅在我生命中出現已久,而且我還曾如此和它親近過—哪怕以前從來不知道它的名字。
第一次親近山,是在青春無敵的年紀,我在緊靠它東面的一個房地產公司工作。那時,我經常陪着客户站在新樓房西面的大窗前,指着它蒼翠的身姿説:“看,多美的風景!”曾經有一次,我和同伴跑到山頂特意去看了長沙王陵墓。看到只剩一個大土坑,大失所望而歸。在此工作的四五年時間中,我租住在望月湖,隔着一條龍王港,山正對着我簡陋的住處。夜色中,它的形象愈加高大端肅,略帶憐惜地注視着我和同伴在夏日悶熱難忍的夜晚,先去冷飲店喝一碗冰酸梅湯,再幹脆搬一張席子,跑到龍王港提上的泥沙路露天而卧。蚊子咬人,偶爾經過的摩托車掀起陣陣沙塵。多少個工作日早晨,山披上一層金色紗衣,目睹青春飛揚的我,大步流星行走在它身側的小路去上班。山還見證了我身披婚紗最美麗重要的時刻。在桃花灼灼的三月,在山腳下柔媚的銅盆湖畔,攝影師定格了我和先生最幸福浪漫的模樣。爾後我們又在離它不遠的金榮酒店,舉辦了簡單熱鬧的婚禮。至今記得婚禮上向母親鞠躬時一下湧冒在眼裏的熱淚。最令人難忘的是,我曾經作為樓盤宣傳廣告的主角,身穿白裙,手持高腳酒杯,優雅地對着滿窗的山景,拍了一大幅宣傳照刊登在長沙晚報上。山和我相得益彰,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居住理念。刊登這幅照片的報紙已被我保存多年,現在想起更覺珍貴。待到此時才驀然發現,在我人生最好的年華,山一直陪着我甦醒,陪着我入眠,陪着我前行。它就像一個智者,時而惋惜時而欣慰,看着涉世未深無知無畏的我,摔倒着,站立着,淚流着,歡笑着......
第二次親近山,我已年過三旬,雖然自己的小家離望月公園有一定距離,也曾數次開車帶女兒去玩。印象最深的是女兒4歲生日那天,邀了七八個鄰居小夥伴一起浩浩蕩蕩地奔向公園慶祝,孩子們呼吸着清新的空氣,在山腳下無拘無束地奔跑着,歡呼着,一字排開像一條長龍般的隊伍進行合影留念,引得路人紛紛側目。孩子們笑了,我也笑了,山此時也跟着笑吟吟地見證了我人生中一段最匆忙狼狽但不乏美好的育兒時光。令我沒想到的是,待我到了“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的年齡,眼裏曾經的光芒時常被倦色所遮蓋,離山漸行漸遠的時候,還有幸去靠近它,探究它,撰寫它,看來此山和我情緣不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人生有三重境界,以前的我,看山是山。現在的我,卻看山不是山,什麼時候我能達到看山還是山的第三重境界呢?我自問着,期待着。
白雲蒼狗,滄海桑田,象鼻嘴山穿越古老歲月重重風塵始終屹立不倒。它見證了長沙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兩千多年來的崢嶸歲月、暗淡輝煌,它無比欣喜地目睹了大河西由之前的窮鄉僻壤蜕變成為集名山、名水、名洲、名城、名校於一體的現代化都市新城,它身處的這一塊郊野菜地已成山清水秀、高樓林立的繁華城芯之地。它腳下的望月公園由之前的寂寂無聞變成遊人如織的網紅打卡地,文化和科技高度融合的示範基地。它的東面是垂柳如絲、檣帆如雲,波光瀲灩,綿延北去的湘江風光帶,過江隧道貫穿湘江兩岸。西南面昔日的嶽麓漁場已改頭換面,在長沙市政府秉着“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的理念,從房地產商手裏收回已經出讓的土地,在城市中央建成一個白鷺蹁躚,水天一色擁有廣袤湖面的西湖文化公園。從它山腳下流淌而過的龍王港,已脱胎換骨煥然一新,由一條在上世紀要捂鼻才敢經過的臭水溝,變得流水潺潺、草木青青,垂釣者時有出沒。周邊原來的省建六公司木工廠、人民無線電廠等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商品樓。作為長沙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區域,它所處的桐梓坡片區憑着區位和醫療、教育配套優勢,正規劃打造新湘雅健康城,實現城與人和諧共生、醫與商聯合共榮。城市級標杆購物中心華潤萬象城建設如火如荼。不久的將來,一座充滿活力的“新城”將在這裏冉冉升起......
