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要找一本在書法歷史上影響極大的碑帖,我想懷仁和尚奉命集王羲之字的《聖教序》一定是可以上選的。
懷仁和尚用極致的工匠精神和超羣的書法技藝,為後人留下了一塊價值不可估量的豐碑。
下面,就跟隨着嘉強一起看看這本神奇的碑帖,影響了歷代哪些大書法家。當然,下面只是羅列了一小部分,也歡迎你在後面補充分享。
近水樓台先得月
下面這三位雖然無法見到《集王聖教序》,可是,他們見到的要比《集王聖教序》好上千萬倍,有的甚至就是真跡,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這些大咖坐擁真跡,自然王味十足。
1、智永
智永是書聖的七世孫,有着家法的加持,更手棒蘭亭真跡,義不容辭地接過傳承祖先筆法的大棒,退筆成冢,鐵門成檻,閉關書寫八百本千字文分發給各寺廟,可謂用心良苦。
因此,智永也成了後人探尋二王筆法的捷徑,成了中國書法承前啓後的人物。
2、李世民
沒有李世民,就沒有《集王聖教序》,也不會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
在李世民之前,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風頭更甚更受歡迎的,但作為王羲之的鐵粉,李世民憑着帝王的力量改變了這一狀況,讓老子也風光了一回。
3、陸柬之
不知道陸柬之?那你一定知道《文賦》吧?假如《文賦》也不知道,那總得知道虞世南吧?陸柬之就是虞世南的外甥,仕途順暢,文采斐然,他的《文賦》不僅文美,一筆一畫,也露着濃濃的王味。
新鮮出爐味道好
下面四位大家可謂是享受VIP級待遇的,新鮮出爐的拓片讓他們如看真跡,享受着《集王聖教序》的超級美味。
1、李邕
李邕也叫李北海,後人評:“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李北海的字正如他的高傲,聳肩矗立,王羲之給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以他得以與王羲之相提並論。
但他卻不建議後人學他,他曾説:學我者俗,似我者死。這是給當代人的一個嚴重警告。
2、顏真卿
顏真卿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頂級大咖,也從王字中吸取了大量的營養。從他的《爭座位文稿》就可以明顯看出來。
當然,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也是可以找到王字的痕跡的。
因此,就可以知道有些人説學行書有王羲之和顏真卿這兩條路了,其實還是一條路,只是顏真卿做了深加工,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否則他也成不了中國書法第二高峯的代表人物。
3、孫過庭
提起孫過庭,都是和他的《書譜》連在一起説的,假如沒有《書譜》,孫過庭或許就不會這麼有名了。他自小“留心翰墨”,刻苦學習,終於成了深得王羲之筆法的大家,現在很多人都是通過《書譜》來進入王家的大門的。
4、懷素
懷素是嘉強非常喜歡的一位書家,常為他的狂草痴迷,也常千萬次地想像“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是什麼感覺,假如那時可以錄視頻,該是多麼的震撼。
雖然是以狂草出名,但懷素的小草和真書也是一流的,正所謂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每一步都是墨水的累積,他晚年的《小草千字文》恬靜秀美,深具王字之風,可見他和智永一樣的“筆冢”,定是為王羲之而埋的。
趁熱打鐵成大家
下面幾位離《集王聖教序》的年代就遠一些了,不過在宋朝還是有非常精良的拓片,他們趁熱打鐵也練就了一身硬功夫,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頂峯人物。
1、米芾
米芾對王羲之是又愛又恨,成也王羲之敗也王羲之,自從吃了王家的飯,他的行書就有了底子,後來更是登峯造極,成了一代行書大家。
可以是他的草書卻並不如其名"米顛"那樣,自己個性奔放卻不肯學張旭和懷素,端着王家飯碗不放,結果就是原地打轉,走不出自己。
米顛一邊大罵唐人,一邊大叫”一掃二王惡札“,最終也是被”顛“字所框。
2、黃庭堅
黃庭堅也是嘉強非常喜愛的一位書法家,我很喜歡他的長槍大戟,大開大合,所以在宋四家裏我最喜歡的就是黃庭堅了。
黃庭堅對王羲之的堅定粉絲,雖然沒有具體的記載説明他學習了王羲之,但其字裏還是透露着王的蛛絲馬跡。
3、趙孟
趙子昂也是豐碑式的人物,書法到了這裏,有衰敗的風險,但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書法的河山,虔誠地傳承晉人衣缽,不過終因年代久遠,力不從心,不過他也已盡力了。
子昂書法太過甜美,以至於流於媚俗,嘉強是不建議初學者從他入手的,當然有一定基礎後是可以借鑑的。
4、楊維楨
楊維楨是元末最具藝術個性的詩書俱佳的奇才,他忠於王書,心摹手追,最後獨創出個“鐵崖體”來,面目奇特。
王字可待成追憶
自從傳説李世民帶走蘭亭長眠地下後,世間已無王字真跡,到了明後,更是王字只可成追憶了,後人只能喝些淡湯,營養成份高的東西是沒有了。
1、董其昌
董其昌先學顏真卿,又學李邕,後追隨王羲之,刻苦深入,終得王字神韻,成了一代大家。
董其昌的字初看好象笨笨的,但你站在真跡面前細細品味,就是會有驚奇的發現,如茶之回甘,越品越香。
2、王鐸
王鐸姓王,在日本有”后王勝先王“之説,對王鐸的評價非常的高。
據傳王鐸13歲就開始臨習聖教序了,是王羲之的鐵粉,而且非常的用功,所臨的字可以以假亂真,王羲之的營養可以説是深入骨髓了。
不過他也象米芾一樣,成也羲之敗也羲之,影響過大的壞處就是無法擺脱,但王鐸不愧是奇才,最終還是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讓後人心摹手追。
3、八大山人
初看八大的書法,好像與王字相去甚遠,但仔細比對,還是能看出他到過王家做客過的,但才子學東西就會擅於融會貫通,推陳出新,自立面目,讓我耳目一新。
4、王文治
王文治二十來歲就名動京城,是名副其實的才子,他學《集王聖教序》是下過苦功的,他的書法還融匯了董其昌、李邕等人的特點,是書學百家自成一家的好手。
5、沈尹默
時間的車輪漸行漸遠,到了沈尹默這裏,就只能遙看晉人的背影了,甚至影子也漸漸消失了,於是便有了蘭亭真偽的辯論,有了王字真假的質疑。
嘉強只能説:王字可待成追憶,感慨系之矣,後之王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分享,讓生活更美好!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