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姚連帥‖江南行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休閒

江南行

◎姚連帥

單位提供的旅遊大餐,受益匪淺,感慨萬千!欣賞到的是南國美麗的自然風光,體驗到的是異域的風土人情,感受到的是同事間相處的温馨和談笑間帶來的快樂,接受到的是革命的教育和心靈的洗禮......

無限風光自然中

政工科精心準備了兩條路線,之所以捨棄了陝北廣袤的黃土高坡,是因為相對於山西和陝西曆史的凝重,更鐘情於南方的自然風光。尤其張家界和鳳凰古城,神往已久。暫時拋開平日裏工作的繁瑣和緊張,置身於九月的大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處處旖旎的景色,留下了一串串的記憶。

行程的第一站,重慶。對於重慶,所知無外乎橋都、火爐、麻辣等等,此行則加深了了解。重慶特色顯而易見:一座山城,城市建立在大山之間,座座大樓依山而起,或從山底、或從山腰、或從山頂,形成了“樓在山間,山在城中,城即是山,山即是城”的奇觀異景。因此,從馬路走進一棟大樓,如果所在的樓層不是一樓,而是七樓或者八樓,就不足為奇了;一座江城,長江和嘉陵江在市區交匯,浩浩蕩蕩地向南流去,重慶人生活在兩江畔,生活在大山中。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重慶人可謂是“通吃”了;兩江“切割”了重慶,往來依賴的便是橋了,於是,重慶又稱“橋都”,當地的導遊告訴我們,重慶主城區的跨江大橋達四十多座,這也是重慶的一張亮麗名片了吧,尤其夜幕降臨,橋上的霓虹燈亮了,形成了“燈光水影共徘徊”的景色,煞是壯觀。

行程的第二站,鳳凰古城。古城依山傍水,猶如一塊通靈寶玉鑲嵌在羣山的萬綠叢中,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身着土家族服飾的姑娘,江面上的輕舟,鱗次櫛比的土家族風格的吊腳樓,神秘樸素,文化氣息濃郁卻又清新自然。遊客慕名而來,遠遠多於當地的居民,尤其晚上,燈火輝煌的小城熙熙攘攘。古城凝結了千年的文明,古色古香,卻也充滿着現代的氣息,夜深人不靜,林立的酒吧人滿為患,異地他鄉,遊客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拋開私心雜念顧慮瑣事,忘情地釋放着自我,現代的,古樸的,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一起,順暢而不彆扭,猶如穿城而過的江流,靜靜地流淌。

幾天的行程,停留時間最長的,是張家界。水中九寨溝,山中張家界,張家界以山著稱。萬山羣集拔地起,突兀嵯峨形態異,立於天地間,孕育千萬物,彷彿是一個以山為題材的盆景,鬼斧神工,蔚為壯觀。山中植被蒼蒼,山間溪水潺潺,山腰雲霧藹藹,人在山中行,似在畫中游,恰似人間仙境,令人心曠神怡;一聲鳥鳴,一聲猿啼,愈加襯托出羣山的靜謐幽深,置身山間,名微身輕,自慚形穢,登高遠眺,無限風光,豁然開朗,得失自達。造化存私心,張家界集萬寵於一身,奇、秀、險、峻、峭,五步一景,十步一峯。即便如此,千百年來,張家界任憑歲月滄桑,我自巋然不動,傲然不羣,書寫着不老的神話,永遠的傳奇。“當我聽説你的時候,你神秘我神往;當我走近你的時候,你雄奇我驚奇;當我離開你的時候,你依然我留戀......”,這便是張家界印象,這便是張家界情結。