“這裏的變化真是太大了,樹多了,馬路寬了,環境好了,公交、地鐵、過江隧道一應俱全,購物也便利。”“一到八月,滿屋子都是公園飄來的桂花香”......在銅盆湖社區採訪接待室,住在周邊的三位老人和我如數家珍般地講述着這裏的巨大變化,神情和語氣裏透露着抑制不住地歡喜和滿足。從社區出來後,我在山的周邊四處轉悠着,用雙眼打量着這片昔日生活過土地上的鉅變。走在曾經走過無數次的樹影斑駁的小路上,眼前分明看見了一個迎面向我走來的自己,步履輕快,顧盼有神,好想和她問聲好,可她卻好像沒認出我來......今非昔比,思緒如煙般在昨與今之間來回穿梭,已消失的舊日場景令我懷念,新煥生的樣貌令我振奮。臨近中午,太陽變得火般炙人,我加快步伐走到了華潤萬象城機器轟鳴的施工場地,返回後又曝曬着橫穿馬路,跑到龍王港的芳草提岸邊快步走上一段才罷休。
然後一轉頭,我便看到了在烈日下容光煥發、氣定神閒的山,我們相視着粲然一笑。山呵,你還記得我嗎?
山之願
你未看此山時,此山與你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山時,此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對於這座重新進入我視野的象鼻嘴山,我迫切地想重新認識它。我步履匆匆地走訪相關單位,試圖從不同側面去解讀它的前世今生。當我用心地一步一步努力向山走近時,它的脈絡才雲開霧散般慢慢顯露清晰,它背後隱藏的歷史故事、風雲人物才逐漸浮出水面。我自慚以前的淺薄無知,我為它已跨越兩千多年悠遠的歲月而依然蒼勁的生命而折服,為它並不龐大的身軀藴藏的深厚歷史文化感到驚歎!我看到了這座毫不起眼的小山背後,呈現的是一幅幅大時代波瀾壯闊的發展畫卷,站立着的是熠熠生輝的大漢王朝和古長沙國英勇忠孝之士。我不得不仰視它,並由此引發我對看待事物的視覺又有了新的領悟。我為自己的發現而興奮着,激動着,同時又對這座山的現狀和前景隱隱擔憂起來,甚至萌發了想為這座山做點什麼才好的衝動。
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山文化,慣於在名山大川中尋求精神寄託。“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聚集了兩千多年漢王脈氣象的象鼻嘴山,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稟賦,利用身處大河西城芯位置、望月公園的人氣優勢,完全可以採取合力推動、區域聯動的方式,打造成一座漢文化地標,開發成旅遊景點,擔負起弘揚漢文化的神聖職責,一改它長久以來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局面,被世人廣泛認知、瞻仰。
毋庸置疑,打造此山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解決好漢王陵墓這個核心問題。近段我幾番上山,讓我大感意外的是,墓坑與十幾年相比更顯衰破,內外雜草叢生,木質護欄斷裂,護牆竹夾板已有腐朽脱落。一扇通入墓道的小鐵藝門落着一把鎖,好似連帶着把一代長沙王輝煌不凡的歷史也塵封起來。人去墓空,徒留草木年年新綠,此情此景,令人不勝唏噓。在那座荒草叢生岌岌可危的王陵墓旁躇躊時,幾個疑問總在我心中盤旋不已。那就是,這座被挖掘多年的王陵墓到底該如何保護?怎樣讓它走進大眾的視線發揮應有的社會價值?往大了講,如何讓承載燦爛文明的文物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讓獨樹一幟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脈得以守住延續?
