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水鄉 重渡溝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片土地同樣需要有可以欣賞它發現它美的挖掘者。他們用22年的時間使一個貧瘠的小鄉村逆襲成為有着“北國水鄉”美譽之稱的國家級風景區,使當地百姓人均收入提高一百多倍,他是怎麼做到的?

北國水鄉 重渡溝

本期嘉賓劉海峯,現任欒川縣重渡溝風景區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欒川縣工會副主席。1999年至今一直從事重渡溝風景區的鄉村旅遊策劃管理和營銷管理工作,創造的“重渡溝現象”成為聞名全國的鄉村旅遊管理模式。2014年被文化和旅遊部(原國家旅遊局)聘為2014-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扶貧村官培訓班講師,講授重渡溝鄉村旅遊開發成功經驗,2019年11月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部能人。

公司主要從事重渡溝風景區的開發和經營管理,依法建立有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的金字塔式治理結構。公司有七名正副總經理,設有黨支部、財務部、營銷部、窗口服務部、綜合管理部等十三個部門,同時下屬全資子公司四星級酒店一座,現有員工220人。公司主要產品是旅遊服務,涵蓋了旅遊業的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的所有內容,形成了以觀光、休閒、度假、購物、商務會議、拓展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服務鏈條。2019年共接待省內外遊客91萬次,實現旅遊業直接收入7000萬元,實現利税1500萬元,輻射帶動重渡溝及周邊鄉村實現社會綜合收入5.8億元,拉動社會就業1.2萬人。

劉海峯表示重渡溝風景區按照“公司+村組+農户”運作模式,大力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觀農家景、享農家樂、購農家物”為核心的鄉村旅遊,按照“建設風格古樸化、服務管理規範化、內部設施現代化、外部環境田園化”的標準,開創了“統一設施、統一接待、統一價格、統一結算”的家庭賓館管理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條“以旅助農、以旅促農、以旅富農”的鄉村旅遊發展新路子。重渡溝風景區靠鄉村旅遊帶動廣大羣眾脱貧致富,推動新農村建設、拓寬農副產品產銷渠道、促進農村經濟轉型的發展模式,被旅遊界譽為“重渡溝現象”。其依靠鄉村旅遊發展,帶動和促進家庭賓館“集羣式”發展的做法,被編入中國義務教育“教科書”。而在未來劉海峯也希望可以大力發展鄉村,可以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提高人民羣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

聲明:本文源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屬於本網觀點。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6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國水鄉 重渡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