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
星期三 晴
恩施市公安局政治處民警
6月13日的清晨,嘩啦啦下了一整夜的雨漸漸小了聲響,連日來炎熱的空氣裏透出了一絲難得的涼爽。在這個夏日的雨天,我們背上揹包,踏上了追尋前輩紅色足跡的巴東紅旗渠之旅。
兩個多小時的顛簸,中巴車停靠在了被譽為“中國最美銀杏文化小鎮”的巴東縣清太坪鎮一個叫水流坪的湖泊邊,這裏,就是“絕壁天河”——紅旗渠的源頭。在龜山、蛇山、象山、虎山和獅山五座山峯的環抱下,孕育了一代代勤勞樸實的清太坪人民的水流坪湖泊此刻顯得那麼安靜而又深邃。不忍打擾它的寧靜,我們一行人沿山邊步行百餘米後,順着一條灌木叢生的山徑繞上了水渠棧道。
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懸崖,近千米的谷底之下,是滾滾流過的磨刀河。兩米寬的水渠就這樣緊緊貼着崖壁而鑿,蜿蜒數十公里。水流沿着約莫1.5米高的渠道從渠口汩汩流出,目光所及之處,皆可見清澈見底。渠堤用碗口大的岩石、水泥石漿壘砌,堤面小徑也就50公分來寬,卻已被叢叢的荊棘綠草掩映得漸行漸遠。堤面隨處看見的片片青苔,彷彿正向探尋這條鄂西深山紅旗渠的尋訪者們默默地講述着那段厚重的歷史。
位於巴東縣清太坪鎮境內的紅旗渠,修建時被稱為水流坪灌溉工程,於上世紀60年代興建,70年代完工,歷時11年,投入近萬名勞動力肩挑背扛、開山鑿石。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裏,先後有14位民工為這條水渠犧牲了寶貴的生命。現如今,水流坪的水沿着渠道悠悠地流向巴東縣清太坪、水布埡,到了長陽縣的龍王衝,滋潤着沿線勤勞的人們和萬畝良田。
天空依舊淅瀝瀝的飄着小雨,不一會兒,便讓行進中的我們打濕了褲腳和鞋子。越往前行,鮮草生長的越為茂盛,從崖壁邊伸過渠堤面到了水渠裏,鑽着峭壁縫生長的灌木也來湊着熱鬧,枝頭越過溝渠垂到了崖邊。腳下一邊是潺潺的流水順着水渠淌過,一邊便是近千米的絕壁,若不是崖壁上叢生的灌木遮擋了視線,俯身鳥瞰下去,定是腳腿發軟。靜靜地看着眼前這條“壁掛天河”,水渠崖壁上依稀可見用鋼釺、鐵錘鑿出的條條凹痕把我又帶回到了那個雖然腰帶緊勒,卻“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火熱年代。
水渠開工的60年代,由於條件落後、簡陋,整個工程建設沒有工業機械設備,完全靠人工一錘一錘地砸、一寸一寸地挖,遇着險峻的地勢,只能用繩子把人攔腰拴着,從崖頂慢慢的往下放,攀附着嶙峋的絕壁開鑿,稍不留神就會墜下萬丈懸崖。1975年10月23日,一塊巨石從山壁上落下,6名正在施工的工人當場獻出了寶貴生命。即使這樣,仍然泯滅不了人們戰天鬥地的建設熱情。
沿着渠堤繼續緩慢的前行着,1個多小時的山路,人已是汗流浹背。忽見前方一條水泥石階,順着石階盤旋而下,不多遠,一棟掛有“祖順農家樂”牌匾的民宅便出現在了眼前。宅前庭院乾淨、敞亮;宅後羣山環繞、雲霧繚繞,好一棟別緻的農家小院,身處此景,滿身的疲憊已然少了許多。正陶醉間,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微笑着迎了過來,一番交流,原來這位老人就是這棟農宅的主人,也是紅旗渠的代言人——譚祖順。
紅旗渠下一段的探尋,譚老為我們當起了導遊。譚老年已七旬,到了“從心所欲”的年紀,儘管如此,走在壁掛渠堤上依然健步如飛,着實讓年輕後生自愧不如。譚老是那段紅色艱苦歲月的見證者和親歷者,水流坪的湖水沿着渠道流經的每一處巖洞、每一個拐角都讓譚老回憶。“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個依山涵洞長10餘米,現在看來非常簡單的10餘米,當年硬是不眠不休的鑿了個把多月。”在一個3米來高的涵洞前,譚老飽含深情的向我們講述着。
在如削的高崖和莫測的深淵間,我們前行着。爬過最險峻的硝洞巖段一座在建拱橋,距水渠上方約百米處,赫然可見在崖壁上的一處大巖洞。據譚老介紹,這是曾經開山鑿石的民工吃飯睡覺、煉造修渠所用炸藥的地方。如今的大巖洞已不再需要靠手摳腳蹬才能往上爬,一座硃紅色的迴旋木梯從渠堤直接搭建到了洞口。歲月無痕,然而洞內泥土殘壁上被當年埋鍋造飯的柴火燻出的黑色煙跡、用來挖硝造藥的破損石盤,無不記錄着那段決戰天險的壯麗戰鬥“史詩”。在巖洞內,我們緬懷前輩,向着紅色黨旗默默地舉起了右手,莊嚴的重温入黨誓詞,銘記那段刻骨的歷史,只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
考慮到譚老畢竟年事已高,謝絕了老人陪我們走完紅旗渠的好意,我們在這條“絕壁天河”上繼續追尋着前輩的足跡。身體很累,心裏卻無時不刻被感動着。紅旗渠,我們來了,我們也必將會帶着為了謀取人民美好生活而敢打敢拼的紅旗渠精神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