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再次來到山頂的王陵墓前,對着墓坑默立良久。天高雲淡,周圍不見人影,雜草四處瘋長,只有風吹林稍,鳥兒凋啾。這塊古時顯赫的王脈聚集之地,顯然已被歷史洪流無情地衝擊到了一個無人涉足的角落,恍惚中我好像聽見了從墓坑深處傳來聲聲沉重的嘆息。
不挖掘帝王陵墓,是對陵墓最大的保護。那對於這座已經挖掘的漢王陵墓,是否可以仿效我國其他類似先例,在陵墓原址上修建一座小型歷史博物館?這樣既可以保護墓坑,還可把出土的“黃腸題湊”葬具和文物按原貌複製進行展示,再採用現代信息技術輔以歷史場景再現,多媒體呈現,讓文物“活化”起來,讓在浩瀚史海中湮沒已久的漢長沙國的葬制禮俗、王室生活和那段燦爛輝煌的歷史浮現在世人眼前,讓世人對古長沙國、楚漢文化等多了一份認知認同,心生自豪熱愛......
懷着美好的想象,我按捺不住地撥通了望月公園管理處文發科鍾偉科長的電話,他給我透露了一個消息,經文物保護專家到現場實地踏勘,一致認為墓坑目前存在土壁崩塌垮落以及安全隱患問題,最優方案將墓坑回填,並進行適當的標識展示。他補充説:“下一步的思路是墓坑回填後,請專業設計公司在上方建一個文化廣場,立文化碑,不管怎麼説,即便墓坑回填了,也要讓人們瞭解到這是漢長沙國一個王陵的遺址。”
這個消息相較我剛才可能有些不切實際的美好設想,可行性明顯要高很多,我聽後心情頓時明媚許多。文化廣場打造好的話,同樣可以作為一個展示漢長沙國文化歷史的窗口。我的眼前甚至立馬出現了眾多市民在文化廣場觀光遊覽的場景。在吳著的雕像前,年輕的父親正在耐心地告訴孩子:“他的名字叫吳著,是古老的長沙國第五代國王,為人忠孝,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已經兩千多年了......”我還驚喜地看到,已沉寂數千年的象鼻嘴山突然變得鬧熱起來,面對這巨大的變化,山隱約感知到了什麼,隨之而來有一種全新的力量在它歷經滄桑的身軀裏勃發起來。這種力量使它變得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青春。當東方第一線晨曦投射在山的眼眸時,它便精神抖擻、笑容滿面地用厚實博大的胸懷迎接來瞻仰歷史和王者的人;至萬籟俱靜羣星在天幕耀彩之時,它依然用亙古不變的靜穆之姿俯視着芸芸眾生,守護着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和它相依相映的,是頭上那輪不知照耀了人間多少載春秋的皎皎明月......
行文近尾聲時,我打開了剛收到的一個快遞件。網購衣服的便籤上一行醒目的字跡赫然映入眼簾——“朝向生命中的山”。這種冥冥中的巧合令我訝異,還有深思。誠然,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不爬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可以朝向的山。這座山是你在塵世沉浮後的身心歸隱地,是你在漫漫征程披荊斬棘的信念源,它使你任何時候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方向,它在你的生命中不可或缺。
作者簡介
王羨蘭,嶽麓區作協理事,就職於嶽麓區文聯。愛好散文創作,曾有數篇作品發表於《湖南日報》《長沙晚報》等刊物。
來源:文藝嶽麓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户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