接下來,去了苗寨和土司王城,感受苗家的風情民俗。又去了韶山沖,追尋偉人的足跡。也去了萬麓書院,探尋千年學府的底藴。還去了長沙的步行街,品嚐一下湖南的風味小吃。

旅途處處皆風景,萬水千山總關情。景點未必經典,卻定能提升着我們的眼界,豐富着我們的閲歷。

輕鬆快樂是因為自然風光帶來的美麗心境,更是因為同事間的談笑自如和旅途中發生的一個個故事。

平日裏,更多的是在工作業務上打交道,嚴肅緊張,當我們拋開工作歡聚一起的時候,彼此間的無私,彼此間的照應,彼此間的暢所欲言,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隊伍中,最費心的就是領隊温哥和劉哥了。一路上,鞍前馬後忙忙碌碌,吃喝住行無微不至;隊伍中,最熱鬧的就是劊哥了。一路上插科打諢,笑話連篇,幽默,帶來了多少歡聲笑語,風趣,驅趕了每個人路途的困頓;隊伍中,最辛苦的就是程兄了。作為“御用攝影師”,掛着一台與其技術“不相匹配”的高級照相機,跑前跑後,“咔咔咔”地為每一個人拍照,同一個地點往往為數個人拍攝,為了尋找最佳的角度,又擺出各種高難的姿勢。一個景點拍完了,又急匆匆走向了下一個景點,而自己,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照片,更沒有去認真領略大自然的無私“饋贈”,真是“蠟炬成灰淚始幹,為誰辛苦為誰甜”。隊伍中,最心細的就是張姐了。不愧為幾十年專心於“計劃統計”的老大姐,針線都帶上了,“一路密密縫”,有的同志的眼鏡腿斷了,她給縫接了起來,有的同志的褲子開縫了,連夜縫補了起來,硬是解了燃眉之急。

在外相處的日子裏,看到的是一張張熱切的臉,看到的是每個人可愛的另一面。平時十分嚴肅的領導,在參觀苗寨的時候,積極參與到了互動節目中,擂鼓、跳舞,有板有眼,讓我們眼前一亮。隊伍中的幾個大老爺們兒,平日裏面對棘手的問題手到擒來,而在張家界的山頂,卻成了霜打的茄子,恐高的七尺男兒靠着山路的一側,扶物而行,那戰戰兢兢的動作,那小心翼翼的神態,令人忍俊不禁。

難忘的是在重慶的洪崖洞,甩開膀子吃火鍋;難忘的是在張家界的天子山相互攙扶嘆山險;難忘的是在鳳凰的酒吧推杯換盞侃世界;難忘的是在長沙的街頭挨家店鋪品小吃......

七天的時光,加深了彼此的瞭解,增進了彼此的情誼,我們期待着下一次這般的重逢!

無限感慨內心中

一路風景一路情,一路歡笑一路歌。這風景,這歡笑,卻也難掩我內心的凝重。

行走在渣滓洞、白公館,徘徊在三峽博物館,站立在偉人的銅像前,聽着大巴車上一首首的紅歌,看着同事在主席像前宣誓時凝重的臉......思緒紛飛,又回到了那決定民族生死存亡之秋!

八年抗戰,硝煙未散,中華大地百年屈辱,百廢待舉,中共從民族大義出發,再提國共合作,共建民主政府,共舉建國大業,共創振興之路,順民心合道義,誠意至深。民主黨派,青年學子,社會各界,奔走呼喊,燃民族希望之火。然國民黨名謀共和,暗備內戰,白色恐怖,濁流湧動,欺詐中共,愚弄國民。帝國主義經濟封鎖,政治孤立,軍事威脅,外交遏制......風口浪尖,是歷史在考驗共產黨!又一次民族的生死抉擇!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的較量拉開了序幕,解放戰爭拉開了序幕,是民主和專制的較量,是民心和獨裁的博弈!為了獨立、自由、民主,我輩流血犧牲,前仆後繼,不屈不撓,義無反顧。面對威逼利誘,從容不迫!一幅幅壯烈的畫面閃過腦海:重慶談判,三大戰役,老農推車支前線,百萬雄師過大江......一張張鮮活的面孔浮現眼前:西柏坡的毛澤東、重慶的周恩來、太行山上的朱德、大別山下的劉伯承......多行不義必自斃,得民心者得天下。1949年3月,共產黨“進京趕考”,開國大典,1949年12月,蔣介石逃離大陸,偏安台灣......人民選擇瞭解放軍,歷史選擇了共產黨。

再次重温那段歷史,感慨萬千,感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白色恐怖中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感慨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革命的勝利而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精神;感慨老百姓和共產黨、解放軍的“魚水情、一家親”的情懷......

2011年,蛟龍下潛五千米、航母試水揚國威、天宮一號升九天......時光荏苒,走過了60年的歷程,60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歷史教科書這麼説,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便煥然一新了。有了共產黨,八年抗戰勝利,贏得了民族的獨立;有了共產黨,三年解放戰爭勝利,贏得了民主,建立了新中國;有了共產黨,實行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的成就;有了共產黨,民族復興的路上,意氣風發!黨代表着無產階級,富有生命力,軍隊是人民的軍隊,富有戰鬥力,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切合中國的實際、代表着民意。泱泱華夏,是有為之邦國,巍巍九州,是奮進之民族,不久的將來,中華民族必將以強大的姿態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遠去,精神不朽。新時期的黨員應緬懷先烈、牢記過去,高舉旗幟,繼往開來!

(編輯:高一平)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姚連帥,供職於某機關單位,時常寫點東西,表達心中的感慨。

壹點號煙台散文