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隨着北京冬奧會即將拉開帷幕,冰雪運動在國內成為熱潮,連筆者臨近長江的老家都建起了滑雪場,呼朋喚友去滑雪,成為朋友圈裏的新時尚。這讓筆者不由得想起歐洲滑雪那些事。
行走歐洲,和當地人聊天不冷場的一個秘訣是,天暖聊足球,天冷聊滑雪。這招對不苟言笑的德國人、北歐人都管用。歐洲當地人休假,夏季一般到海邊曬曬太陽遊游泳,雪季則舉家到雪場滑雪。但凡説起滑雪,歐洲人話匣子打開了就收不住。筆者在歐盟總部工作的一位朋友,聖誕新年假期去阿爾卑斯山滑雪幾乎是雷打不動的行程。即便孩子才蹣跚學步,也用推車推到滑雪場,真正做到了“從娃娃抓起”。
一般認為,現代滑雪運動起源於北歐,大致可分為阿爾卑斯山式、北歐式和自由式三種形式。阿爾卑斯山式滑雪是指沿雪坡滑降,由滑降運動源於阿爾卑斯山而得名,最基本的動作是直降、橫渡和轉彎。由於地理地形等原因,北歐式滑雪主要是指越野滑雪和滑雪跳躍,前者是最大眾化的滑雪方式。歷史上的蘇芬戰爭,芬蘭一度能以弱勝強打贏一些戰役,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善於越野滑雪的輕裝襲擊部隊重創了行動不便的蘇聯軍隊。
為什麼歐洲人大都愛到阿爾卑斯山去滑雪呢?因為那裏雪好、景好、不冷。隆冬時節,阿爾卑斯山延綿的羣山披上銀裝,坐纜車上山,一覽眾山小,腳下是茫茫的白雪世界,令人心曠神怡。沐浴在暖陽之中,呼吸着清冽、新鮮的空氣,腳蹬雪板,手持雪杖,從山頂飛馳而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有一種速度與激情契合的快感。
阿爾卑斯山從奧地利延綿至德國、瑞士、斯洛文尼亞、意大利、法國等眾多歐洲國家,非為某一國獨享盛景,各個地方都有適合建滑雪場的山地條件。夏日裏驅車在阿爾卑斯山閒逛,如果某一片山坡的樹木被規則地伐掉,人們就知道那裏冬天一定是有滑雪場。筆者曾有機會在阿爾卑斯山裏轉悠了個把月,體會是幾乎翻過一道稍高的山樑就能眺望到滑雪纜車身影,凡有人煙處就有滑雪場。
2006年冬奧會在意大利都靈舉行,筆者有幸參與報道那一屆的冬殘奧會,39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當時,冰雪運動在中國尚不火熱,有7名中國選手參賽,主要參加越野滑雪賽。印象最深的是,中國選手談體會説:這裏滑雪場天然條件真好,雪厚、天不冷。在國內,他們在東北訓練,動輒零下20-30攝氏度,手腳容易凍傷。而都靈賽場當時的温度就零下兩三攝氏度的樣子,且陽光燦爛,非常舒服。
阿爾卑斯山地區的緯度跟中國東北差不多,但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緣故,西歐冬天氣候温和,降水多且不冷,平原地區即便是冬天也是綠草青青。由於降水多,冬天的阿爾卑斯山區白雪皚皚是常態,但比中國東北暖和。阿爾卑斯山本來就以風景優美著稱,青山莽莽、湖光山色,猶如人間仙境。聞名遐邇的達沃斯論壇,其舉辦地就位於阿爾卑斯深山裏以諸多優質滑雪場出名的小村鎮,遠離城市,交通不便。達沃斯論壇最初能火起來,一個原因是安排在冬天,政商界名流們在這裏匯聚,暢聊天下與生意經之餘,遠離城市喧囂好好滑滑雪放鬆放鬆。
如今,瑞士是有名的富裕國家,但在歷史上,身處阿爾卑斯山腹地的瑞士非常窮。瑞士之所以能富起來,除了鐘錶、製藥之類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以外,現代旅遊業的發展也是重要一環。瑞士許多鄉村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滑雪運動的條件,滑雪經濟也為當地帶來不菲收入。鄰近國家的阿爾卑斯山區也是一樣,只要有滑雪場,窮鄉僻壤也會換新顏。
在歐洲,滑雪是真正的大眾化運動。瑞士人,特別是孩子們,幾乎沒有不會滑雪的,許多孩子剛會走就開始學滑雪了。瑞士的學校寒假分兩次休,首先是聖誕節加新年假約兩週,然後就是一至兩週的滑雪假。滑雪季學校裏也會組織孩子們外出幾天滑雪露營。每到此時,孩子們都興奮異常,比過節還高興。
滑雪運動彷彿有神奇的魔力,一旦開始就難以停下來,沾上了就戒不掉。由於滑雪場分不同難度的雪道,有不同的滑雪技巧,促使人們去不斷學習進步,爭取更高難度的技巧,讓人慾罷不能。記得我帶女兒第一次去滑雪場,一開始連平地滑都困難,但有着滑旱冰基礎的她很快就掌握了技巧。興奮之餘,她挑戰自我,半天不到就成功滑上中級道。
當然,滑雪場上,風險無處不在,即便滑得再好,雪場條件再一流,事故也在所難免。我們投入滑雪運動時,必須時時、處處小心,接受簡單培訓,掌握基本要領後再上雪道,在滑行中嚴格按照規則來,千萬不能盲目衝擊高級別雪道。
北京冬奧帶動3億中國人民參與冰雪運動,江南能滑雪成為佳話。激情地投入,謹慎地滑行,希望滑雪能給你的生活增添更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