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遊客在福建省霞浦縣三沙鎮一家民宿休閒。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目前,各地旅遊業逐步恢復發展,民宿行業也展現出引人矚目的活力。民宿行業不僅成為解決就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民宿管家”成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公示的18個新職業之一。經公示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這些新職業將被納入新版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指明要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等。近年來,民宿行業蓬勃發展,短短几年,從業者實現由“0”到“百萬”級規模跨越。
暑期預訂“熱”
隨着暑假來臨,多地暑期民宿預訂不斷升温。途家民宿數據顯示,7月第一週,該平台民宿預訂量已達6月的60%,其中,親子游訂單佔比近七成。暑期民宿預訂城市前十位分別是重慶、成都、長沙、廈門、大理、廣州、北京、杭州、上海和北海。因較早放開對低風險地區的團隊旅遊,甘肅省旅遊恢復明顯,全省7月民宿提前預訂量環比6月增長1.2倍。
7月9日,在北京市密雲區黍谷山腳下荊慄園村的一個民宿小院,記者遇到來自朝陽區的張先生一家三口。“我們入住這個小院是臨時起意,這裏風景不錯,交通也方便,周邊有白龍潭、密雲水庫、雲蒙山等景點,玩一天覺得意猶未盡,所以決定住一晚。”張先生表示。
就在這個週末,京郊很多民宿都處於“滿房”狀態。尤其是7月10日起,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發放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的京郊住宿消費券,更是掀起了京郊住宿的熱潮。京郊住宿消費券可在近萬家京郊酒店、鄉村民宿享受五折優惠,最高補貼達1000元。據悉,7月10日零點,該消費券正式上線,上線後第1小時,去哪兒旅行APP平台上京郊酒店搜索量環比前一時段增長21倍,密雲區的預訂量環比前一時段增長8倍,昌平區的預訂量增長7倍,通州區的預訂量增長9倍。與此同時,京郊多個景區的搜索熱度也增長4倍以上。
帶動能力強
地處秦嶺南麓腹地的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因其優越的自然環境而成為人們旅遊、休閒、度假的勝地。近年來,留壩縣順應人們旅遊需求變化的新趨勢,積極培育壯大民宿產業。火燒店鎮天星亮村村民李彩雲將自己的老房子改建成農家樂經營了多年,在參加民宿管家培訓後,又投資數十萬元將農家樂提升改造成民宿,月收入可達2萬餘元。這一成功案例對其他村民起到了示範作用,陸續有村民對農家樂進行改造升級。
如今,民宿已成為留壩旅遊的鮮明標籤。去留壩體驗不同特色的民宿,成為周邊遊客的重要出遊目的。留壩縣的民宿有的由位於半山腰或溝谷兩側的老房子改造而成,保留原有的青瓦片、夯土牆等原生狀態,古樸靜謐,與山水渾然一體;有的以手工製作為特色,遊客在此可以親手製作魯班鎖、七巧板等;有的以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供銷社為主題,對留壩縣供銷聯社原有的歷史遺存進行保護性開發,保留許多老建築、老物件;還有的在裝修風格上利用本土民俗元素,進行民俗化裝修,同時設計一些具有異國情調的客房。
為了推動當地民宿產業跟上旅遊業發展新趨勢,留壩縣每年拿出1000萬元獎補資金,並吸引民間資本,新開辦民宿和農家樂。目前,當地累計投放“鄉村旅遊”貸款960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0餘萬元。此外,民宿的發展也解決了當地部分羣眾的就業,不少農民與返鄉人員經培訓成為民宿管家,在家門口就業。
前景被看好
民宿多在城市近郊或鄉村,它的發展前景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可以親近山水、走進田園的近郊遊,成為人們出遊的主要方式。已成為近郊遊重要元素的民宿,既可以將當地自然風光與文化底藴融合,又能兼顧人們的休閒度假需求,因而發展前景被廣大旅遊業者看好。
密雲區荊慄園村的一位民宿業主告訴記者,十多年前他就辦起農家樂。“簡單將院子裝修裝修,添置些傢俱、家電,就開業了。”雖然設施簡單,但那時正值中國旅遊業快速發展時期,除了冬季,節假日常常“一房難求”。2020年,趁着遊客少,村裏的很多業主將自家農家樂提升改造為民宿,設施更完備、裝修更有特色、服務也更細緻,最關鍵的是,民宿主們開始把經營民宿真正“當成事業來幹”。這一切都源於這些民宿主們對鄉村產業發展前景以及周邊遊客消費需求的信心。
這一點在上海市崇明區的民宿產業發展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崇明自然環境優越,擁有上海市90%以上的民宿體量,是上海市民旅遊度假的重要目的地。今年3月至6月初,受疫情影響,很多民宿“分文未收”,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撐過這一時的困境,就會迎來陽光”,成為支撐很多民宿業主堅持下去的信念。6月初,民宿恢復營業後,很多民宿的接待量控制在50%,經營火爆。與此同時,這些民宿業主也在不斷摸索增強民宿抗風險能力的途徑,比如增加長租模式、與其他行業積極融合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7月13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