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美莞鄉新體驗

  走進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彷彿徜徉於時光隧道。

  冬日暖陽中,隨如織的遊人漫步於錯落有致的明清古祠堂,聽導遊娓娓講述謝氏家族的功業與興衰;日影西斜,穿行於幽深小巷和青瓦紅牆的古民居,暢想古村800年間晴耕雨讀的人間煙火;隨撲鼻的濃香尋到餐館,可品嚐非遺菜品“將軍飯”和入口即化的“行軍肉”;大快朵頤後,隨三五知己在古樹濃蔭下的音樂吧小酌,沉醉於現場樂隊歌手深情繾綣的吟唱中;夜幕深沉,回到藤兒爬滿窗的民宿,點上一支莞香沉沉睡去……

  “珠三角遊客厭倦了所謂豪華酒店,都願意來鄉村特色民宿體驗這樣的愜意生活。從廣州、深圳、惠州來的自駕遊客人都不少,節假日常常訂不到房。”南社村隱香古苑民宿負責人劉海蓉説。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東莞旅遊動力十足,2021年前三季度接待遊客量達3680萬人次。這些成為網紅旅遊目的地的美麗鄉村,大都有着一個共同的名字:特色精品(示範)村。

  “東莞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通過‘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特色精品示範村’四個梯次創建,串珠成鏈、連線成片,推動鄉村從‘一處美、一時美、外在美’向‘處處美、時時美、內涵美’轉變。目前已建成50個特色精品示範村,並啓動70個特色精品村創建,成為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陣地。”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林映鵬説。

  背靠粵港澳大灣區8000多萬人口的消費市場,東莞鄉村旅遊潛力無限。同時,在這座擁有超千萬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4歲的年輕城市,去往鄉村中尋覓“詩和遠方”已成為許多“90後”“00後”的日常。通過特色精品村的打造,激活美麗鄉村興產業、留人才的外溢功能,關係着“世界工廠”的明天。

  為探尋美麗鄉村新路徑,東莞開創了“全域項目化”模式,累計建立起涵蓋3730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350多億元的鄉村振興項目庫。特色精品示範村點點滴滴的提升,都被納入一個個看得見、摸得着的項目中。林映鵬介紹,東莞在打造120條特色精品(示範)村過程中,鼓勵鄉村深挖各自資源稟賦,依託生態、特色農業、歷史文化及紅色資源等,激活多樣化的“美麗經濟”。

  古建築和非遺,是南社、塘尾等古村得天獨厚的資源。記者在南社村看到,新打造的“南貴坊”雙創區成為舊村居活化和非遺活態展示體驗的新空間,這正是南社創建特色精品示範村的重點項目之一。據介紹,南社村明確方向——打造大灣區休閒旅遊目的地,投入約9751萬元,通過打造一批景觀小品、完善一批公共設施、打造一組人文元素……努力擦亮“古村遊”金字招牌。

  同時,南社村充分利用非遺資源開展“南社齋醮”等傳統民俗活動,打造傳統文化尋根之旅精品線路。目前,“南社齋醮”“南社九大簋”成功申報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出了“南社百歲糕點”等特色商鋪和“為食巷”本土傳統美食墟市。如今,“一祠堂一文化”“一路線一體驗”的南社文旅融合品牌活動逐漸享譽大灣區。

  散落於莞鄉各地的紅色資源能否與特色休閒農業形成乘數效應?東坑鎮井美村在創建特色精品示範村中展開了探索。

  記者來到井美村打造的紅荔公園,一座金色荔枝雕塑上,“荔枝送給毛主席”的紅色故事打動人心。1975年,井美大隊把豐收的荔枝送給毛主席老人家,獻上一份貧下中農對偉大領袖的心,中共中央辦公廳覆信並退回了荔枝錢,黨的清正廉潔作風留在了井美村民心中。村委會主任助理王一佳介紹,井美村在講好紅色故事的同時,在每年荔枝豐收期開展“紅荔節”文化體驗活動,突破單一種植的發展模式,為荔枝、草莓等產業打響了品牌、賦予了休閒旅遊功能。

  當前,全域旅遊正在東莞如火如荼地推進,麻涌鎮、茶山鎮將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寮步鎮入選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相信隨着一個個熠熠生輝的特色精品(示範)村建成,將持續引領“美麗鄉村”的蝶變,為莞邑大地上全域旅遊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4 字。

轉載請註明: 尋美莞鄉新體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