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十一”假期臨近,疫情之下一些城市提倡就地過節,根據攜程、同程、途牛、驢媽媽、馬蜂窩、去哪兒、飛豬和春秋等主要旅遊企業數據顯示,以“微度假”為主的本地遊和周邊遊是“十一”旅遊的主流,其中輕户外項目關注度上漲超過150%,高星級酒店關注度上漲130%。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不確定性,臨時決定出行者越來越多,因此臨時退改也成為旅遊行業的服務趨勢。(中新社)
疫情多地散發,“十一”假期承壓。不確定性因素,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眾的出遊決策,傳統意義上的旅遊黃金週挑戰不小。在此大背景下,我們看到,供需兩方因應最新情勢,都在做出靈活調整。比如説,消費者更多趨向於“擇機出行”,臨時安排行程、預訂住宿的情況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相關的出行平台以及旅行社等,也增加了“無憂退”“免費退”等服務,力圖讓消費者無後顧之憂。
在較長時間的需求抑制之後,旅遊似乎越來越成為了某些人的“剛需”。對相關從業者而言,經營好這個“十一”假期,更是至關重要。應該説,從供需兩端來説,都有動力來“過好”這個黃金週。為此,各方迅速達成了新的默契,眾多年輕的遊客,選擇了城市深度遊以及各類輕户外玩法。而很多商家也迅速切換業態,推出了新產品來對接新需求,運營得當,這有望成為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旅行是“詩和遠方”,至於説“遠方”到底要有多遠,卻不能一概而論。事實上,近年來“周邊遊”“郊區遊”“露營遊”迅速勃興,在傳統意義上的“景區遊”“觀光遊”之外,定義了另一種魅力。近年來,大眾旅行文化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説以往是舟車勞頓、走馬觀花,那麼如今則是更重視內心的安定、過程的愉悦,更重視精神層面的享受以及與親人的親密時光。
“十一”假期,自己的旅行,自得其樂便好。未必要去看人山人海,只需一方獨屬於自己和家人的靜謐之地,片刻的放空與休憩,便是難能可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