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澳門旅遊,相信很多朋友的潛意識首先便會想到著名的大三巴牌枋,因為它太出名了,幾乎可以等同於澳門的旅遊標籤,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但是澳門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雖然面積不大,但它的文化與旅遊又豈是一座大三巴牌枋可以代表的呢?舉世聞名的美食之都、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台、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國最古老的歐式劇院、大量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早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三巴是世界文化遺產,但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卻遠不止大三巴牌枋,而是包括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多個廣場空間,以及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敎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敎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敎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台、聖安多尼敎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敎墳場、東望洋炮台等20多處中西式歷史建築,大三巴僅是這二十五分之一。
澳門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它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也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重要的見證,更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
漫步在澳門歷史老城區,像大三巴這樣的古老建築還有很多,比如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聖若瑟修院便是其中之一,聖若瑟修院於1728年由耶穌會士創辦。在二百多年的辦學過程中,聖若瑟修院培養了許多中國和東南亞各地教會的人才,被老一輩的澳門人稱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
與聖若瑟修院毗連的聖若瑟修院聖堂始建於1746年興建,歷時12年才完成,其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也就是如今大三巴牌坊的前身),因此本地人又稱它為“三巴仔”或”小三巴“。聖堂內有奠基石及奠基紀念銅牌,記載修建聖堂的日期及人員,銅牌背面更有一行漢字:“乾隆壹拾壹年捌月貳拾陸日”。
聖若瑟修院主要由修院大樓及聖堂組成,是一座帶有內外花園的修道院,四周築有圍牆與外界隔離。修院入口大門設於三巴仔街,大門與聖堂入口成一軸線關係,其間與大三巴一樣,入門後有長長的花崗石階梯,而聖若瑟修院便位於階梯的最高處,則修院大樓建築入口則設於聖堂的右側。
據同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聖若瑟修院的大樓最初為二層建築,經加建成為今天三層規模,大樓主要以青磚為建築材料,寬厚的牆身建在花崗石基礎上,修院內各層房間一般由既長且寬的走廊貫連,其中一條縱向走廊寬3.8 米,長達80 米。房間的門窗均為半圓拱狀。除地面層鋪麻石或大階磚外,其餘各層均鋪上柚木地板,並設有木天花,大樓之屋頂為中式瓦頂,杉木樑直接架在牆體上。整個大樓設計以簡單靈活為主,裝飾線條也不多。
聖堂與修院大樓純樸簡潔風格相反,是以華麗誇張的巴洛克風格著稱。教堂共設有三個正面入口,兩側入口設有祭壇,之後才是主堂。中間入口直達主堂,主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型,長軸長27 米,短軸長16米,長軸兩端分別為入口前廳及主祭壇,祭壇供奉聖若瑟像,為巴洛克式設計,裝飾甚多,其中兩組四枝腰纏金葉的旋柱最具特色,柱頭則以斷山花形式收結。
聖約瑟修院聖堂內現存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手肱骨,供教徒敬禮,它存在的意義有點類似佛教的舍利子一樣。因為沙勿略是第一位到遠東傳教的耶穌會士,1552年死於澳門附近的上川島,後被譽為東方宗徒。該聖髑被視為東方天主教會的重要文物(如上圖中間)。
聖約瑟修院聖堂由四個帆拱頂托起的羅馬式穹窿空間組成,穹窿直徑約為12.5 米,頂部高度為19米,開有三環各16個窗户,其中最高一環祗是象徵式的窗框線,另兩環才具有透風及採光功能,穹頂內側為白色,中間是黃色的耶穌會會徽。
聖約瑟修院自建成以來,已經歷數百年風寸洗禮,發生了很多的大事和波折,卻依然仍屹立不倒,據工作人員介紹,耶穌會會士在1762 年首次被遂離澳門達二十年,修院在這個時期一度淪落為孤兒院。 1783 年高維雅主教邀請司鐸數人,來澳重新開辦修院。 如今大三巴僅剩前面的牌枋,同樣歷史悠久的聖約瑟修院卻依然保存完好,而且皆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組成部分,所以它的意義完全不遜於大三巴,大家如果下次再來澳門旅遊,一定要抽機會去看看,相信它定然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